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朧之美
朗月照花,深潭微瀾是清晰透明的美,但我們不能否認杏花煙雨,霧中水月也是一種美;江北高山,奇峰突兀是堅定透徹的美,但我們不能否認江南小橋,霧鎖樓台也是一種美。生活也是如此,精確的數據,經典的公式是嚴謹之美,而深刻的散文,瑰麗的詩篇更是體現著生活的朦朧之美。?
詩人有云:仰望星空的人,總以為星星就是寶石,晶瑩透亮,沒有纖瑕。飛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兒有灰塵、石渣,和地球上一樣複雜。誠然,星星上的塵土展示的是荒涼與真實之美,然而關於星星月亮的美麗傳說卻伴隨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正是這些遐思與嚮往,正是這些朦朧的美麗喚起人們心中的嚮往,引導著人們飛向月球、飛向火星、飛向外太空,生活中的朦朧之美是生活進步的助推器。?朦朧之美是傳統的民族文化的源頭。中華文明史,上下五千年,從盤古開天闢地到女媧造人,從嫦娥奔月到夸父追日,繽紛多彩的神話故事作為民族的瑰寶流傳下來。這些,何嘗不是前進中的人們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和朦朧的感知呢?即使在接受了物種起源和進化論的今天,信奉無神論的我們仍舊可在其中體會到想像與創造的美麗。?
朦朧之美是靈感迸發的源泉。張繼的《楓橋夜泊》千百年來廣為傳誦,那一句“江楓魚火對愁眠”更是深入人心。然而近年來,不少人卻提出新解,將之譯為江村橋和楓橋對著愁眠山,還不惜為此進行考證,結果將千古絕唱的動人意韻破壞的蕩然無存。如果說探索月球是未知的神秘在召喚我們,是對朦朧之美的繼承,那對“新解”所做的考證就完全是畫蛇添足了。當汨羅江畔的屈原吟出《天問》時,我想他並不是單純為了追求一個回答。問天何壽?問地何極?生何歡?死何苦?情為何物?蒼生何辜?若是將這些疑問盡數回答,那這千古瑰麗詩篇的韻味豈不是要蕩然無存??生活的智者總會在如流的歲月中坐觀紅塵,拈花微笑。縱然失意如張繼,悲苦如屈原仍能品出生活的朦朧意韻,我們又何苦去破壞呢?懂得領略朦朧之美,才能懂得生活的真諦。
猜你喜歡
尋春
2010-06-13 18:08:00游百丈飛瀑
2010-06-13 17:04:00爭奇鬥豔
2010-06-13 17:57:00陽光
2010-06-13 17:54:00家鄉的四季
2010-06-13 17:51:00井岡山之旅
2010-06-13 18:05:00四方山的“淘”
2010-06-13 17:23:00秋
2010-06-13 17:15:00美麗的三角梅
2010-06-13 17:10:00老屋
2010-06-13 18:06:00春
2010-06-13 17:24:00春
2010-06-13 17:26:00梧桐花兒開
2010-06-13 18:29:00歌唱落葉
2010-06-13 18:03:00太陽語
2010-06-13 18:21:00立秋
2010-06-13 17:32:00花草
2010-06-13 17:09:00春
2010-06-13 17:09:00美麗清水,我們的家
2010-06-13 17:03:00冬天裡的春天
2010-06-13 1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