擿
拼音:tī zhì zhāi注音:ㄊㄧ ㄓˋ ㄓㄞ多音字
部首:扌 讀音為:提手旁兒(tíshǒupángér)
四角號碼:50032五筆86編碼:rump
筆順:橫豎橫捺橫捺撇豎折橫豎豎折橫捺折捺 倉頡:QYYB
筆劃:共 17 劃 Unicode:U+64FF
部首:扌 讀音為:提手旁兒(tíshǒupángér)
擿
鄭碼:DSLW擿
四角號碼:50032五筆86編碼:rump
擿
五筆98編碼:RYUP筆順:橫豎橫捺橫捺撇豎折橫豎豎折橫捺折捺 倉頡:QYYB
筆劃:共 17 劃 Unicode:U+64FF
擿的簡單解釋
擿
tī
挑出:“其令三輔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彈射飛鳥。”
挑剔;指摘:“伏聞諸典校擿抉細微,吹毛求瑕。”
指使:“衛將軍(王)商密擿永令發去。”
揭發:發奸擿伏(揭露隱秘罪惡)。
搜尋。
探。
剖開;分。
捶。
擿
zhì
搔,撓。
搔頭,即簪子:“簪以玳瑁為擿。”
古同“擲”,投擲:“擿玉毀珠。”
擿
zhāi
古同“摘”:“綠桑擿椹。”
筆畫數:17;
部首:扌;
筆順編號:1214143251225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