犴
拼音:hān àn注音:ㄏㄢ ㄢˋ多音字
四角號碼:41240部首:犭 讀音為:反犬旁兒(fǎnquǎnpángér) 犬猶兒(quǎnyóuér)
五筆86編碼:qtfh 五筆98編碼:QTFH 鄭碼:QMAE
倉頡:KHMJ 筆順:撇折撇橫橫豎
Unicode:U+72B4
筆劃:共 6 劃
四角號碼:41240部首:犭 讀音為:反犬旁兒(fǎnquǎnpángér) 犬猶兒(quǎnyóuér)
五筆86編碼:qtfh 五筆98編碼:QTFH 鄭碼:QMAE
倉頡:KHMJ 筆順:撇折撇橫橫豎
Unicode:U+72B4
筆劃:共 6 劃
犴的字典解釋
犴
hān
駝鹿。
犴
àn
〔狴犴〕見“
〔犴獄〕古代鄉亭的牢獄,引申為獄訟之事。亦作“岸獄”。
筆畫數:6;
部首:犭;
筆順編號:353112狴”。
筆畫數:6;
部首:犭;
筆順編號:353112
犴的詳細解釋
犴
àn
【名】
產於中國北方的一種野狗,似狐而小,黑喙〖fierceMongoliandog;aspeciesofwilddogwithblackmouthandnose〗
犴,胡地野狗也。——《說文》
犴,野狗,似狐,黑喙。——《字林》
古時鄉亭的拘留所,後泛指監獄〖prison〗
獄犴不治。——《荀子·宥坐》
又如:犴戶(犴庭,犴圄,犴狴,犴獄。皆指監獄);犴訟(獄訟)
另見hān
犴
hān
【名】
即駝鹿〖elk〗。產於歐洲和亞洲的現存世上最大的一種鹿(Alcesalces),鼻長如駱駝,雄的有角,角上部呈鏟形。分布於中國東北以及蒙古和俄羅斯等地。亦稱“麋”、“犴達罕”、“堪達罕”
另見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