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 書法字典>>張浚書法>> 張浚百科介紹字帖

張浚百科介紹

張浚簡介

  徽宗政和八年(1118)進士,調山南府士曹參軍。高宗建炎、紹興間,歷樞密院編修官,侍御史,知樞密院事,川陝宣撫處置使,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知樞密院事都督諸路軍馬。為抗金派領袖。
張浚_張浚介紹_書法字典

張浚

?

張浚故居

  張浚故居,是為張浚貶謫永州時宋紹興七年(1137年)而建。現存建築民間傳說為明朝天啟年間(1621—1628年)張浚後裔張皇后重建,時稱文昌閣。後族人張勉重修,更名為“勉園”其為木質結構,硬山頂建築。水井系張浚開鑿,後人張勉學刻“紫岩仙井”於天啟六年。  張浚故居位於湖南永州市零陵區文星街38號,故居里有永州市人民政府立的碑刻。在故居門前,張浚親手開鑿的“紫岩仙井”,至今仍然在供附近百姓取水飲用、澆灌。

少年時期

  張浚四歲成孤兒,行直視端,不說誑言,熟人知為大器。入太學,中進士第。靖康
張浚_張浚介紹_書法字典

韓世忠

初,為太常簿。李綱在金國第一次伐宋晚期和姚平仲合作,與种師道等人之間有爭功之嫌。姚平仲劫完顏宗望之營寨而大敗,作為主要支持者的李綱被張浚以專權之名彈劾。  汴京陷落後,張浚聽說宋高宗在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馳赴應天府,除樞密院編修官,改虞部郎,擢殿中侍御史。金兵南侵,宋高宗往東南逃跑,後軍統制韓世忠部下逼逐諫臣墜水死,張浚奏奪韓世忠觀察使,上下始知有國法。遷侍御史。這時宋高宗在揚州,張浚進言:“中原天下之根本,願下詔葺東京、關陝、襄鄧以待巡幸。”咈宰相意,除集英殿修撰、知興元府。未行,擢禮部侍郎,高宗召諭曰:“卿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朕將有為,正如欲一飛沖天而無羽翼,卿勉留輔朕。”除御營使司參贊軍事。張浚預計金人必來攻,而南宋朝廷晏然自得,殊不防備,所以力勸宰相黃潛善、汪伯彥,但此二人皆笑張浚過分。

平定苗傅、劉正彥叛亂

  建炎三年(1129年)春,金人南侵,宋高宗逃到錢塘,留朱勝非於吳門捍禦,以張浚共同節制軍馬,不久朱勝非召還,張浚獨留。時潰兵數萬,所至剽掠,張浚招集甫定。這時苗傅、劉正彥叛亂,張浚和韓世忠合作,平叛功勞很大。(也有學者認為苗劉二人有冤)

鏖戰陝西

  建炎四年(1130年),張浚認為中興應當自關陝開始,考慮金人也許會先入陝取蜀,則東南不可保,所以請行為川、陝宣撫處置使。既抵興元,金兵已取鄜延,金將婁宿孛堇引大兵渡渭水,攻永興,宋將都按兵不動,不肯相援。張浚到任,即訪問風俗,罷斥奸贓,以搜攬豪傑為先務,諸將惕息聽命。  此時諜報金人將攻東南,張浚命諸將整軍向敵。不久金人大攻江、淮,張浚即治軍入衛支援。到達房州,知金人北歸,又回師關陝。這時金兀朮猶在淮西,張浚懼其繼續騷擾東南,想牽制之,遂決策合五路之師攻打永興,以調動金兵。果然金急調兀朮、完顏婁室、完顏宗輔等等入援,大戰於富平。涇原帥劉錡身率將士衝擊敵陣,殺獲頗眾。但環慶經略使趙哲畏敵先逃,宋軍挫敗,張浚退駐興州,斬趙哲。命吳玠聚殘兵扼險於鳳翔之和尚原、大散關,以斷敵來路,張浚上書待罪,宋高宗手詔慰勉,沒有追究。  張浚在關陝三年,訓練新兵,以劉子羽為上賓,任趙開為都轉運使,擢吳玠為大將守鳳翔。劉子羽開善理財,而吳玠每戰必勝。西北遺民,歸附日眾。所以雖然關陝丟失,但全蜀安全,且以形勢牽制東南,江、淮亦賴以安。  紹興元年(1131年),金將烏魯攻和尚原,吳玠乘險擊之,金人大敗走。完顏兀朮親自出馬,吳玠及其弟吳璘又大破之。這就是吳玠的大散關和尚原之戰。張浚論功升檢校少保、定國軍節度使。

