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 書法字典>>王守仁書法>> 王守仁百科介紹字帖

王守仁百科介紹

  
王守仁

王守仁

簡介

  王守仁王守仁畫像及其真跡(19張)(號陽明)(1472.9.30-1529.1.9),曾被貶至貴州龍場驛(今貴陽市修文縣境內),驛館破敗不可居住,乃居於館旁山洞,其洞因而得名陽明洞,是貴陽名勝古蹟之一。其學說世稱“心學(繼承陸九淵之‘心學’並加以完善)”。是我國古代有名的哲學家、文學家、政治家和軍事家,其學術思想在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國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如今位於貴陽城東扶風山麓,始建於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的“陽明祠”就是為了紀念“王陽明”先生而修建的。

生平事跡

生平概述

  王守仁墓(14張)明憲宗成化年間,生於浙江餘姚。父王華,王華在明朝成化十七年辛丑(1481)中了狀元,王守仁就隨父移居北平(北京)。  《明史》載, 王守仁出生時取名為王雲,但五歲不能說話。一位高僧告訴王華,要他給兒子改名為王守仁。王華照做了,王守仁這才說話。王華對兒子家教極嚴,王守仁少年時學文習武,十分刻苦,但非常喜歡下棋,往往為此耽誤功課。其父雖屢次責備,總不稍改,一氣之下,就把象棋投落河中。王守仁心受震動,頓時感悟,當即寫了一首詩寄託自己的志向:  象棋終日樂悠悠,苦被嚴親一旦丟。  兵卒墜河皆不救,將軍溺水一齊休。  馬行千里隨波去,象入三川逐浪遊。  炮響一聲天地震,忽然驚起臥龍愁。  王守仁自幼聰明,非常好學,但不只限於四書五經,而且也很喜歡其他書籍。思想也比較怪癖,一直很多私塾先生都不能理解他。有一首他做的打油詩很能說明他的這種思想:  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還見山小月更闊。  據考證,作者王守仁,時年十四歲,這首詩叫《蔽月山房》,是王守仁第一首流傳千古的詩作。  王守仁故居(20張)他以諸葛亮自喻,決心要作一番事業。此後刻苦學習,學業大進。騎、射、兵法,日趨精通。明弘治十二年(1499)考取進士,授兵部主事。當時,朝廷上下都知道他是博學之士,但提督軍務的太監張忠認為王守仁以文士授兵部主事,便蔑視守仁。一次竟強令守仁當眾射箭,想以此出醜。守仁再三推辭,張忠不允。守仁只得提起弓箭,拉彎弓,刷刷刷三箭,三發全中紅心,全軍歡呼,令張忠十分尷尬。 王守仁做了三年兵部主事,因反對宦官劉瑾,於明正德元年(1506)被廷杖四十,謫貶貴州龍場(修文縣治)驛丞。劉瑾被誅後,任廬陵縣知事,累進南太僕寺少卿。其時,王瓊任兵部尚書,以為守仁有不世之才,薦舉朝廷。正德十一年(1516)擢右僉都御史,繼任南贛巡撫。他上馬治軍,下馬治民,文官掌兵符,集文武謀略於一身,作事智敏,用兵神速。以鎮壓農民起義和平定“宸濠之亂”拜南京兵部尚書,封“新建伯”。後因功高遭忌,辭官回鄉講學,在紹興、餘姚一帶創建書院,宣講“王學”。嘉靖六年(1527)復被派總督兩廣軍事,後因肺病加疾,上疏乞歸,1528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於肺炎病逝於江西南安舟中。

童年生活

  王陽明於明憲宗成化八年(1472年)9月30日亥時出生於一個書香門第、
王守仁畫像

王守仁畫像

官宦世家,其遠祖為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其父王華,成化十七年(1481年)狀元,後官至南京吏部尚書。據《年譜》記載,他出生前夕祖母夢見有人從雲中送子來,夢醒時王陽明剛好出生,祖父便為他起名叫王雲,鄉中人亦稱其降生處為瑞雲樓。然而,他到了五歲還不會說話,一天一位高僧經過,撫摸他的頭說“好個孩兒,可惜道破”,意指他的名字“雲”道破了他出生的秘密。其祖父恍然醒悟,遂更其名為守仁,此後他便開口說話了。這個故事有點神話色彩,但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他幼年時並未顯示出聰慧和才華。  他十歲時,父親高中狀元,王陽明隨父赴京,路過金山寺時,他父親與朋友聚會,在酒宴上有人提議做詩詠金山寺,大家還在苦思冥想,王陽明已先一步完成:“金山一點大如拳,打破維揚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蕭吹徹洞龍眠。”四座無不驚嘆,又讓他做一首賦蔽月山房詩,王陽明隨口誦出:“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若人有眼大如天,還見山小月更闊。”表現出非凡的想像能力和深厚的文化素養。  十一、二歲在京師念書時,他問塾師“何謂第一等事?”老師說“只有讀書獲取科舉名第”,他當時說:“第一等事恐怕不是讀書登第,應該是讀書學做聖賢”。儘管如此,他從年少時代起就從不循規蹈矩,所有記載都說他自少“豪邁不羈”。如13歲喪母后,繼母待他不好,他竟買通巫婆捉弄其繼母,使得她從此善待他。他學習並非十分用功,常常率同伴做軍事遊戲。年輕時他出遊邊關,練習騎馬射箭,博覽各種兵法秘笈,遇到賓客常用果核擺列陣法作為遊戲。

平定江西

  正德十二年(1517年),江西南部以及江西、福建、廣東交界的山區爆發民變。山民依靠山地據洞築寨,自建軍隊,方圓近千里。地方官員無可奈何,遂上奏明廷。兵部舉薦時任右僉都御史的王守仁巡撫江西,鎮壓民變。
王守仁

王守仁

正德十三年(1518年)正月,王守仁平定池仲容(池大鬢)部,奏請設立和平縣,並興修縣學。三月,守仁抵達江西蒞任。他迅速調集三省兵力,鎮壓了信豐等地的起義。七月,王守仁念戰爭破壞巨大,上奏請求朝廷允準招安。明廷遂委以地方軍政大權,準其便宜行事。十月,王守仁率兵攻破實力最強的江西崇義縣左溪藍天鳳、謝志山軍寨,並會師於左溪。王守仁並親自前往勸降。十一月,王守仁遣使招安,並攻破藍天鳳部。就是在這烽火連天的兩年里,他掌握了一樣神秘的工具——知行合一。

