旒
拼音:liú注音:ㄌㄧㄡˊ
筆劃:共 13 劃
旒的倉頡:YSOYU
鄭碼:SYZN 五筆86編碼:ytyq 五筆98編碼:YTYK
Unicode:U+65D2 筆順:捺橫折撇撇橫捺橫折捺撇豎折
四角號碼:08212 部首:方
筆劃:共 13 劃
旒的倉頡:YSOYU
鄭碼:SYZN 五筆86編碼:ytyq 五筆98編碼:YTYK
Unicode:U+65D2 筆順:捺橫折撇撇橫捺橫折捺撇豎折
四角號碼:08212 部首:方
旒字的解釋
旒
liú
古代旌旗下邊或邊緣上懸垂的裝飾品:“旌旗垂旒”。
古代帝王禮帽前後懸垂的玉串:“冕而前旒”。
筆畫數:13;
部首:方;
筆順編號:4153314154325
旒的詳細解釋
旒
liú
【名】
旗子下邊懸垂的飾物〖ribbon〗
旗十有二旒。——《禮記》。又如:旒旌(有垂旒的旌旗);旒綴(旌旗的垂飾。繫結於旌旗之上。喻附屬);旒蘇(旒旗的垂飾)
古代皇帝禮帽前後的玉串〖tasselsonancientcrowns,etc.〗
天子玉藻,十有二旒。——《禮記·玉藻》
又如:旒纊;旒紞(冕冠上懸垂的玉串);旒扆(借稱帝王。扆為帝王座位後的屏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