罷官風波

  紹興三年(1133年),張浚罷官有幾個因素:  建炎四年(1130年)富平之役前,手下大將吳玠曾敗於彭原,投訴另一大將曲端不整師。曲端又曾迫逐帥臣王庶而奪其印。富平之役大敗,起因是趙哲臨陣脫逃,但曲端和張浚也意見不合鬧矛盾,加上曲端的心腹張忠彥等降金。張浚開始時重用曲端,終於廢之,後來在重新啟用和追究責任之間徘徊,最後還是將曲端下獄論死。有人彈劾張浚殺趙哲、曲端無辜,而重用劉子羽、吳玠是不對的,朝廷開始懷疑張浚。 建炎四年(1130年)初,辛炳知潭州,張浚在陝西抗金,以檄發兵,辛炳不派兵支援,張浚奏劾之。1133年,辛炳已經是御史中丞,同列彈劾張浚。 紹興三年(1133年),宋高宗遣王似作張浚副手。這時金將撒離喝及劉豫軍聚兵入攻,破金州。劉子羽為興元帥,約吳玠同守三泉。金人至金牛,宋師掩擊大勝之,斬馘及墮溪谷死者,以數千計。這時張浚聽到王似來,就請求解除王似兵權,並說王似不勝任。宰相呂頤浩不悅,同時朱勝非也以舊怨攻擊張浚,宋高宗詔浚赴見。 因此張浚被宋高宗罷免。

大戰江淮

  七年,以浚卻敵功,制除特進。未幾,加金紫光祿大夫。問安使何蘚歸報徽宗皇帝、甯德皇后相繼崩殂,上號慟擗踴,哀不自勝。浚奏:“天子之孝,不與士庶同,必思所以奉宗廟社稷,今梓宮未返,天下塗炭,願陛下揮涕而起,斂發而趨,一怒以安天下之民。”上乃命浚草詔告諭中外,辭甚哀切。浚又請命諸大將率三軍發哀成服,中外感動。浚退上疏曰:“陛下思慕兩宮,憂勞百姓。臣之至愚,獲遭任用,臣每感慨自期,誓殲敵仇。十年之間,親養闕然,爰及妻孥,莫之私顧,其意亦欲遂陛下孝養之心,拯生民於塗炭。昊天不弔,禍變忽生,使陛下抱無窮之痛,罪將誰執。念昔陝、蜀之行,陛下命臣曰:'我有大隙於北,刷此至恥,惟爾是屬。'而臣終隳成功,使敵無憚,今日之禍,端自臣致,乞賜罷黜。”上詔浚
張浚_張浚介紹_書法字典