擒獲寧王

  王守仁一生最大的軍事功績,是平定南昌的寧王朱宸濠之亂。王守仁將去福建剿匪時(無大量軍隊),所率部隊行軍剛到豐城,寧王朱宸濠突然舉兵叛亂。因此王守仁積極備戰,調配軍糧,修治器械,然後發出討賊檄文,公布寧王的罪狀,要求各地起兵勤王。  當時,王守仁最為擔心者,就是寧王朱宸濠揮師東下,占領故都南京。如果南京失守,寧王就有了稱帝的資本,同時也占了地利,那就不容易消滅了。王守仁虛張聲勢,利用假宣傳假情報,城中擾亂寧王的視線,逼他做出錯誤的判斷,以為各路大軍已經組成合圍態勢。同時使用反間計,命人攜蠟丸潛入南昌,使寧王猜疑自己部下的進攻南京策略。寧王果然上當,有半個月時間猶豫觀望、不知所措,沒敢發兵攻打南京。王守仁利用這一時機,做好了防守南京的準備,使寧王欲攻南京,已無可能。  七月,寧王率六萬人,攻下九江、南康,渡長江攻安慶。王守仁這時已經調集了八萬大軍(主要為各地民兵與農民),對外號稱三十萬。王守仁召集部下問應如何退敵。有人指出應該急救安慶,王守仁說:“現在九江、南康已經被敵軍占領,如果我們越過南昌跨江救援安慶,就會腹背受敵。現在南昌空虛,我軍銳氣正盛,可以一舉攻破。敵軍聽說南昌失守,定會回師來救,這時我們在鄱陽湖迎擊他,肯定能取得勝利。”
王守仁

王守仁

由於先前進行大量宣傳工作,謊稱有大量軍隊攻城,南昌竟然不攻自破,停了兩日,王守仁便派諸將分五路迎擊回援南昌的寧王大軍。四路分兵迎進,一路設伏。交戰以後,寧王大軍很快腹背受敵,被分割成幾部分,後又中了埋伏,慘遭大敗,潰逃退守八字腦地區。寧王眼觀局勢不妙,急忙調九江、南康的精銳部隊出擊,王守仁派幾路大軍迎戰並取南康。  這一仗打得相當激烈,是關鍵的一戰。官軍一度退卻,王守仁部將伍文定立即斬殺了後退之人,命令諸軍一決死戰。最後終於打敗了敵人,敵軍退保樵舍地區,將大船結成方陣,寧王拿出金銀珠寶犒賞將士,衝鋒賞百金,負傷千金,要求他們死力一搏。  但寧王軍隊的方陣被王守仁看出破綻,他決定仿效赤壁之戰,放火燒船。第二天,寧王群臣聚集在一起,正在船上召開“早朝”會議,王守仁大軍殺到,用小船裝草,迎風縱火,燒毀了寧王的副船,王妃婁氏以下的宮人以及文武官員們紛紛跳水。寧王的旗艦擱淺,不能行動,倉促間換乘小船逃命,被王陽明的部下王冕部追上擒獲,寧王的其它文武大臣也成了階下囚。不久,南康、九江也被官軍攻陷,寧王之亂全面平息,前後只有三十五天時間。王守仁因此而獲“大明軍神”之稱。  後來,明武宗以“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朱壽”之化名出征,江彬意欲不軌,挑唆武宗與寧王打一仗並親自俘獲。王陽明對宦官張永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說明這樣做會死更多人。最後協調結果是:讓明武宗到了南京,再放出寧王讓皇帝俘虜,高興一下。

總督兩廣

  1527年(明世宗嘉靖六年),王守仁總督兩廣軍務,擊潰瑤族和僮族等少數民族的地方武裝。

病逝歸途

  兩廣役後,陽明肺病加疾,上疏乞歸,於1529年元月9日 (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王守仁在歸途中病逝於江西省南安舟中。在臨終之際,他身邊學生問他有何遺言,他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去世後被諡文成,贈光祿大夫、柱國、新建伯,後又追封為新建侯,萬曆十二年從祀於孔廟。

政治主張

明賞罰

  主張明“賞罰”以提高統治效力,行德治禮教以預防“犯罪”他認為:賞罰乃“國之大典”,應當受到充分重視和正確地加以使用。而當時“盜賊”日益增多,是由於“招撫”太濫,“招撫”太濫是由於兵力不足,而兵力不足是由於沒有很好地實行賞罰,以至於“進而效死,無爵賞之勸;退而奔逃,無誅戮之及”。象這樣法令不明,賞罰不信,即使有百萬的兵力,也是沒有用處的。他還主張“賞不逾時,罰不後事”,認為過時的獎賞,等於沒有獎賞,過時的懲罰,等於沒有懲罰,都起不到勸善懲惡的作用。這些主張的目的,集中到一點,就是要提高統治效率,以“破山中賊”。他還主張行德治教化以緩和階級矛盾,減少犯上作亂。他說:“民窮必有盜賊”,認為老百姓已經貧困不堪,還要沒有休止地征斂,就等於驅使他們去作盜賊。因而有必要“罷冗員之俸,損不急之賞,止無名之徵,節用省費”,對災民實行“賑濟”、“免租”,使他們“不致轉徙自棄而為盜”。所以,他反對“蔑道德而專法令”,主張在鎮壓人民起義之後,立即“建立學校,以移易風俗”,以求得久安長治。他教導下級官吏說,作縣官的如果能竭儘自己的心力和聰明才智,誠心“愛民”,貫徹“撫緝教養”的方針,即使是蠻夷的人,也是可以被感化的;即使是產生“盜賊強梁”的地方,也是可以變為“禮義冠裳”的所在。他強調這一方面的目的,集中到一點,即在於使用軟的一手,以“破心中賊”。但這軟的一手是有限度的。他強調刑罰是“德治教化”的保障,“果有頑梗強橫,不服政化者”,就一定要“即行擒拿,治以軍法,毋容縱盜,益長刁頑”。

量情法

  強調執法要“情法交申”,區別對待他反對“貪功妄殺,玉石不分”。例如處理“宸濠之亂”的反叛人員時,主張只對主犯處以極刑,至於各“從逆”的人犯,則認為“原情亦非得已,宥之則失於輕,處斬似傷於重”,不如“俯順輿情”,判處永遠充軍,使“情法得以兩盡”,“以存罪疑惟輕之仁”。在另外一個“告示”中,他甚至宣布對於脅從“作亂”的人,免於追究,“俱準投首免死,給照復業生理”。這樣作既使得“□諛知警,國憲可明”,也顯示了朝廷的“仁慈”。這正是他的“綏柔流賊”策略在法律上的具體運用。此外,他還主張適用法律要結合當時當地的具體情況,特別是在“地里遙遠,政教不及”的邊遠地區和“小民罔知法度”的情況下,一切“詞訟差徭錢糧學校”等事務,都可以從當時當地的實際出發,作權宜的處置:“應申請者申請,應興革者興革,務在畜眾安民,不必牽制文法”。在“行法以振威”的原則下,他已注意到運用法律的靈活性問題。

