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音樂

作者:不詳  (字數:1500字作文)

音樂,可以讓人休閒小憩;音樂,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音樂,可以給人一個休閒的港灣。)

世界的音樂是傳世不能被遺忘的一支主流:一類,被黑非洲的人民以鼓點的形式世世代代流傳著;一類,在歐洲為了讓人們記住故事而在舞台上歌唱著;一類,為了美好的宿命而被人撥弄著弦絲。

黑非洲的人民十分完美地將鼓點詮釋成一種語言。在那種乎如林間漫步般的輕快,乎如驟雨般的急促的鼓點中,往往蘊藏了一個英雄的傳說,或正孕育著一朵玫瑰。懂它的人,會知味地揚起嘴角微笑;不懂它的人,也正因它的熱情而飽受瘋狂之感。

歐洲,在那個洋溢著唯美主義的地方,將音樂與過去結合在一起,用輕快的節奏表現出美好愛情的存在,不用人去頌唱便流傳了千世。也許,不久之後,傳世的樂音已被世人淡忘甚至遺忘,但因它傳出的故事卻銘記在了後人的心中。只要不能被遺忘的故事不被遺忘,不能枯萎的玫瑰沒有枯萎,它的使命也就算完成了,此時,它再退去也應沒有遺憾了吧。

中國的土地上,那輕薄如羽毛,柔弱如弱水的琴箏,似乎不能隨意地被唐突了。置身於眾多迴廊中間的一個小亭,佳人坐前,用乾淨透明的指甲撥動它的琴弦,羅衫酥袖輕拂過琴面,舉手撥弦之間溢出一股幽香,似閉微閉的朱唇露出一絲笑意。仿佛這就是琴箏最好,最美的宿命了。

一個關於凡花的故事

“若使琵琶能結果,滿城簫管盡開花。”這句因調侃而起的詩,卻別有一番滋味。簫管開花,貌似天方夜譚,其實,換一個角度去看,美妙的悅音開出於管簫之上,化成一朵朵樂花,朵朵清幽明淨,旋觸至人耳,便化成一縷透香了。世間的人們嗅到這一芳香,紛紛抬頭,茫然地望向天際,無法理解的人的臉上,露出不安,彷徨,失措;而另一些人的臉上,則浮現出一種深不可測的笑意。身體雖然靜止,而心靈卻隨之起舞,表面的平靜,隱藏不了內心的狂歡;淺淺的笑意,只是為了迎接空靈之音的到來,只是為了自己的快樂,

一段關於遺忘悲傷的過程

一首拉遍大江南北的《二泉映月》,出於二胡弦上,看不見,也摸不著。清如明鏡的憂傷,正似說非說地奏出一曲古樂。此時,二胡仿佛不是那么地尖銳了,它也有了自己的悲傷,它似乎不敢詮釋它自己的感情,害怕正彈奏它的人落淚。它只能將自己的悲傷化作一曲《二泉映月》。在它所能遍及的地方傳唱著,讓那些似懂非懂的人來分享它的憂傷。仿佛憂傷被傳唱,落淚的不再只有它時,它便可以像一個局外人那樣輕品香茗,如聽一個與自己毫無關聯的故事那么地平靜。它以為自己可以忘記,卻不料,它也將一顆淚滴落在了凡塵中。正如盲人阿炳,愛上了它的他,無法親眼瞻仰它的絕代風華,只能用手指輕觸,將它撫遍。他懂它,知它,因此不願將它俗化了,至始至終,他都保護著它,不讓它被塵埃浸染。直到,連他也沉入長江的那一天。

一個關於等待絕望的故事

有“西洋樂器之王”之稱的鋼琴,古香古色,雍容華貴。每一架,自它完成創造之日便被人千古彈奏著。有些,已隨著主人消逝的亡靈去了;有些,自己將自己保存下來,在心中默奏著最愛的曲調,在原地一遍一遍地等待著它的主人。當另一位知音尋到它時,帶它離開。它輕輕地笑了,笑它的痴,笑它的傻,笑它等了一輩子,等來的卻是一位陌不相識的人。曾經用柔軟的指腹輕觸琴鍵的那個人呢?如今,他在何方?落寞的夕陽映著它的輝煌,曾經的人,在何方?古老的靈音已變黃。即使再將它不斷彈奏,也無法再將它融化了,因為它已沒有了期待,就算曾經回頭來尋它,它也不再在原地了。

一切的音樂生命

每一篇樂章都有生命,每一件樂器都有靈魂。每一個音符就是它跳動著的脈搏,每一次的輕觸都在撥動著它的命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