張浚像

起視事。浚再疏待罪,不許,乃請乘輿發平江,至建康。  浚總中外之政,幾事叢委,以一身任之。每奏對,必言仇恥之大,反覆再三,上未嘗不改容流涕。時天子方厲精克己,戒飭宮庭內侍,無敢越度,事無巨細,必以咨浚,賜諸將詔,往往命浚草之。  劉光世在淮西,軍無紀律,浚奏罷光世,以其兵屬督府,命參謀兵部尚書呂祉往廬州節制。而樞密院以督府握兵為嫌,乞置武帥,乃以王德為都統制,即軍中取酈瓊副之。浚奏其不當,瓊亦與德有宿怨,列狀訴御史台,乃命張俊為宣撫使,楊沂中、劉錡為制置判官以撫之。未至,瓊等舉軍叛,執呂祉以歸劉豫。祉不行,詈瓊等,碎齒折首而死。浚引咎求去位,高宗問可代者,且曰:“秦檜何如?”浚曰:“近與共事,方知其暗。”高宗曰:“然則用趙鼎。”檜由是憾浚。浚以觀文殿大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先是,浚遣人持手榜入偽地間劉豫,及酈瓊叛去,復遣間持蠟書遺瓊,金人果疑豫,尋廢之。台諫交詆,浚落職,以秘書少監分司西京,居永州。九年,以赦復官。提舉臨安府洞霄宮。未幾,除資政殿大學士、知福州兼福建安撫大使。  金遣使來,以詔諭為名,浚五上疏爭之。十年,金敗盟,復取河南。浚奏願因權制變,則大勛可集,因大治海舟千艘,為直指山東之計。十一年,除檢校少傅、崇信軍節度使,充萬壽觀使,免奉朝請。十二年,封和國公。  十六年,彗星出西方,浚將極論時事,恐貽母憂。母訝其瘠,問故,浚以實對。母誦其父對策之語曰:“臣甯言而死於斧鉞,不能忍不言以負陛下。”浚意乃決。上疏謂:“當今事勢,譬如養成大疽於頭目心腹之間,不決不止。惟陛下謀之於心,謹察情偽,使在我有不可犯之勢,庶幾社稷安全;不然,後將噬臍。”事下三省,秦檜大怒,令台諫論浚,以特進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居連州。二十年,徙永州。浚去國幾二十載,天下士無賢不肖,莫不傾心慕之。武夫健將,言浚者必咨嗟太息,至兒童婦女,亦知有張都督也。金人憚浚,每使至,必問浚安在,惟恐其復用。  當是時,秦檜怙寵固位,懼浚為正論以害己,令台臣有所彈劾,論必及浚,反謂浚為國賊,必欲殺之。以張柄知潭州,汪召錫使湖南,使圖浚。張常先使江西,治張宗元獄,株連及浚,捕趙鼎子汾下大理,令自誣與浚謀大逆,會檜死乃免。  二十五年,復觀文殿大學士、判洪州。浚時以母喪將歸葬。念天下事二十年為檜所壞,邊備盪馳;又聞金亮篡立,必將舉兵,自以大臣,義同休戚,不敢以居喪為嫌,具奏論之。會星變求直言,浚謂金人數年間,勢決求釁用兵,而國家溺於宴安,蕩然無備,乃上疏極言。而大臣沈該、万俟禼、湯思退等見之,謂敵初無釁,笑浚為狂。