鞔
拼音:mán mèn注音:ㄇㄢˊ ㄇㄣˋ多音字
五筆86編碼:afqq
四角號碼:47512 筆劃:共 16 劃
鄭碼:EEJR 部首:革
筆順:橫豎豎橫豎折橫橫豎撇折豎折橫撇折 倉頡:TJNAU
Unicode:U+9794
鞔
五筆86編碼:afqq
鞔
五筆98編碼:AFQQ四角號碼:47512 筆劃:共 16 劃
鄭碼:EEJR 部首:革
筆順:橫豎豎橫豎折橫橫豎撇折豎折橫撇折 倉頡:TJNAU
Unicode:U+9794
鞔字的解釋
鞔
mán
把布蒙在鞋幫上或以皮革補鞋頭:鞔鞋。
把皮革蒙在鼓框上,釘成鼓面:鞔鼓。
鞋幫;也指鞋:“南家,工人也,為鞔者也。”
鞔
mèn
古通“懣”,悶脹:“味眾珍則胃充,胃充則中大鞔,中大鞔而氣不達。”
筆畫數:16;
部首:革;
筆順編號:1221251123525135
鞔字的更多字義
鞔
mán
【名】
鞋子〖shoe〗
南家工人也,為鞔者也。——《呂氏春秋》。高誘注:“鞔履也,作履之工也。”
又如:鞔鞮(皮鞋)
鞔
mán
【動】
蒙鼓,把皮革固定在鼓框上,做成鼓面〖fastenskinondrum〗。如:鞔鼓(用革蒙鼓);鞔革(蒙鼓的皮)
把布蒙在鞋幫上〖instep〗。如:鞔鞋
通“懣”。悶脹〖stuffyandoversaturate〗
胃充則中大鞔。——《呂氏春秋·重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