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身份證”
什麼是公民的第二個“身份證”呢?準確的來說,誠信是人的第二“身份證”,有許多人會有疑問,為什麼誠信是第二“身份證”,因為誠信是一個道德範疇,是日常行為的誠實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稱所以故有此稱。
誠信無欺,講求信用,構成為人處事的根本道德標準。但是要怎樣才能做到真正的誠信待人,不欺騙他人呢?這又是一個疑問,不過我想這並非難事。
蘇格拉底是目前所知西方最先提出誠信觀點的人。傳說蘇格拉底的父親是雅典城中的一個石匠,家裡非常貧窮,而非常懂事的蘇格拉底也經常幫著父親乾一些鐵匠活。有一年冬天,雪下得非常大。一天,蘇格拉底要出門去給別人家送打好的鐵器。媽媽看雪下得那么大,兒子的腳下又沒有穿鞋子,就不讓蘇格拉底去,“不行,我一定要去,我跟爸爸答應今天給人家送去的。”蘇格拉底頂著大雪,光著腳丫把打好的鐵器送到了那個需要鐵器的人家裡。
這就是一個很真實的例子。上述應驗了一句話: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他也是真正的做到了這一點。雖然他不去送,人家也不會怪罪他,但做人應該講究誠信,不要因為一己之私,而去違背信用。“人不信,而不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也只有這樣想才可以做到誠信待人。
還有,曾子的妻子要去市場,但他兒子也要去,她只好說:“不去,乖,回來給你殺豬吃。”等她回來了,曾子真要殺豬,但妻子說,是逗她玩的,曾子說:“決不可以跟小孩子說著玩。小孩本來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樣子學,聽父母的教導。現在你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做媽媽的騙孩子,孩子不相信媽媽的話,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於是曾子把豬給殺了。
曾子說話算話,決不食言,不愧能成為一個有名的教育家。這也是仰仗於他的誠信呀!只要不自私自利,為他人多著想,為大家想一想,明白孔子所說的“人而無信,不知其可。”這樣便可做到誠信,但是又要如何恪守誠信呢?
作為青少年要做到恪守誠信,就要對自己講的話承擔責任和義務,言必有信,一諾千金。言必信,行必果。答應他人的事,一定要做到。同他人約定見面,一定要準時赴約。上學或參加各種活動,一定要準時趕到。要知道,許諾是非常慎重的行為,對不應辦或辦不到的事情,不能輕易許諾,一旦許諾,就要努力兌現。如果我們失信於人,就等於貶低了自己。如果我們在履行諾言過程中情況有變,以至無法兌現自己的諾言,就要向對方如實說明情況並表示歉意。記住巴爾扎克的一句話“遵守諾言就象保衛你的榮譽一樣。”
這樣我們也就是,真正的待人真誠了。
吉林市吉化六中初二 懷、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