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基本資料
琅琊王氏,從太保王祥以來,一直是名門望族,王祥族孫王衍累任至司空、司徒、
王導畫像
太尉,是朝中數一數二的人物。王導是王衍的族弟。王導的祖父王覽,官光祿大夫;父親王裁,任鎮軍司馬。東晉建立後,身歷要職。鹹康五年七月庚申(十八)日(339年9月7日),病逝,終年六十四歲,諡文獻。有六子。
王導軼事
古代富豪石崇每次請客飲酒,常讓美人斟酒勸客。如果客人不喝酒,他就讓侍衛把美人殺掉。一次丞相王導與大將軍王敦一道去石崇家赴宴。王導向來不能喝酒,但怕石崇殺人,當美女行酒時只好勉強飲下。王敦卻不買賬,他原本倒是能喝酒,卻硬拗著偏不喝。結果石崇斬了三個美人,他仍是不喝。王導責備王敦,王敦說:“他自己殺他家裡的人,跟你有什麼關係!”
生平事跡
王導像
少時概述
王導在少年時代就很有識量,陳留高士張公曾對他的從兄王敦說:“此兒容貌志氣,將相之器也。”襲父爵,為即丘子。及長為司空劉寔所知,被任為東閣祭酒,遷秘書郎、太子舍人,不就。後參東海王司馬越軍事。
擁立元帝 建立東晉
王導素和晉宣帝司馬懿的曾孫、琅琊王司馬睿友善。永嘉元年(307年),晉懷帝任命司馬睿為安東將軍,出鎮建鄴(後改建康,今南京)。王導相隨南渡,任安東將軍司馬。他主動出謀劃策,聯合南北士族,擁立司馬睿為帝(晉元帝),建立東晉政權。王導官居宰輔,總攬元帝、明帝、成帝三朝國政,從兄王敦都督江、揚六州軍事,擁兵重鎮,群從弟子布列顯要。當時有“王與馬,共天下”之說。王導出身中原著名士族,是老練的政治家,是東晉朝的實際創造者。元帝向來缺少才能和聲望,在晉室中又是疏屬,他能夠取得帝位,主要靠王導的支持。元帝因此把王導比做自己的“蕭何”,極為倚重。長江流域建立漢族政權以後,有利於抵抗北方少數民族的侵入,經濟和文化也逐漸發展。曾有晉墓磚銘贊道:“永嘉世,天下災,但江南,皆康平;永嘉世,九州空,余吳土,盛且豐;永嘉世,九州荒,余廣州,平且康。” 自東晉至陳亡的三百年間,南方經濟上升,文化更是遠遠超過北方,這是東晉和南朝在歷史上所起的積極作用。首先創立東晉政權的晉元帝和王導是有功的。
採取措施 安定社會
安定社會的原因
當時南方戰亂較少,社會相對安定,荊揚二州,戶口殷實;但形勢異常複雜,政局不穩,流民問題嚴重,王導為政務在清靜,每每規勸司馬睿要“克己勵節,匡主寧邦”。司馬睿初鎮建業時,嗜酒廢事,王導勸他不要喝了,司馬睿請求再喝一次,喝完後,把酒杯翻過來往桌上一扣,從此戒了酒,以示勵精圖治。王導又提出四條重要建議:“接納士人要謙虛,日常開銷需節儉,為政要力求清靜,南北之人應安撫。”司馬睿把這四條作為施政方針,從而逐漸贏得了南北士族的共同擁戴。
採取的措施
王導在政治上的主要措施,首先是“綏撫新舊”,也就是善於調劑新來的北方(中原)士族和舊居的南方(江東)士族之間的矛盾。永嘉五年(311年)六月,匈奴漢國大將劉曜、王彌攻破洛陽,俘
王導側身像
