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杜甫
我本是個愛詞遠勝於詩的人,但杜甫這個詩人,我是打心底尊敬他的。
所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杜縱使一生潦倒,但不忘國家人民。“大蔽天下寒士”又怎是一隱遁世俗之人、一貪利忘義之人所能為?
杜本是一個上天降來扭轉盛唐轉衰的大將,但他和李白力挽狂瀾也不濟。兩個天才生不逢時,才華無法施展實是一憾事。杜少與李同游,練就一身膽色,但入仕後一生潦倒。杜居無定所,能有穩定的生活也是住在茅屋裡。夏不擋雨,冬不避風,床頭無乾處,家人互抱取暖,豈不悲哉。
杜晚年百病纏身,有肺病,長卿病,耳聾,臂廢,間歇性癱患,等等等等…但也難免奔波往來投奔親友以活命,最終死在奔波中。
公元670之後多年中杜的親朋相繼逝世,這給失意的杜是一個莫大的打擊,他也失去了別人的支持,斷絕了生活來源。
為了生存,他必須沿江南下到江陵投奔他的一個好友,但這個人並沒有伸出援。杜只好繼續南下去投奔他的族舅崔健,但當他到了崔健那,崔健又被調上北處,不久就病死了。這時杜一愁莫展,而天又降大雨,江水上漲,杜停在江上,直餓了幾天。幸好這時當地縣令送酒肉才渡過困境。因為當時安史之亂已過去了,唐玄宗當了太上皇,尋覓當年老臣,杜在其中。當地縣令怕杜餓死要怪罪下來,因此送來食物。水落後,杜不在南下,而是希望回到故鄉洛陽,但他最終不能。他是北方人,如今久居江上,疾病纏身,死在歸途。
杜雖窮困潦倒,但無時無刻不在憂國憂民,此情足勝天。只是今天,這個經濟大 * 時代,有才之士攜家帶子奔向國外,置祖國於不顧,實為人所唾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