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歷代書法>> 魏晉>> 北魏《孫秋生造像記》(2)正文

北魏《孫秋生造像記》(2)

作者:不詳 書體:楷書

北魏《孫秋生造像記》

孫秋生造像碑刻圖片

北魏《孫秋生造像記》

孫秋生造像龕圖片【參考資料】

造像龕位於古陽壁第二層,左側鄰比丘法生造像龕由新城縣功曹孫秋生,劉起祖二百人等造。造像龕通高254厘米,寬154厘米,深60厘米,是二十品造像龕中的五大龕之一。四龍尖拱圓券形,龕楣上有飛天,下有十一尊佛,兩立柱為八棱素麵,蓮瓣形柱頭,下有力士托舉。主佛結跏跌坐,背光雕刻精細,內容豐富。頭光中心為蓮花,外層十三尊坐佛環繞,再外層十二身飛天供寶。飛天外熊熊燃燒的火焰紋背光直至龕頂,佛右側為觀世音,左側為大勢至二菩薩服侍。龕下中間是二龍盤繞著的香爐,兩側刻供養人胡跪禮拜,外端左右各飾一獅子。

功曹為漢代時設的官職,北魏是將軍府諸曹之一,此官多用本地大族權貴任職,位居六至九品。中散大夫為職事官之加官,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定為四品上,二十三年定四品下。

碑中記載的新城縣,治所即今河南省伊川縣城南5公里的平等鄉古城村。戰國時期屬韓地,新城縣為新城郡所轄,龍門稱"伊闋"。西漢屬河南郡。東漢,三國屬河南伊。西晉恢復河南郡。北魏孝文帝時伊闋改為"伊闋口",同新城縣共屬司州所轄。隋朝建都洛陽,文帝改新城縣為"伊闋縣",歸河南郡。唐朝改歸河南府管轄。

戰國時期,秦將白起由韓城出發曾駐軍新城縣,北上"伊闋"擊敗韓,魏的二十四萬聯軍,這是歷史上空前的一場"伊闋"大戰。新城縣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鎮。宋代新城縣改為"伊闋鎮",歸陸渾縣管轄,伊闋口名為龍門鎮。元代該城荒廢,伊闋縣建制不復存在。城牆現保存尚完整,因當地民眾傳說戰國後期諸侯混戰,王子超作亂,周郝王曾避難此處,故至今仍有"郝王城"稱號。

孫秋生,劉起祖只是北魏新城縣的功曹,官職並不高,他們能在孝文帝遷都洛陽之時,組織包括官居四品的職事官在內的二百人造像作原,祈"國祚永隆,三寶彌顯",表示對北魏王朝的忠誠,可見他們必是地方的大族權貴者。造像碑通高153厘米,寬50厘米,碑文由孟廣達撰文,蕭顯慶書寫。此碑與始平公造像記是龍門二十品中僅有的兩塊(品)有撰文者,書寫者的碑記。

首 頁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尾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