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鐸草書《王屋圖詩卷》(2)
作者:王鐸 書體:草書
附錄:《原色印刷中國法書精萃——王鐸王屋圖詩》
【出 版 社】 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書 號】 7534015529
【出版日期】 2003年1月【開 本】 16開
原書說明:王鐸及其《王屋圖詩卷》(作者:戴家妙)
王鐸(1592 1652年),字覺斯,又字覺之,號嵩樵、石樵、十樵、痴樵、雪山等,別署“煙潭漁叟”。河南孟津人,故人稱“王孟津”。明天啟元年中鄉舉,二年中進士,入翰林院為庶吉士。崇禎十一年官至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經筵講官、教習館員等職。崇禎十七年甲申之役,李自成攻入北京,王鐸避難南京,擁立福王,任東閣大學士。次年(順治二年),與著名詩人錢謙益一同降清,順治三年以原官禮部尚書管弘文院學士,並任《明史》編纂副總裁。順治六年,授禮部左侍郎,充太宗文皇帝實錄副總裁,同年晉少保。順治九年病逝,諡文安。
王鐸由明入清的“貳臣”行為歷來為人詆毀,而他的書法卻深受後人喜愛。吳德鏇在《初月樓論書隨筆》中稱:“王覺斯人品頹喪,而作字居然有北宋大家之風,豈得以其人而廢之。”吳昌碩有詩評王鐸的書法,曰:“文安健筆蟠蛟螭,有明書法推第一。”沙孟海先生則認為:“(王鐸)在於明季,可說書學界的‘中興之主’了。”林散之先生認為:“王鐸為自唐懷素後第一人。”啟功也稱:“(王鐸)可謂書才書學兼而有之,以陣喻筆,固一世之雄也。”還有詩讚云:“王侯筆力能扛鼎,五百年來無此君。”以上諸家所評基本一致,可見王鐸書法造詣之深及其在清以後的影響力了。
王鐸書法宗法魏、晉,力迫羲、獻,一生浸淫閣帖.功力深湛。他自稱:“予從事此道數十年,皆本古人,不敢妄為。”“學書不參通古碑,書法終不古,為俗筆多也。”“書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從留傳下來的墨跡看,王鐸確實是這樣做的。他習慣於“一日臨帖,一日應請索,以此相間,終身不易”,傳為美談。但王鐸學古而不泥古,縱橫之間,自有非凡的氣度。
王鐸真行草隸兼擅,傳世作品以行草為多。王鐸的行草沉雄跌宕、磅礴奇肆、凌厲勁拔、放縱自如,比起北宋的米芾,爛漫似有過之。他與黃道周、倪元璐一道改變了明季書壇靡弱氣象,別開生面,標領新風。相比之下,王鐸更見熟練、更見古樸,用墨有獨到之處。其字筆筆中鋒,極盡提按頓挫之能事,狂而不野,妍而不麗,奇正相生,酣暢淋漓。
《王屋圖詩卷》是王鐸降清後第四年在京中寓所畫《王屋山居圖》時所書,現藏於天津博物館。王鐸由明入清,遭到當時許多人士的唾棄。王鐸雖身為清廷新貴,但內心還是非常痛苦鬱悶的:一方面,故友離他而去;另一方面,又受到滿族統治集團的排斥。於是,他曾一度沉迷於聲色之中,自暴自棄。其時書作多見草書,當是他排遣積鬱、憤慨、寂寞、淒涼的最好寫照,即所謂“有動於中”、“發之於書”(見錢謙益《王鐸墓志銘》)也。此卷草書用墨蒼潤,行筆峻爽遒勁,布白參差錯落,縱逸之中含有穩健,沉鬱之中富有靈性,從中可以看出他集數十年的功力,融會“二王”、李北海、顏真卿、懷素、黃庭堅、米芾、趙孟頫於一爐的化境。可謂是“風檣陣馬,筆走龍蛇”,後人鮮有至者。與《草書杜詩卷》、《草書題野鶴陸航齋詩卷》等“連綿大草”代表作相比,此卷有一種清雅的韻致,抑或是書寫時心跡雙清的緣故吧!
2017-1-6 13:2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