瘃
拼音:zhú注音:ㄓㄨˊ
部首:疒 讀音為:病字旁兒(bìngzìpángér)鄭碼:TGS
四角號碼:00132 五筆86編碼:uey 或 ueyi 五筆98編碼:UGEY
筆順:捺橫撇捺橫橫撇折撇撇捺撇捺瘃的倉頡:KMSO
筆劃:共 13 劃
部首:疒 讀音為:病字旁兒(bìngzìpángér)鄭碼:TGS
四角號碼:00132 五筆86編碼:uey 或 ueyi 五筆98編碼:UGEY
筆順:捺橫撇捺橫橫撇折撇撇捺撇捺瘃的倉頡:KMSO
筆劃:共 13 劃
瘃
Unicode:U+7603瘃的釋義
瘃
zhú
病名,即“凍瘡”:凍瘃。
凍乾(g乶 ):瘃脯(凍肉干)。
筆畫數:13;
部首:疒;
筆順編號:4134113533434
瘃字的更多解釋
瘃
zhú
【名】
凍瘡〖chiblain〗
將軍士寒,手足皸瘃。——《漢書》
窮臘一尺雪,跨春氣逾嚴,童僕苦病瘃,庭戶無與杴。——宋·梅堯臣《對殘雪懷歐陽永叔》
瘃墜(瘃墮)
凍而凝結〖freeze;befrozen〗
迨至蒙古入杭,群驅北徒,瘃足墮指,啼飢僦食於原野。——王夫之《宋論》
又如:瘃脯(臘肉);瘃魚(魚類臘製品);瘃臘(魚肉類臘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