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楷書《自書告身帖》(3)
作者:顏真卿 書體:楷書
肅宗“授顏真卿太子少師敕”。告身也稱告身狀,是委任官職的詔告公文。顏真卿該墨跡作品一般簡稱“自書告身”,也有的稱為“自書太子太師告”。
全文,翻譯,及其註解如下:
第一句,敕:國儲為天下之本,師導乃元良之教。
詔曰: 太子是天下的根本,太子之師對其施行教導。
國儲指太子, 元良也是太子的代稱,因為元良本義是大善,至德,指大賢之士。
第二句,將以本固,必由教先,非求忠賢,何以審諭?
要想根本牢固, 必須先有好的教導。若非忠賢之人, 如何可以教誨太子?
審諭指太子的師傅對太子的明白開導。語本《禮記•文王世子》:“大傅審父子君臣之道以示之;少傅奉世子以觀大傅之德行而審喻之。”喻通“諭”。
第三句:光祿大夫行吏部尚書充禮儀使上柱國 魯郡開國公顏真卿,
此句可這樣斷句:光祿大夫,行吏部尚書,充禮儀使,上柱國,魯郡開國公,顏真卿,
光祿大夫:光祿大夫為散官名 ,(散官是表級別的,而職事官是實際行政職務) , 在當時為從二品。
行吏部尚書:“行”表示高級別任低級別的職事官。吏部尚書在當時是正三品,因其為二品,故曰行。
充禮儀使:充是充任的意思,其實有特派的意味,因為顏真卿有行政職務(吏部尚書), 再特別指命他為禮儀使。禮儀使是專管大典禮儀等事宜的官職。唐玄宗天寶九年始置此職,以後數度停置。六十多年間,唐朝共任命過七位禮儀使, 大都是兼任,顏真卿是最後一位禮儀使。“代宗晏駕,朝廷以公鴻儒,詳練典故,舉充禮儀使。祗護陵寢,率禮無違,加光祿大夫、太子少師,使如故。”(令狐峘《光祿大夫太子太師上柱國魯郡開國公顏真卿神道碑銘》)
上柱國:上柱國是勛位中的最高級,共十二級。
魯郡開國公:開國郡公是爵位中的第四等, 屬正二品.唐朝國公(第三等)以下爵位前規定加 “開國”二字。
顏真卿:當然是人名。
第四句,立德踐行, 當四科之首; 其品德操行, 四科均優。
立德踐行, 當四科之首:這裡說的四科,指唐高宗時舉薦人才的四條標準,即,孝悌力行、經史儒術、藻思詞鋒、廉平強直。(見宋王應麟《國小紺珠•制度•四科》)
其品德操行, 四科均優:他的品質、德行,才華,按四科的標準來評價,都是每一科最優秀的。
第五句,懿文碩學,為百氏之宗。
其文章學識, 可作眾人之師表.
懿:音yi(去聲),美好的意思,多指德行。
第六句,忠讜罄於臣節,貞規存乎士范。
作為臣子, 其志忠誠, 其節正直;道德貞正, 可為士之模範。
讜:音dang(上聲), 正直的。罄: 音qing(去聲),器皿已空,盡,用盡意思,如,告罄,售磬,磬竹難書.
第七句,述職中外,服勞社稷。
曾在中央和地方供職, 為國家辛勤操勞。
述職本為“向上級報告在職時的所為”之義,這裡代指供職。中外,朝中和地方。“服”指服役,從事,勞指勤勞。
第八句,靜專由其直方,動用謂之懸解。
由於平時重視修德,沉靜專注,氣量寬宏,執法辦事之時,則能解決難題。
靜專,語本《易•繫辭上》: “夫乾, 其靜也專,其動也直。” 朱熹注: “ 靜體而動用。”直方當出自《易•坤》: “六二, 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懸解猶言解倒懸,謂在困境中得救。
第九句,山公啟事,清彼品流;
晉朝山濤,多有啟奏,品評推舉廉潔高尚的人才。
山公謂晉山濤. 史載, 濤為吏部尚書,凡選用人才,親作評論,然後公奏,時稱“山公啟事”,比喻公開選拔人才。
清, 高潔, 高尚, 高明, 形容詞動詞化。
第十句,叔孫制禮,光我王度。
漢初叔孫通, 曾制訂禮儀, 以光大帝王法度.