晉懷帝,殺王公以下士民三萬餘人,北方陷入空前的戰亂之中。為了躲避戰亂,中原士民渡江而南的占十分之六七,王導勸司馬睿從中收羅有道德才能的人,與他們共圖大事。司馬睿聽從了王導的建議,一次就辟舉掾屬一百多人,時人稱之“百六掾”。當時知名的有:以前潁川太守刁協為軍咨祭酒,前東海太守王承、廣陵相卞壼為從事中郎,江寧令諸葛恢、歷陽參軍陳頵為行參軍,前太守庾亮為西曹掾等。有不少名士在開始的時候,對東晉的前途是懷疑和悲觀的。例如,桓彝在初到時,看到司馬睿勢力單薄,很為擔心,他對周顗說:“我因為中原多故,想到江南尋個安身立命之地,不料朝廷如此微弱,怎么辦才好呢?”當王導和他縱談形勢以後,他的態度有了變化:“我見到了江左‘管仲’,不再憂慮了。”劉琨外甥溫嶠亦是如此。有一次諸名士在新亭上聚會,周顗嘆氣說:“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在座的聽了都不禁傷心落淚。王導當場放下臉道:“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基於對東晉名士“清談誤國”的印象,後世頗有人懷疑王導事實上並無恢復中原的意圖。不過即便如此,他能說這樣的話來改變情緒,仍比起其他諸名士顯得更有見識。這批流亡士族在王導率領下逐漸趨於穩定。
治理的經過
西晉滅吳以後,南方士族被排斥,仕進很困難,當然不滿意。王導想要在原東吳境內建立以北方士族為骨幹的東晉朝,聯絡南方土族便成為極其重要的事務。司馬睿初到建康,南方士族都不理他。過了好久,還沒有人來求見。王導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正好王敦來朝,王導對他說:“琅琊王仁德雖厚,名威尚輕,你的名聲已振,應該有所匡助。”於是安排在三月初三上巳那天,讓司馬睿肩輿出巡,王敦、王導以及北方名士騎馬隨從。隆重的儀仗,威嚴的行列,使南方士族體會到司馬睿可能就是北方士族擁戴出來的江東之主。於是“江南之望”的顧榮、紀瞻等都很驚懼,相率拜於道左。王導趁此對司馬睿說:“古來想要成王霸之業的,莫不禮敬故老,虛心求教,以招攬賢俊,何況當前天下變亂,大業草創,更加急需人材!顧榮、賀循是南方士族的首領,如果這兩人招來了,其餘的人自然沒有不來的。”司馬睿使王導親自去招顧、賀,二人應命來見,被分別任命為軍司馬和吳國內史。司馬睿有一次對顧榮說:“寄人國土,時常懷慚。”顧榮跪對說:“王者以天下為家,殷商從耿遷毫,東周由鎬及洛,古來如此,願陛下勿以遷都為念。”從兩人的問答語中可以窺知,雙方已有某些合作的默契。從此,南方士族歸附,成為東晉政權的一個構成部分。 但是,在南北士族之間仍然界限分明,矛盾很深。北方的“亡官失守之士”“多居顯位”,而南方士族,如賀循後任太常,紀瞻官居侍中,只是虛名具位,並無實權,難免使“吳人頗怨”。王導為了聯絡南方士族,專門學說吳語。以說洛陽話為正統的北方士族劉惔,曾譏諷他沒有什麼特長,只會說些吳語罷了。