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
拼音:yì
清代陳昌治刻本『邑說文解字』
【卷六】【邑部】邑
國也。從囗;先王之制,尊卑有大小,從卪。凡邑之屬皆從邑。於汲切
邑說文解字白話版
邑,小幫國。在先王的制度中,公、侯、伯、子、男有尊卑高下不同,所管轄的地域有大小不同,所以字形採用“卪”作邊旁。所有 與邑相關的字,都採用“邑”作邊旁。
邑說文解字注『清代段玉裁』
國也。鄭莊公曰。吾先君新邑於此。左傳凡偁人曰大國。凡自偁曰敝邑。古國邑通偁。白虎通曰。夏曰夏邑。商曰商邑。周曰京師。尚書曰西邑夏,曰天邑商,曰作新大邑於東國雒皆是。周禮。四井爲邑。左傳。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無曰邑。此又在一國中分析言之。從囗。音韋。封域也。先王之制。尊卑有大小。從卪。尊卑謂公矦伯子男也。大小謂方五百里,方四百里,方三百里,方二百里,方百里也。土部曰。公矦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從孟子說也。尊卑大小出於王命。故從卪。於汲切。七部。凡邑之屬皆從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