台諫湯鵬舉、凌哲論浚歸蜀,恐搖動遠方,詔復居永州。服除落職,以本官奉祠。  三十一年春,有旨自便。浚至潭,聞欽宗崩,號慟不食,上疏請早定守戰之策。未幾,亮兵大入,中外震動,復浚觀文殿大學士、判潭州。  時金騎充斥,王權兵潰,劉錡退歸鎮江,遂改命浚判建康府兼行宮留守。浚至岳陽,買舟冒風雪而行,遇東來者云:“敵兵方焚採石,煙炎漲天,慎無輕進。”浚曰:“吾赴君父之急,知直前求乘輿所在而已。”時長江無一舟敢行北岸者。浚乘小舟徑進,過池陽,聞亮死,餘眾猶二萬屯和州。李顯忠兵在沙上,浚往犒之,一軍見浚,以為從天而下。浚至建康,即牒通判劉子昂辦行宮儀物,請乘輿亟臨幸。  三十二年,車駕幸建康,浚迎拜道左,衛士見浚,無不以手加額。時浚起廢復用,風采隱然,軍民皆倚以為重。車駕將還臨安,勞浚曰:“卿在此,朕無北顧憂矣。”兼節制建康、鎮江府、江州、池州、江陰軍軍馬。  金兵十萬圍海州,浚命鎮江都統張子蓋往救,大破之。浚招集忠義,及募淮楚壯勇,以陳敏為統制。且謂敵長於騎,我長於步,衛步莫如弩,衛弩莫如車,命敏專制弩治車。  孝宗即位,召浚入見,改容曰:“久聞公名,今朝廷所恃唯公。”賜坐降問,浚從容言:“人主之學,以心為本,一心合天,何事不濟?所謂天者,天下之公理而已。必兢業自持,使清明在躬,則賞罰舉措,無有不當,人心自歸,敵仇自服。”孝宗悚然曰:“當不忘公言。”除少傅、江淮東西路宣撫使,進封魏國公。翰林學士史浩議欲城瓜州、採石。浚謂不守兩淮而守江乾,是示敵以削弱,怠戰守之氣,不若先城泗州。及浩參知政事,浚所規畫,浩必沮之。浚薦陳俊卿為宣撫判官,孝宗召俊卿及浚子栻赴行在。浚附奏請上臨幸建康,以動中原之心,用師淮堧,進舟山東,以為吳璘聲援。孝宗見俊卿等,問浚動靜飲食顏貌,曰:“朕倚魏公如長城,不容浮言搖奪。”金人以十萬眾屯河南,聲言規兩淮,移文索海、泗、唐、鄧、商州及歲幣。浚言北敵詭詐,不當為之動,以大兵屯盱眙、濠、廬備之,卒以無事。  隆興元年,除樞密使,都督建康、鎮江府、江州、池州、江陰軍軍馬。時金將蒲察徒穆及知泗州大周仁屯虹縣,都統蕭琦,屯靈壁,積糧修城,將為南攻計。浚欲及其未發攻之。會主管殿前司李顯忠、建康都統邵宏淵亦獻搗二邑之策,浚具以聞。上報可,召浚赴行在,命先圖兩城。乃遣顯忠出濠州,趨靈壁;宏淵出泗州,趨虹縣,而浚自往臨之。顯忠至靈壁,敗蕭琦;宏淵圍虹縣,降徒穆、周仁,乘勝進克宿州,中原震動。孝宗手書勞之曰:“近日邊報,中外鼓舞,十年來無此克捷。”  浚以盛夏人疲,急召李顯忠等還師。會金帥紇石烈志寧率兵至宿州,與顯忠戰。連日南軍小不利,忽諜報敵兵大至,顯忠夜引歸。浚上疏待罪,有旨降授特進,更為江、淮宣撫使。  宿師之還,士大夫主和者皆議浚之非,孝宗復賜浚書曰:“今日邊事倚卿為重,卿不可畏人言而懷猶豫。