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鐸行書《臨徐嶠之帖軸》
作者:王鐸 書體:行書
釋文:
春首余寒。(惟)闍梨安隱動止。弟子虛乏。謬承榮寄。蒙恩獎擢授洺(州)。一歲三遷。(自南徂北)既近都邑。彌深忝竊。戰懼之情。弟子徐嶠之。王鐸為皓老先生詞壇。乙亥八月。
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12年春季藝術品拍賣會明清書法專場
鈐印:王鐸之印、痴庵【備註】:日本著名書道家鈴木景堂舊藏。
摹體以定習,因性以練才
讀王鐸臨徐嶠之帖
明代是中國文化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期。禪宗思想的流行,泰州學派的崛起等各種複雜的歷史原因,使得思想是比較自由,藝術也是比較發達的。所以便有了李贄的評論說:“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給於孔子而後足也。若必得取足於孔子,則千古以前無孔子,終不得為人乎?”。他還嘲諷“千古一詞”、“千年一律”的尊孔思想,無異於“前犬吠形,亦隨而吠之”的隨聲附和之犬,他對尊孔言論和理學的批判,是對封建衛道者們的有力鞭撻……。
王鐸一生博學好古,工詩文,尤善繪畫與書法,以書法聞名於世。明季書壇以王氏為代表的一派提倡取法高古,與當時的董派書風迥然不同。他刻意融合新機,形成自己的特色,給整個沉悶滯塞的書壇帶進新鮮的活力。其論藝語曰:“……神氣揮灑,不主故常,無一定法,乃極勢耳”,這“神氣揮灑”的風格與他的美學思想、社會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繫,也與其學書淵源、學書方法密不可分。王鐸自己常謂:“余從事書藝數十年,皆本古人,不敢妄為,故書古帖日多”。這種意圖建立在具有深厚的傳統功力上的創新,確實是身體力行的。據不完全統計其傳世作品(墨跡和刻帖)約有400餘件,而臨作竟占約二分之一。
而從其臨古書跡來看,絕大部分是《淳化閣帖》中的羲、獻諸帖。上及張芝、鍾繇,下至南朝諸名家。小楷學鍾;大楷學顏、柳;行書學二王外,參顏與梁王筠法,而主要得於米芾。臨書大致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是以橫卷或冊頁形式作較忠於原帖的臨書;一是以狹長條幅的形式作表現式的臨書,由於意在透過古人表現自我,故經常以“背臨法”書寫,將自己的情感情緒融入其中,對古帖採取再詮釋的仿古,而能不受古帖的羈約。這類的臨書以長條幅的連綿草最具代表性。此作正是屬於後者,運用不同筆的材料、墨色或誇張的字型變形,或某一風格特徵的強化,使視覺效果更加強烈。這種臨書方式,已完全脫離古帖,只以古帖文字為其內容,實際上仍是自我書風的摸索。
王鐸所臨此帖原見於《淳化閣帖》卷四,題為“唐洺州刺史徐嶠之書”。徐嶠之乃唐代書家徐浩之父,亦擅書名。唐竇臮、竇蒙《述書賦並注》列“皇唐”書家四十五人,徐嶠之、徐浩父子具列其中。觀《淳化閣帖》中所刻徐嶠之書,字字珠璣,筆筆溫潤,深得逸少聖教遺韻。王鐸此處所書乃一出於自運。但借帖中文字書成此幅而已。書作風格與《鄭谷華山詩軸》相類,該詩軸書於崇禎七年,同為此一時期王鐸行書的典型作品。(摘自《中國書法全集——王鐸卷》高文龍先生的評語)徐嶠之傳有《春首帖》。
用我們今天的平面構成原理來縱觀此件王鐸作品,發現其中也處處充斥著點、線、面的合理組合,給欣賞者以視覺的衝擊力。“線”是“點”移動的軌跡,比“點”更能表現出自然界的特徵,自然界的面和立體,都由“線”來表現。它和“點”一樣都是通過對比而產生視覺單位的。通過“線”的方向,遠近,大小,造型能產生給人們不同的感覺。此作品中的“線”是單字上下組合而成的行,其每一行都極力擺動,左突右伸,似穿了線的珍珠隨波擺動;而行與行之間也是有疏有密,有呼應有對比。在平面構成上疏密變化的線,粗細變化空間,虛實的空間相組合便產生透視空間的視覺效果。正如孫過庭《書譜》中指出:“帶燥方潤,將濃遂枯。泯規矩於方圓,遁鉤繩之曲直;乍顯乍晦,若行若藏,窮變態於毫端,合情調於紙上”。此作在用墨上突破前人,一筆連綿墨盡始蘸墨。王鐸之使用漲墨亦是融畫入書,漲墨的運用和較粗重的用筆使“點”塊面化,使筆畫自然滲化,粘結成塊,造成一種模糊、渾沌、殘缺的美,使得作品中的“面”得到進一步的強化。在行草書的運筆過程中,實筆與虛筆由於運筆時所受力的不同,也產生不同的墨的色彩:一是濃淡;二是燥潤。渴筆使飛白自然脫出,與漲墨形成鮮明對照,滿紙菸雲,墨汁淋漓,溫潤酣暢。
“動”與“靜”是矛盾著並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在書法中亦然。從點畫上看,水平、豎直的筆畫是“靜”態;傾斜的筆畫產生“動”態,其傾斜度接近45°左右時動勢最強,第三行的“都”字即是傾斜接近45°,給整件作品增添了極強的動勢。從字型的外輪廓看,方正的屬於“靜”態;不規則、三角形、倚斜的則屬於“動”態。王鐸書法中的“勢”多體現在“動”態。如作品中第一行的“黎”、“動止”、“榮寄”;第二行的“恩”、“彌深”;第三行的“忝”、“竊”等大多數單字的底邊都呈斜勢,或斜向右上,或斜向右下,加之橫、豎等筆畫的傾斜則使單字產生了左傾或右倒的動勢,而下一個字便會“接住”這個流淌下來的“勢”,再用自身的擺動將其順暢的傳接到下一個字,如此連綿不斷,如流水一般勢不可擋。
出版:
1、村上三島編《王鐸の書法·條幅篇》封面、P28-31,日本二玄社,1979年。
2、青山杉雨編《明清書道圖說》P106,日本二玄社,1986年。
3、《中國書法全集·王鐸62(一)》圖17,榮寶齋出版社,1993年。
4、《墨跡大觀·王鐸》P6,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4年。
5、《王鐸書法全集》卷一P189-192,河南美術出版社,2001年。
6、《王鐸書畫編年圖目》P27,文物出版社,2004年。
7、《王鐸書法精選》P9,河南美術出版社,2008年。
8、《中國書法藝術大師——王鐸》P78-79,河北美術出版社,2009年。
9、徐利明編《中國書法風格史》P273,人民美術出版社、河南美術出版社,2009年。
10、《中國歷代書法精粹二-王鐸書法鑑賞》P64,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年。
11、《王鐸行書技法40例》P22、P105、P121、P124、P154,安徽美術出版社,2010年。
12、《王鐸書法經典》P26,山東美術出版社,2009年。
著錄:
1、黃惇編《中國書法史-元明卷》P543,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
2、《王鐸年譜》P88,上海書畫出版社,2007年。
3、《中國書法藝術大師——王鐸》P262,河北美術出版社,2009年。
拍賣日期:2012-06-04
估 價:¥RMB 7,000,000-8,000,000
成交價:¥34,500,000
2018-10-13 10: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