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歷代書法>> 明朝>> 董其昌行書《臨蘭亭序》正文

董其昌行書《臨蘭亭序》

作者:董其昌 書體:行書

董其昌行書《臨蘭亭序》

董其昌行書《臨蘭亭序》

董其昌行書《臨蘭亭序》,來自《山陰修褉圖蘭亭合璧》卷,明,吳繼善繪、董其昌書,畫縱24.5厘米,橫132.5厘米,書縱24.7厘米,橫191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山陰修褉圖蘭亭合璧》卷由吳繼善繪山陰圖,董其昌書蘭亭序。山陰圖繪崇山峻岭,溪流蜿蜒;蘭亭序墨色鮮麗,層次分明,於意趣簡淡中見天真秀潤。

釋文: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章子厚日臨《蘭亭》一本,東坡聞之,謂:其書必不得工。禪家有雲,從門入者,非是家珍也。惟趙子昂臨本甚多,世所傳十七跋、十三跋是已。“世人但學蘭亭面,欲換凡骨無金丹。”山谷語與東坡同意,正在離合之間,守法不變,即為書家奴耳...

後有翁同龢等人題跋。

吳繼善(1606—1644),初姓徐,字志衍,太倉(今江蘇太倉)人。崇禎十年(1637)進士,授浙江慈谿知縣,調知成都縣。工詩歌,畫山水宗黃公望,涉筆蒼秀,有元人風。後為張獻忠所殺。

董其昌行書《臨蘭亭序》

董其昌行書《臨蘭亭序》

董其昌行書《臨蘭亭序》

董其昌行書《臨蘭亭序》

董其昌行書《臨蘭亭序》

董其昌行書《臨蘭亭序》

董其昌行書《臨蘭亭序》

董其昌行書《臨蘭亭序》

董其昌行書《臨蘭亭序》

董其昌行書《臨蘭亭序》

董其昌行書《臨蘭亭序》

2019-6-25 12:04:2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