重綱紀

  求重視“綱紀”,整肅執法之吏,杜絕“法外之誅”他認為“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對那些寅緣竊踞官職的豪門勢家子弟的不法行為,如居心刻薄,“騷擾道路,仗勢而奪功,無勞而冒賞,懈戰士之心,興邊戍之怨”的情況,要大力加以整肅,特別是對“戾於法”的執法之吏,應當嚴格要求。但是他指出,在司法審判中,“刑曹典司獄訟”,事情“繁劇難為”。他們往往受到權貴的拂抑和牽制,以至使得依法斷獄之詞,“未出於口,而辱已加於身;事未解於倒懸,而機已發於陷阱”。在這種情況下,要使他們“不撓於理法,不罹於禍敗”是很難的。這就尤其要從整肅吏治、嚴明賞罰入手,消除執行法律的阻礙。他還力主加強監獄管理,杜絕“法外之誅”,指出京師的“提牢廳”,是“天下之獄皆在焉”的重地,負責提牢的官吏,不能不慎重對待,特別對於“桎梏之緩急,扃鑰之啟閉,寒暑早夜之異防,饑渴疾病之殊養”,甚至於微賤到“箕帚刀錐”、“滌垢除下”的事,無不應當認真注意,以“身親之”。這樣才能既防止“變故不測之虞”,又可免使囚者被“輕棄之於死地”。他還強調,獄中囚犯的再行“犯罪”,並非全是“禁防之不密”,還有促使他們再犯的監管不當的原因。所以只有監獄裡做到“令不苛而密”,使囚犯免受“法外之誅”,才能避免“弊興害作”。

思想成就

  王守仁是我國宋明時期主觀唯心主義集大成者。他發展了陸九淵的學說,用以對抗程朱學派。他說:“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並以此作
王守仁立像

王守仁立像

為講學的宗旨。他斷言:“夫萬事萬物之理不外於吾心”,“天理即是人慾”;否認心外有理、有事,有物。認為為學“惟學得其心”,“譬之植焉,心其根也。學也者,其培壅之者也,灌溉之者也,扶植而刪鋤之者也,無非有事於根焉而已。”要求用這種反求內心的修養方法,以達到所謂“萬物一體的境界。他的“知行合一”和“知行並進”說,旨在反對宋儒如程頤等“知先後行”以及各種割裂知行關係的說法。他論兒童教育,反對“鞭撻繩縛,若待拘囚”,主張“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以達到“自然日長日化”。他的學說以“反傳統”的姿態出現,在明代中期以後,形成了陽明學派,影響很大。他廣收門徒,遍及各地。死後,“王學”雖分成幾個流派,但同出一宗,各見其長。他的哲學思想,遠播海外,特別對日本學術界以很大的影響。日本大將東鄉平八郎就有一塊“一生伏首拜陽明”的腰牌。他的弟子與心學影響了很多人:徐階,張居正,海瑞,陶行知等,名揚海外! 王守仁不只是哲學家、教育家,也是一位著名的詩人。他非常熱愛故鄉的山山水水,回故鄉時,常遊覽名勝古蹟,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如他寫的《憶龍泉山》:  我愛龍泉山,山僧頗疏野。  盡日坐井欄,有時臥松下。  一夕別雲山,三年走車馬。  愧殺岩下泉,朝夕自清瀉。  王守仁的游足還到奉化雪竇山,他寫的《雪竇山》詩明麗、秀拔。數百年來被人們傳誦不息。  窮山路斷獨來難,過盡千溪見石壇。  高閣鳴鐘僧睡起,深林無暑葛衣寒。  壑雷隱隱連岩瀑,山雨森森映竹竿。  莫訝諸峰俱眼熟,當年曾向畫圖看。  王守仁的一生,著作甚豐。他死後,由門人輯成《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其中在哲學上最重要的是《傳習錄》和《大學問》。  他將心學凝成四句話,即心學四訣:
王守仁

王守仁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餘姚“四碑亭”,留有紀念他的碑亭。碑文是:明先賢王陽明故里。楹聯:曾將大學垂名教,尚有高樓揭瑞雲。橫額:真三不朽。

思想主張

  心外無理:   王守仁秉承陸九淵的學說,使陸的思想得以發揚光大,因此他們被稱為“陸王學派”。陸九淵從“心即理”說出發,認為格物的下手處,就是體認本心。王守仁並不滿意陸九淵的解釋,他說:陸象山之學,“其學問思辨,致知格物之語,雖亦未免沿襲之累”。  王守仁反對程頤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認為“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正如陸九淵所言“心接具是理,心即理也”,何消外求?故明“本心”則明“天理”。故王守仁強調:“心一而已,以其全體惻怛而言謂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謂之義,以其條理而言謂之理。不可以心外求仁,不可外心以求義,獨可外心以求理乎?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於吾心,此聖門知行合一之教。”  知行合一:  在知與行的關係上,王守仁從“天地萬物本吾一體”出發,他反對朱熹的“先知後行”之說。王守仁認為既然知道這個道理,就要去實行這個道理。如果只是自稱為知道,而不去實行,那就不能稱之為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知識是離不開實踐的。比如,當知道孝順這個道理的時候,就已經對父母非常的孝順和關心;知道仁愛的時候,就已經採用仁愛的方式對待周圍的朋友,真正的知行合一在於確實的按照所知在行動,知和行是同時發生的。他的目的在於“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  對於朱熹的“先知後行”等分裂知與行的理論,王守仁在他學生編著的《傳習錄》中是這樣理解的,古代的聖賢在看到很多人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知上,而忽略了行,認為這樣下去會造成浮誇的風氣,於是開始強調要知,更要行,而後世的人就理解為要先知而後行,這就錯誤的理解了聖賢的意思。北京交通大學、東北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把它作為校訓的一部分。  致良知:  王守仁經歷過百死千難的人生體驗,在五十歲時提出猶如畫龍點睛般的學說宗旨“致良知”:“某於此良知之說,從百死千難中得來,不得已與人一口說盡,只恐學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種光景玩弄,不實落用功,負此知耳!”  唯求其是:  王陽明倡“君子之學,唯求其是”的“求是”學風,並多有闡發。時至今日,“求是”精神仍然十分重要。浙江大學把它作為校訓的一部分。  士農工商:  顧炎武《日知錄》卷七中提出,“士農工商謂之四民,其說始於管子(管仲)。”王陽明認為士、農、工、商“其歸要在於有益於生人之道,則一而已”,且進一步說明“古者四民異業而同道,其盡心焉一也”的觀點,他把傳統觀念中一直被視作“賤業”的工商擺到與士同等的水平。(《節庵公墓表》)王陽明《傳習錄拾遺》說:“雖經日作買賣,不害其為聖為賢”。此說被稱為“新四民論”。  四句教:  “四句教”是王陽明晚年對自己哲學思想的全面概括,即“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四句。   良知是心之本體,無善無惡就是沒有私心物慾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發之中,是無善無惡的,也是我們追求的境界,它是“未發之中”,不可以善惡分,故無善無惡;當人們產生意念活動的時候,把這種意念加在事物上,這種意念就有了好惡,善惡的差別,他可以說是“已發”,事物就有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惡;良知雖然無善無惡,但卻自在地知善知惡,這是知的本體;一切學問,修養歸結到一點,就是要為善去惡,即以良知為標準,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動。   無善無惡就是沒有私心物慾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發之中,是無善無惡的,也是我們追求的境界。   但是有時候人的判斷會出現錯誤,也就是意之動出現了錯誤,即不能正確地分辨善和惡,把惡當作善,把善當作惡,那么他的良知也會出現錯誤,從而格物也會誤入歧途,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因為此時的心已經被私心和物慾遮蔽了,不是天理,這時就要反諸求己。   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無善無惡的狀態。   回到無善無惡的狀態了,才能有正確的良知,才能正確的格物。   什麼是有理,只要格物致知來達到一顆沒有私心物慾的心,心中的理其實也就是世間萬物的理。   天理不是靠空談的,是靠格物致知。靠實踐,靠自省 ,即“知行合一”。   心中有天理,無私心,就好比世間有規矩,有規律,有規矩就能丈量世間萬物的方與圓。無論有多少方和圓,無論這些方和圓的大小,都能靠格物致知揭破其規律,不然這些規律就是不正確的。 天理就在人的心中。   這是王陽明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即是“怡神養性以游於造物”,“閒觀物態皆生意,靜悟天機入穴冥。道在險夷隨地樂,心意魚鳥自流形”的“真樂”或“真吾”狀態。這種境界是超凡脫俗,擺脫個人名利毀譽貧富窮達束縛的自由狀態。在這種“至樂”境界之中,人與“大化”流行,“逍遙”於“人生山水”之間,實現了社會與自然、理性與感性、美與善相統一,達到了一種活潑潑的怡悅的高度自由的精神境界。   他的良知體驗美學值得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好好咂摸體驗。在忙忙碌碌前行的道路上,偶一回頭,發現先人衣決飄飄,面對蠅營狗苟生活著的人們,早已微笑的將我們宿命的留在艱苦跋涉的道路上,而兀自去追求那種自在清明的聖人生活去了。也只有在這假日,我才能去觸摸內心本有的“良知“,王氏的“格物致知”顯然對我而言,比朱熹的要親和受用的多了。   王門四句教闡述了心體、性體和良知在其心學體系中所具有的多重意蘊,指出心、性、理三者的內涵並不如通常所認為的那樣是完全等同的,並通過心性“無善無不善”的分析,指出王陽明所說的“至善”是超越道德善惡的不可執之善。最後,通過對本體與工夫之間關係的分析,揭示了四句教所內含的潛在矛盾,指出此矛盾是心學分化的一個重要原因。

