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家各版《千字文》特點比較
作者:不詳 書體:字典網
導讀:《千字文》與《心經》,是歷代書法家最愛抄寫的兩大經典,很多書法家都會抄一遍甚至許多遍,可以說是被“寫爛了”的經典。今天小編整理了一些古代書法家流傳下來的經典抄本《千字文》,與您一起欣賞。
南朝時期,梁武帝(502—549年)命人從王羲之書法作品中選取1000個不重複漢字,請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編纂成文,是為中國歷史上第一篇《千字文》。全文為四字句,對仗工整,條理清晰,文采斐然。(在隋唐之前,不押韻、不對仗的文字,被稱為“筆”,而非“文”)。
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跡本(傳)
《真草千字文》墨跡本為日本所藏,紙本,冊裝。計二百零二行、每行十字,原為谷鐵臣舊藏,後歸京都小川為次郎,現為小川為次郎之子小川正字廣巳先生收藏。後有楊守敬、日下東作(鳴鶴)、羅振玉、內藤虎所寫題跋,論者認為墨跡本為智永真跡,也有人疑為唐人臨本。
《真草千字文》,北宋時宣和內府僅存七卷,南宋至今唯有一卷。 流傳下來的《真草千字文》墨跡只斷爛了開首兩行,其他都尚稱完好;至於缺的部分,也已根據關中本補全。所謂“關中本”,是宋朝大觀三年時薛嗣昌根據長安崔氏所藏真跡,於大觀已醜(公元1109年)摹刻上石,又稱為“陜西本”,原刻石今日尚存西安碑林,據說“頗極精工,無復遺恨”,可說是善本,但感覺和墨跡相比就差一些了。
歐陽詢《行書千字文》,遼寧省博物館藏
歐陽詢書《千字文》,見於著錄的共有三本:一為蔡襄題識過的《草書千字文》,一為南宋初期揚無咎藏的《楷書千字文》,一為現存的這本千字文。帖後僅存王詵跋:“東坡雲,歐陽率更書非托於偏險,無所措其奇。其末流遂至李國主輩五降之後,不容彈矣。仆非唯愛此評,又愛其筆札瑰偉,遂白主人而取之。主人自有好事之病,憐我病更甚,故取之而不拒之也。晉卿書。”
按:此本無論從哪方面來看,與歐字所具備的特徵都是極為相近的。其中“書”字誤書為“畫”,而李淵的“淵”字缺筆以避諱。據陳垣《史諱舉例》考證,唐碑之中避諱缺筆的,最早見之於高宗乾封元年贈《泰師孔宣碑》。楊仁愷斷定此帖為歐陽詢早年所書,那就更沒有必要避“淵”字諱。
徐邦達《古書畫過眼要錄》在提到本帖時,曾指出,黃伯思《東觀徐論》卷上論虞書千字文時說過:“世有歐(陽)率更行書《千文》一卷,乃是集其字為之者。”所述不知是否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