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讀後感
作者:不詳 (字數:1500字作文)
這本《飄》是劉珂宇“飄”到我這邊的,看著它1000多頁厚厚的一摞我就害怕,當時我還瞪了她一眼,什麼不好“飄”,“飄”本這么厚的《飄》,我哪有信心哪有耐心把它看完啊!於是這本《飄》就被我擱在了床頭,每天只是純粹的陪我入睡而已。直到前不久在家養病,看完了所有的雜誌,無書可看了。我突然想起了這本被我打落冷宮的《飄》,隨便翻了幾頁,沒想到這一翻便不可收手,直到我一口氣花了三個白天把它看完為止。
《飄》的主題思想很多,寫亂世中佳人的命運,寫飄然而逝的美國南方文化。主人公的思想和情感深受美國南北戰爭的影響。戰爭改變了女人們,她們在戰火和硝煙中守護著自己的土地,她們勇敢,堅強,不屈服,因為“Tomorrowisanotherday”。
如果讀完《活著》讓我感覺到的是壓抑的話,讀完《飄》讓我感覺更多的是氣憤和悲哀。
氣憤於女主角郝思嘉的卑鄙、殘忍甚至陰險。以往所看到的女主角要么溫良賢淑,大度寬容或者純潔善良、忠貞不渝,或者歷盡艱辛但最終找到真愛。不想,小說剛開始沒多久,郝思嘉就在衛希禮和媚蘭的訂婚宴會上,為了報復衛希禮而色誘媚蘭的弟弟。很快他們就結婚並且還生了一個兒子,看到此處我好不氣憤,期望中女主角清純的形象蕩然無存。她的驕傲、貪婪、虛榮,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在後面的劇情中一一展現。她渴望愛情,不顧一切世俗觀念,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愛。但當感情和現實利益相衝突時,她毅然將經濟需求放在了首位。為了300塊陶樂的租金在向白瑞德騙錢被識破而未果後,又故伎重演色誘甚至還是她妹妹未婚夫的乾癟老頭弗萊,就只因為這個乾癟老頭有一個小小的木材廠,能夠提供她300塊。
關於人生的善與惡,我不敢妄加評論,因為,畢竟我走的人生路還不及三分之一。二十多歲的我,想法也許是很幼稚的。平心而論我也有點同情郝思嘉,對於其“不擇手段“式的“自私鑽營”,或許那些是她不得已而為之的權宜之計,都是為了生存。不過靜靜想想也確實如此,在郝思嘉所處的那個動盪變革的時代,一個弱女子根本無法養活一個家庭、一幫朋友也保不住父親留下的陶樂。郝思嘉通過用斤斤計較的賺來的錢,通過各種“殘酷手段”,換得了自己的新生,換得了朋友家族的新生。
另一方面,郝思嘉對待媚蘭也是很好的,是極盡關愛的。可能這其中是出於對衛希禮的愛而愛屋及烏,但到了後來則完全不是。這兩個性格完全不同的女人,卻達成了一生一世的友誼,實在是一種奇蹟。
雖然《飄》只是小說,但是通過讀《飄》,我也對美國的南北戰爭也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從歷史角度判斷,北方戰勝南方,是一種歷史的進步,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但是通過讀《飄》後,我們能看到從道德判斷來看,南方奴隸制中也有溫情也有情誼,北方對南方進行的戰爭從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侵略,摧毀著南方的秩序和關係,在某些方面反而激化了白人和黑人的種族衝突。
讀完了整本書,我也摘出了自己最喜愛的兩句話:
“美貌並不能使人高尚,衣著也不能使人尊貴。”——警告貪慕虛榮的人。
“我向來不是那樣的人,不能耐心地拾起一些碎片,把它們黏合在一起,然後對自己說這個修補好了的東西跟新的一模一樣。一樣東西破碎了就是破碎了——我寧願記住它最好時的模樣,而不想把它修補好,然後終生看著那些碎了的地方。”
一遍匆匆的略讀,並不能體味多少真諦,也許,等我再讀幾遍時,會有更多的收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