思想演變

  十七歲時,他到南昌與諸養和之女諸氏成婚,可在結婚的當天,大家都找不到他。原來這天他閒逛中進了道教的鐵柱宮,遇見一道士在那裡打坐,他就向道士請教,道士給他講了一通養生術,他便與道士相對靜坐忘歸,直到第二天岳父才把他找回去。此後他常常在各地和道士討論養生的問題。  二十二歲時考進士不中,當時相當於宰相的內閣首輔李東陽笑著說:“你這次不中,來科必中狀元,試作來科狀元賦。”王陽明懸筆立就,朝中諸老驚為天才。
王守仁

王守仁

嫉妒者議論說,這個年輕人若中了上第,必然目中無人。二十五歲再考時被忌者所壓,又未考中。  二十八歲禮部會試時,他考試出色,名列前茅,中了進士,授兵部主事。王陽明早期尊崇程朱理學,為了實踐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決心窮竹子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麼都沒有發現,人卻因此病倒,這就是著名的“守仁格竹”。從此,王陽明對“格物”學說產生了極大的懷疑。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因反對宦官劉瑾,被廷杖四十,謫貶至貴州龍場(貴陽西北七十里,修文縣治)當驛丞。他來到中國西南山區,龍場萬山叢薄,苗、僚雜居,使他對《大學》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領悟,王守仁認為心是萬事萬物的根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心的產物。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史稱龍場悟道。他在這段時期寫了“訓龍場諸生”。其眾多弟子對於他的“心外無理,心外無物”理論迷惑不解,向他請教說:南山裡的花樹自開自落,與我心有何關係?他回答說:“爾未看此花時,此花與爾心同歸於寂。爾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爾的心外。”

教育思想

  《傳習錄》分上、中、下三卷,載於《王文成公全書》,為一至三卷,亦有單行本。卷
王守仁題跋像

王守仁題跋像

上是王守仁講學的語錄,內容包括他早期講學時主要討論的“格物論”、“心即理”,以及有關經學本質與心性問題;卷中主要是王守仁寫給時人及門生的七封信,實際上是七封論學書,此外還有《社會教條》等。在卷中最有影響的是《答顧東橋書》(又名《答人論學書》)和《訓蒙大意示教讀劉伯頌等》,著重闡述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理論;卷下一部分是講學語錄,另一部分是《朱子晚年定論》。《朱子晚年定論》包括王守仁寫的序和由他輯錄的朱熹遺文中三十四條“大悟舊說之非”的自責文字,旨在讓朱熹作自我批評與自我否定,證明朱熹晚年確有“返本求真”的“心學”傾向。卷下收錄的王守仁講學語錄主要是討論“良知”與“致良知”的。《傳習錄》是由王門弟子徐愛和錢德洪等編輯的,它包括了王守仁學說的主要觀點,歷來被視作陽明學派的“教典”,是研究王守仁教育思想的重要資料。其中的語錄是王門弟子分別記錄的,編輯者只作了彙編工作,註明哪些條是由誰記錄的,未作進一步地整理,因此各條之間沒有內在的邏輯聯繫。7封書信出自王守仁的手筆,是王守仁論學書的代表作,但閱讀這些書信時,如果與其他有關論學書信聯繫起來看,它們更多的反映了王守仁晚年比較成熟的教育思想,但由於編者的取捨,如《稽山書院尊經閣記》、《大學問》等重要著作未予收錄其中,它對於了解和研究王守仁的教育思想,明顯有不足之感。所以在評介《傳習錄》一書時,有必要聯繫《全書》中的其他篇章。

至理名言

  1、“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2、“夫萬事萬物之理不外於吾心。”   3、“心即理也。”“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  4、“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5、“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四句教)   6、“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7、“有志於聖人之學者,外孔、孟之訓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於螢爝之微也,不亦謬乎?”   8、“聖人與天地民物同體,儒、佛、老、莊皆我之用,是之謂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謂小道。”   9、“殃莫大於叨天之功,罪莫大於掩人之善,惡莫深於襲下之能,辱莫重於忘己之恥,四者備而禍全。”   10、“夫學貴得之於心。求之於心而非也,雖其言之出於孔子,不敢以為是也,而況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於心而是也,雖其言出於庸常,不敢以為非也,而況其出於孔子者乎?”  11、“所以為聖者,在純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雖凡人,而肯為學,使此心純乎天理,則亦可為聖人。”  12、“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