前日舉事之初,朕與卿任之,今日亦須與卿終之。”浚乃以魏勝守海州,陳敏守泗州,戚方守濠州,郭振守六合。治高郵、巢縣兩城為大勢,修滁州關山以扼敵沖,聚水軍淮陰、馬軍壽春,大飭兩淮守備。  孝宗復召栻奏事,浚附奏云:“自古有為之君,腹心之臣相與協謀同志,以成治功。今臣以孤蹤,動輒掣肘,陛下將安用之。”因乞骸骨。孝宗覽奏,謂栻曰:“朕待魏公有加,不為浮議所惑。”帝眷遇浚猶至,對近臣言,必曰魏公,未嘗斥其名。每遣使來,必令視浚飲食多寡,肥瘠何如。尋詔復浚都督之號。  金帥仆散忠義貽書三省、樞密院,索四郡及歲幣,不然,以農隙治兵。浚言:“金強則來,弱則止,不在和與不和。”時湯思退為右相。思退,秦檜黨也,急於求和,遂遣盧仲賢持書報金。浚言仲賢小人多妄,不可委信。已而仲賢果以許四郡辱命。朝廷復以王之望為通問使,龍大淵副之,浚爭不能得。未幾,召浚入見,復力陳和議之失。孝宗為止誓書,留之望、大淵待命,而令通書官胡昉、楊由義往,諭金以四郡不可割;若金人必欲得四郡,當追還使人,罷和議。拜浚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都督如故;思退為左僕射。  胡昉等至宿,金人械繫迫脅之,昉等不屈,更禮而歸之。孝宗諭浚曰:“和議之不成,天也,自此事當歸一矣。”二年,議進幸建康,詔之望等還。思退聞之大駭,陽為乞祠狀,而陰與其黨謀為陷浚計。  俄詔浚行視江、淮。時浚所招徠山東、淮北忠義之士,以實建康、鎮江兩軍,凡萬二千餘人,萬弩營所招淮南壯士及江西群盜又萬餘人,陳敏統之,以守泗州。凡要害之地,皆築城堡;其可因水為險者,皆積水為匱;增置江、淮戰艦,諸軍弓矢器械悉備。時金人屯重兵於河南,為虛聲脅和,有刻日決戰之語。及聞浚來,亟徹兵歸。淮北之來歸者日不絕,山東豪傑,悉願受節度。浚以蕭琦契丹望族,沈勇有謀,欲令盡領契丹降眾,且以檄諭契丹,約為應援,金人益懼。思退乃令王之望盛毀守備,以為不可恃;令尹穡論罷督府參議官馮方;又論浚費國不貲,奏留張深守泗不受趙廓之代為拒命。浚亦請解督府,詔從其請。左司諫陳良翰、侍御史周操言浚忠勤,人望所屬,不當使去國。浚留平江,凡八章乞致仕,除少師、保信軍節度、判福州。浚辭,改醴泉觀使。朝廷遂決棄地求和之議。  浚既去,猶上疏論尹穡奸邪,必誤國事,且勸上務學親賢。或勉浚勿復以時事為言,浚曰:“君臣之羲,無所逃於天地之間。吾荷兩朝厚恩,久屍重任,今雖去國,猶日望上心感悟,苟有所見,安忍弗言。上如欲復用浚,浚當即日就道,不敢以老病為辭。如若等言,是誠何心哉!”聞者聳然。行次餘干,得疾,手書付二子曰:“吾嘗相國,不能恢復中原,雪祖宗之恥,即死,不當葬我先人墓左,葬我衡山下足矣。”訃聞,孝宗震悼,輟視朝,贈太保,後加贈太師,謚忠獻。

