雅雨

作者:不詳  (字數:1300字作文)

唐代司空圖在《詩品》中對“典雅”的解釋是:“玉壺買春,賞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雲初晴,幽鳥相逐,眠琴綠陰,上有飛瀑。落無言,人淡如菊”[3]郭紹虞先生說:“賞雨茅屋,幽居自得,見其雅”。[4]中國文人有喜雨的雅好,這是情感表現的需要,也是一種雅致人生意境的追求。以韋應物《滁州西澗》為例: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山澗邊簇生著一片可愛的芳草,樹叢中有黃鸝鳥在悠然自得地鳴叫。向晚時分,春雨灑落,潮水暴急,野渡無人,孤舟自橫,一片迷茫。詩人對野生之物自然存在狀態的傾心與賞玩,折射出閒雅蕭散的人生態度,令人心醉。

我們再來看一首南宋姜夔的《平甫見招不欲往》詩:

老去無心聽管弦,病來杯酒不相便。

人生難得秋前雨,乞我虛堂自在眠。

一個夏末秋前的日子,作為摯友的張平甫邀請詩人赴宴,但是詩人不欲前往,原因是因“老”無心聽管弦,因“病”不便飲杯酒,回答既巧妙又得體。但是詩人“不欲往”的真正原因卻是:“人生難得秋前雨,乞我虛堂自在眠。”“秋前雨”即夏末之雨,它去暑送涼,最為宜人,今日好不容易遇上這場“秋前雨”,還是讓我留在自己幽靜的堂屋中,自自在在、舒舒服服地睡上一會吧!呂本中《紫微詩話》曾稱道呂希哲的一首絕句:“老讀文興易闌,須知養病不如閒。竹床瓦枕虛堂上,臥看江南雨後山”。這兩首詩所寄託的人生意願和追求有異曲同工之妙,無怪乎錢鍾書先生這樣說:“假如姜夔作這首詩的時候,沒有記起那首詩,我們讀這首詩的時候,也會想到它”。

這樣的例子還可舉出很多。如陸游:“臥讀陶詩未終卷,又乘微雨去鋤瓜”(《小園四首》其一);張耒:“日暮北風吹雨去,數峰清瘦出雲來”(《初見嵩山》;汪藻:“鉤簾百頃風煙上,臥看青雲載雨過”(《即事二首》其二);徐俯:“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蔭來”(《春遊湖》);韋莊:“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菩薩蠻》);溫庭筠:“鹹陽橋上雨如懸,萬點空濛隔釣船”(《鹹陽值雨》);孫覿:“渡口喚船人獨立,一蓑煙雨濕黃昏”(《吳門道中二首》其一)。這些詩詞句子,寫得蕭散疏朗,清麗婉約,很符合傳統文人士大夫的審美情趣。中國古代美學實際上是一種人生美學,它以人為中心,極為重視、關注人如何於現實人生中使自己得以超拔,將人的精神生命向上推展,提升人的生命存在。受此影響,唐宋詩人探索、追求人生的自由審美極境,嚮往、追求藝術化的人生存在,人詩意地棲居,人生如閒雲野鶴般閒適。我們可以說文學世界裡的細雨疏疏,是浮現於詩人嘴角的恬靜與愜意。詩人的心靈在細雨的浸潤下,流露出遠離喧囂的高雅與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