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
拼音:dǐ de
清代陳昌治刻本【底說文解字】
【卷九】【广部】
山居也。一曰下也。從廣氐聲。都禮切
底說文解字白話版
底,停下居住的地方。另一種說法認為,“底”是物體的最下部。字形採用“廣”作邊旁,採用“氏”作聲旁。
『底說文解字注』清代段玉裁
山凥也。凥各本譌作居。今正。山當作止。字之誤也。字從廣,故曰止凥。玉篇曰。底,止也,下也。廣韻曰。底,下也,止也。皆本說文。釋詁曰。底,止也。又曰。底,止,徯,待也。晉語。戾久將底。注曰。底,止也。左傳昭元年。勿使有所壅閉湫底。服注。底,止也。杜注。底,滯也。楚語。夫民氣縱則底。底則滯。注曰。底,箸也。按底訓止,與厂部厎訓柔石,引伸之訓致也,至也迥別。俗書多亂之。小雅。伊於胡厎。箋雲。厎,至也。俗本多作胡底。一曰下也。下爲底。上爲葢。今俗語如是。與前一義相足。高唐賦曰。不見其底。虛聞松聲。列子。無底之谷。名曰歸墟。從廣。氐聲。都禮切。十五部。按釋詁。替戾底厎尼定曷遏止也。釋文及唐石經不誤。郭注。厎義見詩傳。謂靡所厎止。伊於胡厎。傳曰。厎,至也。郭又引國語。戾久將底。此爲底字作注也。釋文底音丁禮反。厎音之視反。今薺旨二韻區別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