豨
拼音:xī注音:ㄒㄧ
部首:豕豨的筆劃:共 14 劃
五筆86編碼:eqdh 五筆98編碼:GERH
四角號碼:14227
Unicode:U+8C68 倉頡:MOKKB
筆順:橫撇折撇撇撇捺撇捺橫撇豎折豎鄭碼:GQGL
部首:豕豨的筆劃:共 14 劃
五筆86編碼:eqdh 五筆98編碼:GERH
豨
四角號碼:14227
Unicode:U+8C68 倉頡:MOKKB
筆順:橫撇折撇撇撇捺撇捺橫撇豎折豎鄭碼:GQGL
豨字的基本解釋
豨
xī
〔豨薟〕一年生草本植物,莖上有灰白色的毛,葉對生,橢圓形或卵形。
古書上指豬。
筆畫數:14;
部首:豕;
筆順編號:13533343413252
豨的詳細字義
豨
狶
xī
【名】
〖野〗豬;大豬〖swine;pig;hog〗
言則稱於湯文,行則譬於狗豨。——《墨子》
又如:豨突(像野豬一樣奔竄);豨膏(豬油);豨首(即豕首。天名精的別名)
古代楚人對小豬的稱謂〖pig〗
豨,《字書》雲:“東方名豕也。”——《爾雅》
象聲詞。表示嘆息聲〖hi〗
妃呼豨!秋風肅肅晨風颸,東方須臾高知之——《樂府詩集·鼓吹曲辭一》
豨薟
xīxiān
〖SaintPaul's-wort〗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葉卵形、對生,頭狀花序,以全草入藥,產於中國、朝鮮和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