叔孫指叔孫通,又名叔孫何,西漢初期儒家學者,曾為漢高祖制訂漢朝的宮廷禮儀,先後出任太常及太子太傅。
第十一句,惟是一有,實貞萬國,
這樣的人才一旦擁有, 就可以規範天下人的操行。
惟, 發語詞, 無實義。貞, 正, 動詞化。萬國, 指萬邦, 天下, 各國。《禮記•文王世子》雲: “一有元良,萬國以貞。”
第十二句,力乃稽古,則思其人。
由於想到古人(之事), 遂念及(顏真卿)其人.
力, 功效, 作用,結果之義。稽古, 考查古人之法。<書•堯典>: “曰若稽古。”<後漢書•桓榮傳>: 榮大會諸生,陳其車馬印綬, 曰:“今日所蒙,稽古之力也,可不勉哉!”
按:自“山公啟事”至“則思其人”一段,是肯定指顏真卿有山濤,叔孫通那樣的成績。即作為吏部尚書,能推舉賢士,作為禮儀使,能規範國家法律。
第十三句,況太后崇徽,外家聯屬,
況且(正值)為皇太后尊封徽號, 連帶惠及其親屬。
太后指沈太后, 既代宗之皇后。安史之亂中身陷賊營, 其後不知其蹤。德宗尊為皇太后。《舊唐書》列傳第二后妃下代宗睿真皇后沈氏: “建中元年十一月,遙尊聖母沈氏為皇太后,陳禮於含元殿庭,如正至之儀。上袞冕出自東序門,立於東方,朝臣班於位,冊曰:“嗣皇帝臣名言:恩莫重於顧復,禮莫貴於徽號,上以展愛敬之道,下以正《春秋》之義,則祖宗之所稟命,臣子之所盡心,尊尊親親,此焉而在。兩漢而下,帝王嗣位,崇奉尊稱,厥有舊章。永惟丕烈,敢墜前典,臣名謹上尊號曰皇太后。”帝再拜,歔唏不自勝,左右皆泣下。仍以睦王述為奉迎皇太后使,工部尚書喬琳副之,候太后問至,昇平公主宜備起居。於是分命使臣,周行天下。明年二月,吉問至,群臣稱賀,既而詐妄。自是詐稱太后者數四,皆不之罪,終貞元之世無聞焉。” 崇徽指 “崇奉尊稱”,即尊封徽號。外家, 指娘家。這裡說太后娘家與顏家有親戚關係, 但具體關係不詳。
第十四句,顧先勛舊,方睦親賢。
基於關懷故舊的考慮,正要好好照顧親友、賢人。
這一句意義不甚明了,只好猜測。顧,顧念;先,舊,均為故舊之義(如同今天人們常說的“沾親帶故”);勛,功勞,此處當動詞化。睦,和睦相處之義,此處形容詞動詞化,大致相當於現在人所說的搞好關係。
第十五句,俾其調護,以全羽翼,
讓他調教維護(太子),以使(太子)羽翼豐滿。
第十六句,一王之制,咨爾兼之。
根據國家法律,(可)讓他兼任。
一,統一,諧調,並不違背之義。咨爾,表示祈使的詞。《論語•堯曰》:"堯曰:'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邢昺疏:"咨咨嗟;爾女也……故先咨嗟嘆而命之。"後常以"咨爾"用於句首表示讚嘆或祈使。兼之,指讓顏真卿身為吏部尚書和禮儀使的情況下再任太子少師。
第十七句,可令其任太子少師。
太子少師,在唐時為從二品。而原先的吏部尚書是正三品,所以說這次魯公的官職(職事官)名義上是升了。但太子少師說是職事官(理論上其職責是監督太子太師),其實是個虛街。太子太師,甚至太師都是只設其位不謀其事的,並不是真的讓太師去教導皇帝,讓太子太師去教育太子的。所以魯公的這次升職只是名譽上的。
第十八句,依前充禮儀使,散官勛封如故。
原禮儀使一職照舊,其散官、勛階爵位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