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草書《滕王閣序並詩》
作者:祝允明 書體:草書
祝允明《草書滕王閣序並詩》 紙本 縱32.9cm 橫842.6cm 蘇州博物館藏
釋文:
滕王閣序並詩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鬥牛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彩星馳,台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綮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範,襜帷暫住。十旬休暇,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清霜,王將軍之武庫。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時惟九月,序屬三秋。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騑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仙人之舊館。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情,窮島嶼之縈迴;桂殿蘭宮,列岡巒之體勢。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盱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軸。虹銷雨霽,彩徹雲衢。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遙吟俯暢,逸興遄飛。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四美具,二難並;窮睇眄於中天,極娛游於暇日。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望長安於日下,指吳會於雲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儘是他鄉之客。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嗚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安貧,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懷報國之心;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舍簪笏於百齡,奉晨昏於萬里;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晨奉袂,喜托龍門。楊意不逢,撫凌雲而自惜;鍾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嗚乎!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丘墟。臨別贈言,幸承恩於偉餞;登高作賦,是所望於群公。敢竭鄙誠,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朱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子]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中)
正德丙子春日枝山老人允明書。
附錄原書說明:明祝允明草書《滕王閣序並詩》卷
作者:唐建初
祝允明(1 4 6 0—1 5 2 6),寧希哲,號枝山, 因子有六指,故自號枝指生。明長洲(今蘇州)人。弘 治五年(1492)舉人,正德九年(1514)授廣東惠州 府興寧縣知縣。嘉靖元午(1522)轉任南京應天府通 判,因有“祝京兆”之稱。天資卓越,五歲能作徑尺 大字:九歲能詩,寫文章有奇氣,且才思敏捷,與唐 寅、文徵明、徐禎卿號稱“吳中四才子”。書法造詣尤 其深厚,兼重各體,融會貫通,聲名蜚噪,與文徵明、 王寵並稱“三大家”。
文徵明在跋祝允明草書《月賦》卷中云:“吾鄉前 輩書家稱武功伯徐公(徐有貞),次為太僕少卿李公 (李應禎)。李楷法師歐、顏,而徐公草書出於顛(癲) 素。枝山先生,武功外孫,太僕之婿也,早歲楷筆精 謹,實師婦翁;而草法奔放,出於外大父。蓋兼二父 之美,而自成一家者也。”這是從家庭環境、早期教育 方面,指出了祝允明得天獨厚的書法基因優勢,而事 實上,祝允明在書法上的成功,主要還是廣泛深入學 習前輩名家,熟諳歷代名家書體,博採晉、唐各家之 長,轉益多師,集古之大成於一爐的結果。對於這一 點,人們都是望塵莫及,欽佩不已的,誠如歐大任所 云:“歷代書家擅名者,誠未能兼備各體者也。國初以 來多以章草師授,不復規模晉法,小楷式類鍾而渾成 不及矣。枝指生獨妙兼諸家,誠為我朝第一。”文徵明 也誇讚說:“余嘗謂書法不同,有如人面。希哲獨不然, 晉唐則晉唐矣,宋元則宋元矣,彼其資力俱深,故能 得心應手。”
大體說來,祝允明的書法,早年潛心研習晉、唐 以來名家之作,善行、楷法,精謹嚴整,以功力勝; 晚年融各家之長,草書奔放雄健,自成風格,以姿態 勝。他的性格是豪俠放蕩,淡於名利,追求個性解放, 充滿叛逆思想的,而草書似乎是最能藉以抒發鬱勃與 散逸的情懷的書體,所以他在草書領域中游心尤多,達到了很高的境地,在前人的基礎上加以發展,將 明代的草書推向了頂峰。
一般認為祝允明的草書受宋黃庭堅的影響較多, 的確,“宋人尚意”,宋人寫意書風的獨抒性靈,遣興 遊戲的書法理念與祝允明的性情是最為吻合的,米芾 的“要之皆一戲,不當問工拙。意足我自己,放筆一 戲空”句,是何等的超邁灑脫!但同時,他亦力戒片 面強調個性而不尊重晉、唐傳統的做法,即使在研習 黃庭堅草書的時候,他亦時時不忘透過黃書而追蹤晉 韻,這在他的一篇題跋中有所表白:“雙井(黃庭堅) 之學,大抵韻勝,文章、詩學、書畫皆然。姑淪其書: 積功固深,所得固別,要之得晉人之韻,故雖形貌若 懸而神爽冥會歟。此卷馳驟藏真(懷素),殆有奪胎之 妙,非有若像孔子之類也,其故乃是與素同得晉韻然 耳。”祝允明主張“沿晉游唐,守而勿失”,要既以晉 韻、唐法為根本,又表現自己的個性神貌,追求功性 並存的境界。
祝允明草書《滕王閣序並詩》卷,紙本,縱32. 9厘米,橫842.6厘米,藏於蘇州博物館,是其56歲時的傑作。高頭長卷,洋洋灑灑近千字,“奔蛇走虺, 驟雨旋風”,意到筆隨,一氣呵成,有行風行水上之勢, 變幻無窮。祝允明的書法面目多變,每卷有每卷的情 致風規,如這卷草書,用小筆硬毫,筆畫瘦勁而婉約, 縱橫揮灑,滿紙雲煙,偏多懷素遺意。全卷前段尚有 拘矜之態,愈後則愈解脫自在,最後漸入化境,超妙 自得。全卷草書多用連筆連字,以至興到之時,筆勢 自生,大小相參, 上下左右,起止映帶,都能達到神 妙的意境。張鳳翼在跋祝允明的一卷草書時曾引黃勉 之歌云:“枝山草書天下無,妙灑豈獨雄三吳。”誠然, 自祝允明後,吳門書風為之一變,開創了最有代表性 的新局面。吳門書派也從此湧現出—大批知名書家, 成為當時全國最大也最有影響力的地方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