廣泛影響

  參見陽明學  日本近代的著名軍事家東鄉平八郎,曾為王陽明學說所折服,特意佩一方印章,上面篆刻“一生俯首拜陽明”。  由於明末的朱舜水遠渡日本,把陽明學傳到了日本,現在日本的水戶市,還存有朱舜水的雕像。  陽明學在日本,直接成為了日本在明治維新中,傳統思想抵制全盤西化的基礎,所以現在的日本,傳統保留得比中國好很多。  蔣介石在日本期間,看到電車上很多日本人都在看王陽明的《傳習錄》,看一會,閉目沉思一會。他大為震驚,於是開始閱讀《傳習錄》,並崇拜王陽明。

中國門徒

  冀元亨,王陽明入室弟子。   王龍溪,王陽明入室弟子。   錢德洪,王陽明入室弟子。   徐愛,王陽明入室弟子。   王心齋:創立了陽明學分支,泰州學派。  王艮:王陽明入室弟子及泰州學派創始者。   黃宗羲:為追隨者,梨洲學派。   劉宗周:為追隨者,蕺山學派創始者。   聶豹:王守仁編外弟子,心學忠實擁護者,後傳授徐階心學以致用。  王棟:出自泰州學派。 朱恕:出自泰州學派。   顏鈞:出自泰州學派。 王襞:出自泰州學派。   羅汝芳:出自泰州學派。   何心隱:出自泰州學派。   李贄:出自泰州學派。   焦竑:出自泰州學派。   周汝登:出自泰州學派。   賀麟:創立新心學。   蔣慶:當代儒生,創立陽明精舍,治陽明學及春秋公羊經學。   蔣中正:中華民國軍事強人暨第一至第五任總統,多次自稱為王陽明的信徒,並把台北草山命名為陽明山以示紀念。

日本門徒

  會庵:高僧。   中江藤樹:近江聖人。   佐久間象山:兵家、思想家。   西鄉隆盛:倒幕魁首   吉田松陰   高杉晉作   河井継之助   東鄉平八郎   岩崎彌太郎:三菱財閥創立者。   伊藤忠兵衛 澀澤栄一:日本第一國立銀行創立者。   藤田伝三郎   渡辺祐策   広瀬武夫:日本軍神。   三島由紀夫:作家。   安岡正篤:思想家。   河井継之助   熊沢蕃山   船越清蔵   賴山陽   山田方谷

相關遺蹟

王陽明故居

  王守仁故居位於浙江省餘姚市餘姚鎮龍泉山北麓武勝門路。明成化八年(1472),王守仁誕生於此。故居內各大建築按中軸線由南往北依次為門廳、轎廳、磚雕門樓、大廳、瑞雲樓、後罩屋。大廳兩側各有側屋。故居總占地面積4800平方米。其中瑞雲樓是王守仁當年出生的地方,已修復如初,並闢為王守仁史跡陳列館。大廳為王氏家人議事及重要慶典活動場所。其它建築如磚雕門樓,轎廳等歷經歲月滄桑,仍保持了原有風貌。1997年3月被公布為餘姚市文物保護單位。

王陽明墓

  王守仁墓位於紹興縣書法聖地蘭亭鎮以南2里許的鮮蝦山麓,墓始建於明嘉靖八年(1529),清康熙、乾隆年間曾多次修葺。乾隆四十九年(1784)高宗弘曆南幸,作過一次修繕,御賜“名世真才”題額並建四柱沖天式石牌坊於墓前。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駐紹部隊將領陶廣樹立墓碑。1988-1989年紹興縣文物保護管理所投資20餘萬元,對王守仁墓進行了全面整修,1989年12月公布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王守仁墓坐北朝南,背依山崗,順依山勢,逐級升高,視野開闊,風水特佳。墓冢直徑10米,墓道全長70餘米,百餘級台階,四層平台,全部用石材精心雕刻而成,氣勢雄偉,是浙江地區較典型的明代墓葬建築。墓地近2000平方米的山麓地帶,數十棵合抱古松環侍左右,建設了莊嚴肅穆的環境氛圍。歷史原貌保存良好。

記功碑

  在古代,大的征戰之後,勝利的一方,大都會在戰地附近刻石記功。廬山也有一處這樣的地方。  在秀峰境內的李璟讀書台下,有一塊數丈見方的石壁。石壁上有三處石刻:中間是宋朝大詩人、書法家黃庭堅書的《七佛偈》,右邊是明代徐岱的詩,左邊是王陽明平定朱宸濠叛亂後在此勒
王守仁家書

王守仁家書

石記功寫的碑文,人稱記功碑。碑文共136個字,字型莊重遒勁,入石三分。後人評述此碑刻云:此山此刻同不朽,風雷呵護森光芒。  王守仁,字伯安,因築室讀書於故鄉陽明洞,世稱陽明先生。王陽明系浙江人,是我國古代有名的哲學家、教育家、政治家和軍事家,曾任提督軍務都御史。明正德十四年(1519)6月14日,宗室寧王朱宸濠在南昌起兵謀反,叛軍十萬,勢如破竹,陷南康,下九江,順流而下。一路克安慶,逼南京,大有揮戈北上直取京城之勢,明朝廷上下震動,驚慌失措。這時,駐守在豐城的贛南巡撫王陽明迅速趕到吉安,果斷決策,調集軍隊,直搗叛軍老巢南昌。宸濠聞訊,急忙回師救援,王陽明與叛軍大戰鄱陽湖,僅用了35天時間,王陽明就大敗叛軍,在南昌附近的生米街生擒朱宸濠。一場危及江山社稷的大叛亂幾乎是在談笑間平定了。可是,王陽明立了如此大功,不但沒有得到朝廷的獎賞,反而遭到一系列的毀謗與陷害。明武宗甚至覺得王陽明這么快就輕而易舉平定了叛亂丟了自己的面子,認為像這樣的戰鬥應由他親自帶兵南徵才能顯示“皇威”。宦官張忠之流又誣陷他與宸濠串通,武宗竟要王陽明放了宸濠讓他率軍與朱宸濠再戰……在這種情況下,王陽明連夜趕到錢塘,將宸濠交給太監(張永),同時遵照武宗的旨意,重新報捷,將平叛的勝利歸功於武宗。這樣顧全了皇帝的面子,才保證了王陽明的身家性命。  第二年正月三十日,王陽明到開先寺(即今秀峰寺),刻石記功。記功碑上稱頌皇帝的“皇威神武”“親統六師臨討,遂俘宸濠以歸。”在短短的碑文中,王陽明也隱隱表達了自己難言的複雜心情。  大概這次刻石記功時,開先寺一帶的景色給王陽明很深的印象,他十分喜愛這個地方。這年三月,他又一次來到開先寺。徜徉林中,沉吟水畔,這清幽山水,這林濤泉石和眾多的人文勝跡,使他聯想到自己的宦海浮沉、坎坷人生。感慨之餘,他寫下了好幾首詩,來抒發自己內心的煩憂。  其《又重遊開先寺題壁》云:  中丞不解了公事,到處看山復尋寺。  尚為妻孥守俸錢,到今未得休官去。  三月開先兩度來,寺僧倦客門未開。  山靈似嫌俗士駕,溪風攔路吹人回。  君不見富貴中人如中酒,折腰解醒須五斗。  未妨適意山水間,浮名於我跡何有!  還有一首《龍潭夜坐》云:  何處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聲。  幽人月出每孤往,棲鳥山空時一鳴。  草露不辭芒履濕,松風偏與葛衣輕;  臨流欲寫猗蘭意,江北江南無限情。  詩中表達了作者多么孤獨、郁愁、沉重的心情。李璟讀書台下的記功碑數百年後依然清晰、醒目,讀罷這篇百餘字的碑文,再讀讀上面提到的兩首詩,面對石壁,就像是面對一頁深沉的歷史,透過歌頌天子皇威的碑文,我們可以看到被掩蓋的歷史的真實面目。  附:《記功碑》全文:  正德,己卯六月乙亥,宸濠以南昌叛,稱兵向闕。破南康、九江,攻安慶,遠近震動。  七月辛亥,臣守仁以列郡之兵復南昌,宸濠擒,餘黨悉定。當是時,天子聞變赫怒,親統六師臨討,遂俘宸濠以歸。  於赫皇威,神武不殺。如霆之震,靡擊而折。神器有歸,孰敢窺竊。天鑒於宸濠,式昭皇靈,以嘉靖我邦國。  正德庚辰正月晦,都督軍務都御史王守仁書。從征官屬列於左方。明日游白鹿洞,徘徊久之,多所題識。