其他記載

  
張浚_張浚介紹_書法字典

秦檜

《退朝錄》:紹興二十年,浚復上書言邊事。高宗為湯丞相云:“張浚用兵,不獨朕知之,天下皆知之,如富平之敗,淮西之師,其效可見矣。今復用兵,極為生事。”  《揮麈錄》:淮西軍叛後,馮楫啟上曰:“如張浚者,當再以戎機付之,庶收後效。”高宗正色曰:“朕至覆國,不用此人矣。”遂終高宗朝,不復再用。  後來孝宗復用張浚,德壽(德壽宮,高宗為上皇時所居)謂壽皇曰:“毋信張浚虛名,將來必誤大計。他專把國家名器財物做人情耳。”後果有符離之敗。  以上載《齊東野語》。  近人輯有《張魏公集》。事見《晦庵集》卷九五《少師保信軍節度使魏國公致仕贈太保張公行狀》、《誠齋集》卷一一六《張魏公傳》,《宋史》卷三六一有傳。今錄詩十一首。

歷史評價

古人的評價

  《宋史》  儒者之於國家,能養其正直之氣,則足以正君心,一眾志,攘凶逆,處憂患,蓋無往而不自得焉。若張浚者,可謂善養其氣者矣。觀其初逃張邦昌之議,平苗、劉之亂,其才識固有非偷懦之所敢望。及其攘卻京力敵,招降劇盜,能使將帥用命,所向如志。遠人伺其用舍為進退,天下占其出處為安危,豈非卓然所謂人豪者歟!群言沸騰,屢奮屢躓,而辭氣慨然。嘗曰:“上如欲復用浚,當即日就道,不敢以老病辭。”其言如是,則其愛君憂國之心,為何如哉!  宋高宗  “有才而能辦事者固不少,若孜孜為國,無如浚”,並與張浚子張南軒說:“朕與卿父,義則君臣,情同骨肉”  宋孝宗  宋孝宗對張浚說:“久聞公名,今朝延所恃惟公”,“朕倚公如長城,不容浮言搖奪”。  真德秀  宋朝丞相、理學家真德秀面對張浚的指責,在:《題隱者蘇翁事跡》稱:  魏公孤忠如孔明,赤手能支天柱傾。  蘇公高節如子陵,寸膠解使黃河清。  等是世間少不得,問津耦耕各其適。  後人未可輕雌黃,兩翁之心秋月白。  朱熹  公自幼即有濟時之志,在京城中,親見二帝“北狩”,皇族系虜,生民塗炭,誓不與虜俱存。委質艱難之際,事有危疑,它人畏避退縮,公則慨然以身任之。不以死生動其心。南渡以來,士大夫往往唱為和說,其賢者則不過為保守江南之計。夷狄制命,率獸逼人,莫知其為大變。公獨毅然以虜未滅為己責。必欲正人心,雪仇恥,復守宇,振遺黎,顛沛百罹,志逾金石。晚復際遇,主義益堅,雖天嗇其功,使公困於讒慝之口,不得卒就其志,然而表著人心,扶持人紀,使天下之人,曉然復知,中國之所以異於夷狄,人類之所以異於禽獸者,而得其秉彝之正。則其功烈之盛,亦豈可勝言哉?!  朱熹作詩讚曰:忠貫日月,孝通神明,盛德源於生,奧學妙於心通。勛存王室,澤被生民,威鎮四夷,名垂永世。  陳亮  南宋大儒,永康學派的領袖陳亮評價:重惟魏國先忠獻以至公血誠對越天地,以崇勛茂德鎮動華夷,為中興社稷之宗臣,平生慕望。  趙鼎  與張浚並稱南宋中興賢相趙鼎的評價:浚有補天浴日之功,陛下有礪山帶河之誓,君臣相信,古今無二。  周必大  南宋宰相周必大的評價:忠貫日月,孝通神明。勛在王室,恩在生民。忠震四夷,功垂萬世,遺像巍峨,千古是企。  吳獵  南宋抗金名將吳獵論張浚:艱難以來,首倡大義,不以成敗利鈍異其心,精忠茂烈,貫日月、動天地,未有過於張浚也。孝宗皇帝規恢之志,一飯不忘。歷考相臣,終始此念,足以上配孝宗在天之意,亦惟浚一人耳。  文天祥  民族英雄文天祥的評價:卓哉魏公,相國惟忠,名標青史,垂裕無窮。  楊萬里  南宋中興四大詩人政治家楊萬里評價張浚為再世諸葛亮,並稱讚:三聖無多學,千年僅一翁。 浚身兼文武全才,心傳聖賢之絕學;出將入相,捐軀許國,忠義勛名,中興第一。  岳珂  岳飛孫子岳珂稱讚張浚“出入將相,垂四十年,忠義勛名,為中興第一”,並作《張忠獻時義誠力二帖》:  至誠動天,中貫三極。  堂堂南陽,繼以魏國。  山嶽鼎震,江河釜溢。  群生失寧,乃見人傑。  大義既信,人紀復植。  於晦冥中,揭以日月。  操固漢賊,敵祝宋祜。  萬段之磔,吾恥未滌。  不共戴履,矧肯屈膝。  祁山屢卻,淮隴迭出。  非不拙沮,之死靡易。  我觀史冊,二公與匹。  功雖不同,心則如一。  隆興至今,耳目尚及。  遺墨之寶,已若尺璧。  造次皆忠,言猶未泐。  天維可絕,地軸可折。  公心之磨,此理則熄。  兩朝開濟,萬古闔辟。  系此詩之,以媲廟柏。  王應麟  《三字經》作者南宋理學家王應麟說:“清議廢,風俗壞,則有毀宗澤而譽張邦昌者,有貶張浚而褒秦檜者,觀民風設教,盡賢德善俗,可不謹哉!”

今人總評

  張浚是南宋初年一度“總中外之任”的顯赫人物。人們對他一直是褒貶參半,褒者譽之為“王導”、“諸葛”,把他和岳飛並列,稱他是“抗金英雄”。貶者謂其“無分毫之功,有邱山之過”,“一生無功可紀,而罪不勝書。”——總的來說,功大於過的民族英雄的評價應是公允的。
張浚_張浚介紹_書法字典