王導曾向南方士族陸玩請求結為婚姻之家,陸玩拒絕說:“小土坡上長不了松柏這樣的大樹,香草臭草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我陸玩雖然不才,道義上決不能開亂倫的例。”江南望族有兩種,一為文化士族,一為武力強宗,前者較易籠絡,後者難以馴服。義興郡(今江蘇宜興縣)周玘就是江南最大的強宗之一。他因為受到北士輕侮,準備起兵殺諸執政,以南士代北士。陰謀敗露後,憂憤發病,死時囑咐兒子周勰說:“殺我者諸傖子,能復之,乃吾子也。”傖,是南人對北人的蔑稱。周勰秉承父志,謀起兵攻王導、刁協。先是假稱奉其叔父從事中郎周札之命聚眾數千,但周札知道後堅決不同意,周勰懼不敢發。但周勰族兄周續聚眾回響。元帝擬發兵征討,王導說:“少發兵不足平寇,多發兵則朝廷空虛,周續族弟周莛,忠義有謀,足可除續。”周莛被派去後,果然用計殺掉周續。事平之後,朝廷任周札為吳興太守,周莛為太子右衛率,對周勰則因周氏豪望,未敢窮追,撫之如舊。這就是說,王導當時為了爭取南北士族之間的相對平衡,基本上是採取的忍讓態度,並取得一定的成功。
社會的評價
王導調劑南北士族矛盾,爭取相對平衡的關鍵,在於分別給他盯以經濟利益。南方各級士族,自然就是各級地主,其中強宗大族,如吳郡顧氏、義興郡周氏,都是擁有部曲的大地主,不允許北方士族侵犯他們的利益。與此同時,王導又實行“僑寄法”,即在南方士族勢力較弱的地區,設立僑州、僑郡、僑縣:僑州多至司、豫、兗、徐、青、並等六州,僑郡、僑縣為數更是繁多。這種僑州郡縣大都在丹陽、晉陵、廣陵等縣境內,形勢上可以保衛建康。名義上是安置北方逃來的士族和民眾,實際上是讓北方士族憑藉勢力在寄居地繼續剝削奴役逃亡民眾,逼迫他們當奴隸或佃客,為自己創立新產業。顏之推說:“中原冠帶,隨晉渡江者百家,故江東有百家譜。”這百家都是擁有部曲、佃客的北方士族。僑州、郡、縣有大量的各級文武官職,當然是流亡士族的出路。僑寄法雖然是紊亂行政系統、加深人民苦難的惡劣制度,但對東晉政權說來,卻是安置流亡士族、緩和南北士族矛盾的重要措施。同時,對於一些地廣人稀、荒涼貧瘠的地區,也起了一定的開墾繁:殖、發展經濟的作用。據元和郡縣圖志記載,舊晉陵地廣人稀,且少陂渠,田多惡穢,自淮北民眾徙來之後,進行墾殖,又在晉陵內使張閭的創議下,于丹徒縣東北三十里修建了一座新豐湖,增加灌溉之利,促進了這個地區農業經濟的繁榮發展。
維繫倫紀 義固君臣
基本概述
王導在政治上的另一項措施是“維繫倫紀,義固君臣”,也就是調劑王氏勢力和司馬氏勢力的矛盾。大興元年(318年),晉元帝即位受百官朝賀時,再三請王導同坐御床受賀,王導再三辭讓不敢當。原來晉元帝除了名義上有皇族血統,其他任何稱帝的實力都不具備的。他在政治上完全依靠王導,軍事上完全依靠王敦,重要官職多被王氏占有。作為一個開國皇帝,要請一個大臣同坐受賀,可以想見元帝心中的感激、信任之情了。
王敦之亂