陽明祠

  坐落在貴陽市區扶風山,始建於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與相鄰的尹道真祠、扶風寺共同組成環境清幽、景色秀麗的扶風山風景區,清代西南巨儒鄭珍曾贊之為“插天一朵青芙蓉”。此祠為紀念明代哲學家、教育家王守仁(陽明先生)於貴州龍場悟道的事跡而建。祠內殿廊相接,林木蔥蔥蘢,清幽宜人,詩文碑刻甚多,文物薈萃,引人注目。

陽明洞

  陽明洞(貴陽北部修文縣縣城龍場鎮),相傳是當年王陽明悟道的場所.這個地處山區的縣,因為王陽明的原因,多了很多的精神財富。現在,當年那個偏僻破敗的小驛站已經發展成一個繁華的小縣城。修文縣修築了很多的主題公園,紀念偉大的思想家王陽明和他的思想,這些思想,使他們的家鄉熠熠生輝。

其它遺蹟

  中國 浙江省  浙江餘姚龍泉山上“四碑亭”留有紀念王陽明的碑亭。  碑文是:明先賢王陽明故里。  楹聯:曾將大學垂名教,尚有高樓揭瑞雲。  橫額:真三不朽。  江西省  在擔任贛南巡撫期間,王陽明在江西龍南留下了許多古蹟。  比如,在九連山打敗土匪後,建了一座太平橋;  在龍南有名的小武當山上寫下對聯;  在玉岩山上留下許多石刻。  台灣省  當年蔣介石留學日本時,接觸到陽明學,從此崇敬王陽明,故後來在台灣將許多校名、地名、路名改為“陽明”二字,以示紀念。  陽明山:原名草山,蔣中正將其更名為“陽明山”,後依此為主體設立陽明山國家公園。   國立陽明大學(前身為國立陽明醫學院):一般亦認為是因蔣中正喜好之故,方定名為“陽明”。   陽明書屋:原名中興賓館,在陽明山國家公園內,是蔣介石在台灣所建最大,也是最後一個行館,1979年國民黨黨史委員會進駐,並將其更名為陽明書屋。  各地方的陽明高中,陽明中國小等等。   日本   日本陽明園:位於日本【近江聖人中江藤樹紀念館】內。

個人作品

王陽明全集

  卷一 知行錄  知行錄之一 傳習錄上 知行錄之二 傳習錄中   知行錄之三 傳習錄下 知行錄之四 公移一   知行錄之五 公移二 知行錄之六 公移三   知行錄之七 三征公移逸稿 知行錄之八 征藩公移   卷二 靜心錄   靜心錄之一 文錄一 靜心錄之二 文錄二   靜心錄之三 文錄三 靜心錄之四 外集三   靜心錄之五 續編二 靜心錄之六 續編二   靜心錄之七 外集一 靜心錄之八 外集二   靜心錄之九 誥命·祭文 增補·傳記·增補 靜心錄之十 序說·序跋增補   卷三 悟真錄   悟真錄之一 文錄四 悟真錄之二 文錄五   悟真錄之三 外集四 悟真錄之四 外集五   悟真錄之五 外集六 悟真錄之六 外集七   悟真錄之七 續編一 悟真錄之八 續編三   悟真錄之九 續編四 悟真錄之十 補 錄   悟真錄之十一 世德紀 悟真錄之十二 世德紀 附錄   卷四 順生錄   順生錄之一 別錄一 順生錄之二 別錄二   順生錄之三 別錄三 順生錄之四 別錄四   順生錄之五 別錄五 順生錄之六 別錄六   順生錄之七 別錄七 順生錄之八 年譜一   順生錄之九 年譜二 順生錄之十 年譜三   順生錄之十一 年譜附錄一 順生錄之十二 年譜附錄二