岳飛

在南宋各大名將中,張浚的戰術作戰能力一般,但頗有大帥知人善任之名。是主戰派的領袖,與兒子張栻都是著名民族英雄。提拔過吳玠、劉錡、楊沂中和虞允文等名將,以及楊萬里等文官。對其負面評價,主要是其主導的富平之戰和隆興北伐的大敗。富平之戰雖有急功近利之嫌,但幾乎擊敗金軍主力,後來看來,所差可能就是一個趙哲。隆興北伐時,張浚已老將死,力不從心,其過錯不在於具體工作,而在於沒有把總帥的職位讓給虞允文這些年輕一輩的人物。  浚幼有大志,及為熙河幕官,遍行邊壘,覽觀山川形勢,時時與舊戍守將握手飲酒,問祖宗以來守邊舊法,及軍陳方略之宜。故一旦起自疏遠,當樞筦之任,悉能通知邊事本末。在京城中,親見二帝北行,皇族系虜,生民塗炭,誓不與敵俱存,故終身不主和議。每論定都大計,以為東南形勢,莫如建康,人主居之,可以北望中原,常懷憤惕。至如錢塘,僻在一隅,易於安肆,不足以號召北方。與趙鼎共政,多所引擢,從臣朝列,皆一時之望,人號“小元祐”。所薦虞允文、汪應辰、王十朋、劉珙等為名臣;拔吳玠、吳璘於行間,謂韓世忠忠勇,可倚以大事,一見劉錡奇之,付以事任,卒皆為名將,有成功,一時稱浚為知人。浚事母以孝稱,學邃於《易》,有《易解》及《雜說》十卷,《書》、《詩》、《禮》、《春秋》、《中庸》亦各有解,文集十卷,奏議二十卷。子二人、栻、枃。栻自有傳。

幾件軼事

軼事一

  苗傅、劉正彥曾僱人刺殺張浚。張浚在秀州時,警備甚嚴,曾經夜裡有客至前,出一紙懷中說:“此苗傅、劉正彥募賊公賞格也。”張浚問那你想怎么辦?客曰:“仆河北人,粗讀書,知逆順,豈以身為賊用?特見為備不嚴,恐有後來者耳。”張浚下執這名仗義刺客的手,問其姓名,但不告而去。

軼事二

  相傳張浚得罪了秦檜以後,被貶到零陵,隨身只帶了幾箱子舊物。檜黨誣告說那裡面都是張浚和蜀地舊部往來策劃謀反的書信,以為抄家繳來至少可以在其中發現一些不利於張浚的私物。宋高宗派人去抄來,在朝堂上打開卻只看到一些書籍,雖然也有書信,但裡面都是憂國愛君的話。此外就是破舊衣服,宋高宗大出意外,非常感動,說:沒想到張浚竟然一貧如此。於是派使者追趕去送他三百兩金。檜黨又對外宣稱說是去賜張浚死,指望張浚會有錯誤的反應,自殺或者反叛。訊息傳到零陵,張浚的左右哭之,張浚說:“我的罪過固然當死,如果象外面傳的那樣,死了來向國家謝罪也沒什麼,你們為什麼要哭呢?”張浚又問使者是誰,說是殿帥楊存中(即楊沂中)的兒子。張浚說:“我不須死了,存中是我的故部。如果朝廷要賜我死,必然另派他人。”不久使者到了,宣讀了皇帝的聖旨,張浚得三百兩賞金。

軼事三

  《宋史·張浚傳》:‘粘罕病篤,語諸將曰:“自吾入中國,未嘗有敢攖吾鋒者,獨張樞密與我抗。我在,猶不能取蜀;我死,爾曹宜絕意,但務自保而已。”兀朮怒曰:“是謂我不能邪!”粘罕死,竟入攻,果敗。’但粘罕死於1136年,此時尚在。這段話不太可信,但也從一個角度應證了張浚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和崇高威望。

傳世詩詞

  教外單傳佛祖機,本來無悟亦無迷。  浮雲散盡青天在,日出東方夜落西。

過嚴子陵釣台二首

  古木籠煙半鎖空,高台隱隱翠微中。  身安不羨三公貴,寧與漁樵卒歲同。  過嚴子陵釣台二首(其二 )  中興自是還明主,訪舊胡為屬老臣。  從古風雲由際會,歸歟聊復養吾真。

詩一首

  群凶用事人心去,大義重新天意回。  解使中原無左衽,斯文千古未塵埃。  贈羅赤腳  學道由來不記年,嘯歌風月在前緣。  身心已到無塵處,疑是人間自在仙。

詩一首

  三相當年鎮廟堂,江山草木亦增光。  一時主宰權衡重,千古人間姓字香。

南鄉子

  遲日惠風柔。桃李成陰綠漸稠。把酒樽前逢盛旦,凝眸。  十里松湖瑞氣浮。功業古難侔。宜在凌煙更上頭。已向眉間浮喜氣,風流。千歲三分萬戶侯。

李伯紀丞相輓詩二首

  十相從明主,唯公望最隆。  召周雖異跡,李郭本心同。  未遇升天藥,空餘濟世功。  薰風歌吹咽,淚盡古城東。  李伯紀丞相輓詩二首(其二)  蒼蒼安可料,舊德奄重泉。  痛為黎民惜,誰扶大廈顛。  英風摩日月,正氣返山川。  丙午功勳在,豐碑萬口傳。