晉元帝登帝位以後,不滿意王氏的驕橫,想削弱王氏勢力。他引用劉隗、刁協作心腹,並且暗中作軍事布置,釋放揚州地區內淪為僮客的北方流民,把他們組成軍隊,任命南方士族戴淵為征西將軍,都督兗、豫等六州軍事;劉隗為鎮北將軍,都督青、徐等四州軍事,各率萬人,分駐合肥、淮陰,名義上是北討石勒,實際上是對付王敦。王導因此被疏遠,但他仍能保持常態,不作計較。王敦本來是個野心家,乘機以反對劉隗、刁協,替王導訴冤為藉口,於永昌元年(322年)自武昌舉兵,攻入建康,殺了戴淵、周顫、刁協,劉隗逃奔石勒,史稱“王敦之亂”。王導認為佞臣擾亂朝綱,同意王敦來“清君側”,但當這些人被殺逐以後,帝室勢力退縮回去,王敦還想進一步篡奪政權,王導便表示堅決的反對,出面來維護帝室。原來西都覆沒、四方勸進的時候,王敦欲專國政,恐怕元帝年長難制,想更議所立,王導不從,及至王敦攻入建康以後,對王導說:“那時不聽我言,幾乎全族被滅。”但王導始終不為所動。王敦無法實現他的野心,只好退回武昌。 太寧元年(323年),晉元帝病死,晉明帝(司馬紹)繼位,王導輔政。王敦以為有機可乘,又加緊圖謀篡奪,王導站在維護帝室立場堅決反擊。這時王敦病重,不能自將,其兄王含為元帥,以水陸軍五萬陳於江寧南岸。王導致信王含說:“你今天這番舉動,恰似王敦當年所為。但形勢已完全不同:那年是因為有佞臣亂朝,人心不定,就是我自己也想外離以求自濟;可是今天,先帝雖然去世,還有遺愛在民,當今聖主聰明,並無失德之處。如果你們竟妄萌逆念,反叛朝廷,作為人臣,誰不憤慨?”並堅決表示“寧為忠臣而死,不為無賴而生”。同時具體部署兵力堅決抵抗。先是王導聽說王敦病重,就率子弟為敦發喪,將士們以為王敦真的死了,大大鼓舞了士氣。在一個夜晚,王導命將軍段秀、中軍司馬曹渾率甲兵千餘人渡江偷襲,王含無備,被殺得大敗。王敦得報以後,氣急敗壞地大罵王含:“這個老婢,壞了我的大事!”不久就死了。王敦無子,以含子王應為嗣。軍敗,含父子西奔荊州,為含從弟荊州刺史王舒沉殺於長江。王敦雖因謀反而死,但王導卻以保衛帝室有功,以司徒進位太保,從弟王彬為度支尚書,王彬之子王彪官至尚書令,位任不衰,琅砑王氏仍然是當時最大的望族。
蘇峻之亂
太寧三年(325年),晉明帝病死,幼主晉成帝(司馬衍)繼位,王導與外戚庾亮輔政。庾亮不顧王導的勸阻,執意徵召歷陽(今安徽和縣)內史蘇峻入京。蘇峻起兵,自淮南舉兵入都,爆發了“蘇峻之亂”。蘇峻入京後,專擅朝政,因王導的德望而不敢加害他。後叛亂為荊州刺史陶侃、江州刺史溫嶠聯手平息,收復建康。王導駁回了溫嶠等人的遷都建議,穩定了局面。
鎮之以靜 群情自安
“清靜為政”
王導為政的措施之三,是“清靜為政”,即用“鎮之以靜,群情自安”的方法,來處理東晉統治集團和廣大民眾之間的矛盾。實際上是在有勢力的大族相互牽制下,以民眾為犧牲,對於這些大族和代表他們利益的官吏壓迫百姓的行徑,不加干涉。東晉初年,石頭倉米一萬斛為豪強所盜,朝廷不去追究,卻以處置倉庫監守來塞責。江南萬頃江湖,盡被世家豪族霸占,百姓下一網、安一篆,都要被沒收魚器和罰絹十匹。有民謠憤怒地唱道:“廷尉獄,平如底;有錢生,無錢死!”