  化城寺化城高處萬山深,樓閣憑空上界侵。  天外清秋度明月,人間微雨結輕陰。  缽龍浮處雲生座,岩虎歸時風滿林。  最愛山僧能好事,夜堂燈火伴孤吟。  憶龍泉山  我愛龍泉寺,寺僧頗疏野。  盡日坐井欄,有時臥松下。  一夕別山雲,三年走車馬。  愧殺岩下泉,朝夕自清瀉。  憶諸弟  久別龍山雲,時夢龍山雨。  覺來枕簟涼,諸弟在何許。  終年走風塵,何似山中住。  百歲如轉蓬,拂衣從此去。  因雨和杜韻  晚堂疏雨暗柴門,忽入殘荷瀉石盆。  萬里滄江生白髮,幾人燈火坐黃昏。  客途最覺秋先到,荒徑誰憐菊尚存。  卻憶故園耕釣處,短蓑長笛下江村。  移居勝果寺  江上但知山色好,峰迴始見寺門開。  半空虛閣有雲住,六月深松無暑來。  病肺正思移枕簟,洗心兼得遠塵埃。  富春只尺煙濤外,時倚層霞望釣台。  宿萍鄉武雲觀  曉行山徑樹高低,雨後春泥沒馬蹄。  翠色拖雲開疊嶂,寒聲隔竹隱晴溪。  已聞南去艱舟楫,漫憶東歸阻杖藜。  夜宿仙家見明月,清光還似鑑湖西。  夜宿宣風館  山石崎嶇古轍痕,沙溪馬渡水猶渾。  夕陽歸鳥投深麓,煙火行人望遠村。  天際浮雲生白髮,林間孤月坐黃昏。  越南冀北俱千里,正恐春愁入夜魂。  羅舊驛  客行日日萬峰頭,山水南來亦勝游。  布穀鳥啼村雨暗,刺桐花暝石溪幽。  蠻煙喜過青楊瘴,鄉思愁經芳杜洲。  身在夜郎家萬里,五雲天北是神州。  沅水驛  辰陽南望接沅州,碧樹林中古驛樓。  遠客日憐風土異,空山惟見瘴雲浮。  耶溪有信從誰問,楚水無情只自流。  卻幸此身如野鶴,人間隨地可淹留。  興隆衛書壁  山城高下見樓台,野戍參差暮角催。  貴竹路從峰頂入,夜郎人自日邊來。  鶯花夾道驚春老,雉堞連雲向晚開。  尺素屢題還屢擲,衡陽那有雁飛回。  始得東洞遂改為陽明小洞天  古洞瑀荒僻,虛設疑相待。  披萊歷風磴,移居喜幽塏。  營炊就岩竇,放榻依石壘。  穹窒旋薰塞,阿坎仍掃灑。  卷帙漫堆列,樽壺動光彩。  夷居信何陋,恬淡意方在。  豈不桑梓懷,素位聊無悔。  童僕自相語,洞居頗不惡。  人力免結構,天巧謝雕鑿。  清泉傍廚下,翠霧還成幕。  我輩日嬉偃,主人自愉樂。  雖無棨戟榮,且遠塵囂目舌。  但恐霜雪凝,雲深衣絮薄。  我聞莞爾笑,周慮愧爾言。  上古處巢窟,杯飲皆污樽。  沍極陽內伏,石穴多冬暄。  豹隱文始澤,龍蟄身乃存。  豈無數尺榱,輕裘吾不溫。  邈矣簞瓢子,此心期與論。  謫居糧絕請學於農將田南山永言寄懷  謫居屢在陳,從者有慍見。  山荒聊可田,錢矰還易辦。  夷俗多火耕,放習亦頗便。  及茲春未深,數畝猶足佃。  豈徒實口腹,且以理荒宴。  遺穗及鳥雀,貧寡發餘羨。  持耒在明晨,山寒易霜霰。  龍岡新構  謫居聊假息,荒穢亦須治。  鑿惸雜林條,小構自成趣。  開窗入遠峰,架扉出深樹。  墟寨俯逶迤,竹木互蒙翳。  畦蔬稍溉鋤,花葯頗剃蒔。  宴適豈專予,來者得同憩。  輪奐匪致美,毋令易傾敝。  營茅乘田隙,洽旬稱苟完。  初心待風雨,落成還美觀。  鋤荒既開徑,拓樊亦理園。  低檐避松偃,疏土行竹根。  勿剪牆下棘,束列因可藩。  莫擷林間蘿,蒙蘢覆雲軒。  素昧農圃學,因茲得深論。  毋為輕鄙事,吾道固斯存。  西園  方園不盈畝,蔬卉頗成列。  分溪免瓮灌,補籬防豕蹢。  蕪草稍焚剃,清雨夜來歇。  濯濯新葉敷,熒熒夜花發。  放鋤息重陰,舊書漫披閱。  倦枕竹下石,醒望松間月。  起來步閒謠,晚酌檐間設。  酣時藉草眠,忘與鄰翁別。  水濱洞  送遠憩岨谷,濯纓俯清流。  沿溪陟危石,曲洞藏深幽。  花靜馥常瑀,溜暗光亦浮。  平生泉石好,所遇成淹留。  好鳥忽雙下,鯈魚亦群游。  坐久塵慮息,澹然與道謀。  山石  山石猶有理,山木猶有枝。  人生非木石,別久寧無思。  愁來步前庭,仰視行雲馳。  行雲隨長風,飄飄去何之。  行雲有時定,遊子無還期。  高梁始歸燕,鵜晙已先悲。  有生豈不苦,逝者長如斯。  已矣復何事,商山行采芝。  秋夜  樹暝棲翼喧,螢飛夜堂靜。  遙穹出晴月,低檐入峰影。  窅然坐幽獨,怵爾抱深警。  年徂道無聞,心違跡未屏。  蕭瑟中林秋,雲凝松桂冷。  山泉豈無適,離人懷故境。  安得駕雲鴻,高飛越南景。  陸廣曉發  初日曈曈似曉霞,雨痕新霽渡頭沙。  溪深幾曲雲藏峽,樹老千年雪作花。  白鳥去邊回驛路,青崖缺處見人家。  遍行奇勝才經此,江上無勞羨九華。  書庭蕉  檐前蕉葉綠成林,長夏全無暑氣侵。  但得雨聲連夜靜,何妨月色半床陰。  新詩舊葉題將滿,老芰疏桐恨轉深。  莫笑鄭人談訟鹿,至今醒夢兩難尋。  龍潭夜坐  何處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聲。  幽人月出每孤往,棲鳥山空時一鳴。  草露不辭芒屨濕,松風偏與葛衣輕。  臨流欲寫猗蘭意,江北江南無限情。  別希顏  後會難期別未輕,莫辭行李滯江城。  且留南國春山興,共聽西堂夜雨聲。  歸路終知雲外去,晴湖想見鏡中行。  為尋洞裡幽棲處,還有峰頭雙鶴鳴。  登憑虛閣和石少宰韻  山閣新春負一登,酒邊孤興晚堪乘。  松間鳴瑟驚棲鶴,竹里茶煙起定僧。  望遠每來成久坐,傷時有涕恨無能。  峰頭見說連閶闔,幾欲排雲尚未曾。  題王實夫畫  隨處山泉著草廬,底須松竹偃柴扉。  天涯遊子何曾出,畫裡孤帆未是歸。  小酉諸峰開夕照,虎溪春寺入煙霏。  他年還向辰陽望,卻憶題詩在翠微。  贈潘給事  五月滄浪濯足歸,正堪荷葉制初衣。  甲非乙是君休問,酉水辰山志未違。  沙鳥不須疑雀舫,江雲先為掃魚磯。  武陵溪壑猶深僻,莫更移家入翠微。  登閱江樓  絕頂樓荒舊有名,高皇曾此駐龍旌。  險存道德虛天塹,守在蠻夷豈石城。  山色古今余王氣,江流天地變秋聲。  登臨授簡誰能賦,千古新亭一愴情。  用實夫韻  詩從雪後吟偏好,酒向山中味轉佳。  岩瀑隨風雜鐘磬,水花如雨落袈裟。  喜雨  吹角峰頭曉散軍,橫空萬騎下氤氳。  前旌已賀洗兵雨,飛鳥猶驚卷陣雲。  南畝漸欣農事動,東山休共凱歌聞。  正思鋒鏑堪揮淚,一戰功成未足雲。  聞曰仁買田霅上攜同志待予歸  見說相攜霅上耕,連蓑應已出烏程。  荒畲初墾功須倍,秋熟雖微稅亦輕。  雨後湖舠兼學釣,餉余堤樹合閒行。  山人久有歸農興,猶向千峰夜度兵。  月色高林坐夜沉,此時何限故園心。  山中古洞陰蘿合,江上孤舟春水生。  百戰自知非舊學,三驅猶愧失前禽。  歸期久負雲門伴,獨向幽溪雪後尋。  書草萍驛  (九月獻俘北上,駐草萍,時已暮,忽傳王師已及徐淮,遂乘夜速發,次壁間韻紀之。)  一戰功成未足奇,親征訊息尚堪危。  邊烽西北方傳警,民力東南已盡疲。  萬里秋風嘶甲馬,千山斜日度旌旗。  小臣何爾驅馳急,欲請迴鑾罷六師。  千里風塵一劍當,萬山秋色送歸航。  堂垂雙白虛頻疏,門已三過有底忙。  羽檄西來秋黯黯,關河北望夜蒼蒼。  自嗟力盡螳螂臂,此日回天在廟堂。  三山晚眺  南望長沙杳靄中,鵝羊只在暮雲東。  天高雙櫓哀明月,江闊千帆舞逆風。  花暗漸驚春事晚,水流應與客愁窮。  北飛亦有衡陽雁,上苑封書未易通。  宿淨寺  十月至杭,王師遣人追寧濠,復還江西。是日遂謝病,退居西湖。  老屋深松覆古藤,羈棲猶記昔年曾。  棋聲竹里消閒晝,藥裹窗前對病僧。  煙艇避人長曉出,高峰望遠亦時登。  而今更是多牽繫,欲似當時又不能。  常苦人間不盡愁,每拚須是入山休。  若為此夜山中宿,猶自中宵煎百憂。  百戰西江方底定,六飛南甸尚淹留。  何人真有回天力,諸老能無取日謀。  九華山下夜泊  維舟谷口傍煙霏,共說前岡石徑微。  竹杖穿雲尋寺去,藤匡採藥帶花歸。  諸生晚佩聯芳杜,野老春霞綴衲衣。  風詠不須沂水上,碧山明月更清輝。  舟夜  隨處看山一葉舟,夜深霜月亦兼愁。  翠華此際游何地,晝角中宵起戍樓。  甲馬尚屯淮海北,旌旗初放楚江頭。  洪濤滾滾乘風勢,容易開帆不易收。  蟂磯次草泉心劉石門韻  中流片石倚孤雄,下有馮夷百尺宮。  灩澦西蟠渾失地,長江東去正無窮。  徒聞吳女埋香玉,惟見沙鷗亂雪風。  往事淒微何足問,永安宮闕草萊中。  江上孤臣一片心,幾經漂沒水痕深。  極憐撐住即從古,正恐崩頹或自今。  蘚蝕秋螺殘老翠,蟂鳴春雨落空音。  好攜雙鶴磯頭坐,明月中宵一朗吟。  元日霧  元日昏昏霧塞空,出門咫尺誤西東。  人多失足投坑塹,我亦停車泣路窮。  欲斬蚩尤開白日,還排閶闔拜重瞳。  小臣漫有澄清志,安得扶搖萬里風。  二日雨  昨朝陰霧埋元日,向曉寒雲迸雨聲。  莫道人為無感召,從來天意亦分明。  安危他日須周勃,痛哭當年笑賈生。  坐對殘燈愁徹夜,靜聽晨鼓報新晴。  豐城阻風  (前歲遇難於此,得北風倖免。)  北風休嘆北船窮,此地曾經拜北風。  句踐敢忘嘗膽地,齊威長憶射鉤功。  橋邊黃石機先授,海上陶朱意頗同。  況是倚門衰白甚,歲寒茅屋萬山中。  春日游齊山寺用杜牧之韻  倦鳥投枝已亂飛,林間暝色漸霏微。  春山日暮成孤坐,遊子天涯正憶歸。  古洞濕雲含宿雨,碧溪明月弄清暉。  桃花不管人間事,只笑山人未拂衣。  重遊開元寺戲題壁  中丞不解了公事,到處看山復尋寺。  尚為妻奴守俸錢,至今未得休官去。  三月開元兩度來,寺僧倦客門未開。  山靈似嫌俗士駕,溪風攔路吹人回。  君不見富貴中人如中酒,折腰解酲須五斗。  未妨適意山水間,浮名於我亦何有。  謁伏波廟  樓船金鼓宿烏蠻,魚麗群舟夜上灘。  月繞旌旗千嶂靜,風傳鈴柝九溪寒。  荒夷未必先聲服,神武由來不殺難。  想見虞廷新氣象,兩階乾羽五雲端。

