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杜威教育名篇》有感
欣賞《杜威教育名篇》,感覺自己一邊讀著,一邊對其中的遣詞造句都要一一品味、琢磨才能似懂非懂地和自己的教育實踐聯繫起來,頗費時間,也頗費精力。但讀到其教育上的興趣和努力,馬上從腦海中跳出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來。因此,讀書筆記也就這方面來簡單談談吧。
細心的教師會觀察到,有些學生剛入學時,對學習充滿了興趣,充滿了積極性。他們在教師的教育下滿足了求知慾,提高了自尊心,取得了教師和家長的讚揚與歡心,他們越學越想學,越學越有興趣,積極性很高。有些學生由於某種原因而沒有能滿足求知慾,磋傷了自尊心,他們沒能以行動獲得教師與家長的歡心,他們越學越難,越學越苦,越學越灰心,最後完全喪失了對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力求認識並趨向某種事物所特有的意向,它標誌著一個人參加某種活動的積極性,是個體主觀能動性的表現。從生理上講,興趣能使大腦皮層經常處於興奮狀態。從心理學上講,興趣是一個人有選擇地、愉快地探求知識並有情緒體驗色彩的一種意識傾向。
興趣是在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下形成和發展的,培養良好的學習興趣我認為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重視學習目的性教育和知識、技能的傳授
興趣是建築在需要的基礎上的,一個人有了求知的需要,才可能有學習的積極性、健康的興趣指向。因此,教師要重視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培養和發展學生的間接的學習興趣。
事實說明,人對不了解或不甚了解的事物,對力不勝任的活動很難產生興趣,因此,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得同時從加強有關知識的儲備和技能的訓練入手。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良好興趣
活動是培養興趣的基本途徑,只有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才能讓學生廣泛接觸事物和現象,進而產生某種認識傾向,萌發興趣。因此,教師除了以豐富的教學內容、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滿足學生的求知外,還要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進行引導、培養學生的興趣。
三、既要培養學生廣泛的興趣,又要培養學生有一定的中心興趣
小學生的興趣常常是不穩定的、不持久的,容易變化。他們最感興趣的是鮮明的、富有情緒色彩的故事情節,他們時刻關心的是和他們本身有聯繫的富有情感的東西。
教師應針對小學生興趣的特點,在課內外對學生進行具體指導。既要培養他們對各科的學習有興趣,又要根據他們的具體學習情況,培養他們的中心興趣。當然要特別注意防止他們在一定的時期內,由於過分迷戀於某種課外活動而影響功課的學習。
四、重視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的轉化
課堂教學中,教師豐富的教學內容、形象的直觀教具,教師生動富有感情的語言,使學生對教學過程感興趣,並獲得知識,這就是直接興趣。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懂得了學習語文有利於學好其他學科,將來還可以順利地讀書寫作,使學生從而產生對語文的興趣,這就是間接興趣。
兩種興趣都有利弊,直接興趣由於事物在眼前容易產生,然而也容易消失和淡薄。間接興趣的目標比較抽象,興趣一時也不易形成。為了激發和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中應該將兩種興趣不斷轉化。
比如,學生拿到“看圖學文”的圖片,被色彩鮮艷的畫面吸引,從而喜歡它,仔細地觀察它。當教師藉助圖片的直觀形象喚起學生的識字興趣後,就應當自然地轉化到間接興趣上去,讓學生懂得識字的作用。當教學內容難度大,學生感到困難時,教師應及時將學生的興趣轉化到直接興趣上。
其實,間接興趣是興趣的終極目的,只有具備了為一定目的而學的間接興趣,興趣才能得以維持、穩固和發展,學習的自覺性才能得到發揮。所以,教師應想方設法培養學生的間接興趣,達到“我要學”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