贊喻彌陀掩遺骸

  刀兵劫海苦漫漫,原野遺骸葬若干。  盡大地人須薦取,眼睛突出髑髏寒。

朝陽岩

  已覺雲天闊,風聲四面涼。  路幽遲晚日,岩古浥流香。  客舍長年靜,漁舟底事忙。  相逢賢太守,不用管弦將。

登道觀

  蒼髯野褐予甚古,蘿月桂風誰為貧。  當戶蛟龍森漢柏,隔江雞犬隱秦人。  好山如畫能留客,寶鼎藏丹不計春。  更上高亭問玄鶴,莫教詩眼有纖塵。

後世紀念

宋代

  宋朝時,宋孝宗為張浚舉行國葬,輟視朝兩日,贈太保,後加贈太師,謚國家最高榮譽“忠獻”。宋理宗時以張浚、趙鼎為宰相典範,並將張浚列為宋朝昭勛閣二十四人之一,圖功臣神像於昭勛閣。宋理宗時期著名政治家,理學大師魏了翁為紀念張浚張栻,修建紫岩書院,贊曰:“張魏紫岩以精忠大義為中興名相,其子宣公以問學為世儒宗,流風蔚如,實啟來哲,無以致高山仰止之思,明德之志,乃為湖周廣六十有五丈,架梁其上而屋之”。南宋淳熙年間在張浚、故鄉四川綿竹始建進德堂,祭祀張浚。 南宋後期,宋王朝在漢中建“張浚祠”,紀念張浚這位偉大的民族英雄。

元代

  元朝時,為了追念張浚這位勤政愛民的丞相,光祿大夫趙世延捐俸在張浚故鄉四川綿竹修建書院,由於張浚自號紫岩先生,竣工後朝廷就下詔賜名為“紫岩書院”,延祜五年即1318年,元名相張養浩所作《敕賜成都紫岩書院記》有載。

明代

  明朝時,明洪武二十一年二月甲寅,詔以歷代名臣從祀帝王廟。禮官奏張浚與周公旦、召公?、太公望、張良、諸葛亮、房玄齡等三十六人,並將張浚的英雄事跡載入《永樂大典》國朝忠傳。嘉靖三年(1524年),明世宗下詔修復張浚父子墳墓,敕建“張浚祠”,並下旨建"南軒書院",御書匾額,命其墓地為“官山”。將寧鄉張浚、張栻父子祠墓及綿竹張浚父母墓兩處納入國家祀典;由首輔楊廷和撰寫了重修張浚祠堂記。明英宗時,下旨免張浚後裔差役。

清代

  清朝時,清順治朝時,張浚等四十一位歷代功臣從祀帝王廟。清乾隆十一年(1746),巡撫追捕錫紱於都司衙門舊房,恢復城南書院。嘉慶25年,巡撫左杏莊在妙高峰故地復建,並在峰上建“南軒夫子祠”,前為文星閣,道光御書“麗澤風長”匾額。清朝同治八年重建了張浚張南軒墓,並下詔書:“大小文武官員至此止步下車”參拜。清朝政府還優待張浚後人,免除張浚後人的一切差徭雜役。

現代

  198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將張浚張栻墓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目前正在申報國家文化保護單位,還成立了張浚、張栻思想研究會。在張浚故鄉四川綿竹紫岩書院原址上的綿竹中學建有張浚塑像和岳飛《送紫岩張先生北伐》詩,在張浚父母墓所在地的柏林公園建有張浚張栻紀念館,永作紀念。
返回
張浚_張浚介紹_書法字典小程式
張浚_張浚介紹_書法字典
張浚_張浚介紹_書法字典糾錯
張浚_張浚介紹_書法字典

張浚_張浚介紹_書法字典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if item.fback}}
管理員回覆:{{item.fback}}
{{/if}}
{{/each}}
張浚_張浚介紹_書法字典 載入中....

書法推薦

精彩推薦

上拉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