歷史評價

對後來者的影響

  陽明先生是蔣介石先生最推崇的人,由此可見陽明先生之過人。作為士大夫,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上,陽明先生是屈指可數的幾位既有“立德”、“立言”,又有“立功”人,其德行、事功,至今仍受到讀書人的敬仰,可見其巨大之人格魅力。   可能是因為王陽明的唯心主義學說的原因吧,在教科書上沒有什麼關於他的介紹。《明史》評:終明之世,文臣用兵制勝,未有如守仁(王陽明)者。中國歷史上“立德、立功、立言”都很顯著的有兩個半人,這兩個人是指諸葛亮、王陽明,另半個人是指曾國藩。王陽明的學說深深影響了明代中晚期的官員、學者,後來心學流派一分為七,但“王學”到了清代就落沒了,因為竟然還有人將明朝的沒落歸到王陽明的“心學”上。但“王學”對日本、朝鮮等國的思想界影響極大,現在每年都有一些日本學者前來陽明洞朝聖參拜,日本三島毅博士的一句詩“龍崗山上一輪月,仰見良知千古光”,東鄉平八郎有句名言“一生俯首拜陽明”。只可惜牆內開花牆外香。

《明史》評價

  贊曰:王守仁始以直節著。比任疆事,提弱卒,從諸書生掃積年逋寇,平定孽藩。終明之世,文臣用兵制勝,未有如守仁者也。當危疑之際,神明愈定,智慮無遺,雖由天資高,其亦有得於中者歟。矜其創穫,標異儒先,卒為學者譏。守仁嘗謂胡世寧少講學,世寧曰:“某恨公多講學耳。”桂萼之議雖出於媢忌之私,抑流弊實然,固不能以功多為諱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