“舉賢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權貴”
這就是王導的“舉賢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權貴”方針的具體執行。王導作揚州刺史,派屬官到本州各郡考察政治。考察官回來都向王導報告郡太守得失,只有顧榮的族子顧和不說話。王導問他所到些什麼事?顧和說,你是國家首輔,應該讓吞舟的大魚也能漏出網去,何必計較地方官的好壞?王導連聲稱讚他說得對,其他的人都自悔失言。他晚年常說,人家說我糊塗,將來會有人想念我這糊塗。的確東晉就是靠糊塗來求安靜的。如陳頵曾致信王導說:西晉所以顛覆的原因,在於用人不當,重虛名不重實用,看門第不看真才,政事敗壞,不可挽救。現在應該改變舊習,分明賞罰,拔賢選能,共謀中興。可是王導不聽他的勸告,聽任參佐避事自逸,清談誤國,而月把屢發正論的陳頵貶出去當郡太守。明帝死後,王導和庾亮同受遺詔,共輔幼主。當時庾亮以望重地逼,出鎮於外。有人曾經向王導進讒,說庾亮可能舉兵內向,勸他密為之防。王導說:“他若非要這樣,我大不了換回儒巾,閉門修養;打回原形還是一介書生,又有什麼可怕呢?”恬淡無為,不計進退;可是心中仍難免怨念,曾有某次,西風揚沙,他便舉起扇子遮臉道:“庾元規那裡吹過來的灰塵弄髒我了。”(“元規塵污人”的正解。當時庾亮鎮荊州,正在建康之西。)
關心教育事業
除了政事以外,王導對於教育事業是關心的。當時軍旅不息,學校未修。他曾上書元帝,提出“尊道而貴士”,“先教而後戰”,“取才用士鹹先本於學”,認為“蒙以養正,少而教之,使化雨沾肌骨,習以成性”,就可以“遷善遠罪,行成德立”,“事君則忠”,“泣下則仁”。主張“擇朝之弟”入學,“選明傅修禮之士”為師,“經綸稽古,建明學業,以訓後生”。他還談到“戎虜扇熾,國恥未雪,忠臣義夫所以扼腕拊心”,愛國之心尚未全泯。但他認為,要象“有虞舞乾戚而化三苗,魯僖作泮宮而服淮夷”一樣,經過教育感化,講究禮儀揖讓,就可以使入侵的少數民族“獸心革面,饕餮檢情”,未免跡近荒唐了。
偏安江左 和睦共處
正面評論
王導平日性情謙和寬厚,心有測隱仁愛之心,故能忍讓、調劑各方面矛盾,基本上做到和睦共處。西晉武帝時期,王愷、石崇以豪侈為尚。有一次,石崇大宴賓客,王導和王敦都在座,石崇使美人敬酒,如客人飲酒不盡,就將美人殺掉。王敦故意不飲,敬酒的美人悲懼失色,而王敦傲然無視。王導素不能飲,恐怕敬酒的美人被殺,勉強盡觴。
負面評論
但王導也有徇私傷害別人的事情。當王敦起兵反晉的時候,王導每天帶領宗族子弟詣闕待罪,曾苦苦相求尚書左僕射周顗(字伯仁)相救。當時周顗口裡未應而實際卻上表力辯王導的忠誠,王導並不知情因此內心含恨。王敦攻入建康後,曾經請示王導如何處置周顗,首先問:“可為三公?”導不答;又問:“可為尚書令?”又不應;最後王敦說:“那么只有把他殺了!”王導仍然不表態。於是王敦就將周顗殺了。等到清理宮廷檔案時,發現了周顗相救王導的表章,王導才嘆悔說:“我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客觀評論
總之,王導為政的基本點就是收攬一批北方的士族作骨幹,聯絡南方士族作輔助,自己作為南北士族的首領;在自己上面,安置一個姓司馬的皇帝。但是由於北方士族與南方士族之間、王氏與司馬氏之間都存在著矛盾,不能調劑這些矛盾使之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就不可能建立東晉朝。王導一生的事業就是調劑這些矛盾,因而造成偏安江左的局面。這個局面也是王導和晉元帝所專注和希冀的。至於北伐恢復中原,雖然當時有祖逖等名將積極主張,而且祖逖曾率部曲百餘家渡江北上,在淮陰鑄造兵器,募兵得二千餘人,屢次擊敗石勒軍,收復黃河以南大片土地,但祖逖後來並未得到王導和晉元帝的支持和信用,以致憂憤而終。這不能不說是王導政治思想的一個消極方面。 王導死後多年,東晉又遇到一次危機,就是桓溫的圖謀篡奪事件,不過由於王、謝兩大士族的抵制,桓溫的野心未能實現。桓溫死後,謝安執朝政。桓溫的弟弟桓沖做荊州刺史,與謝安同心保護帝室。東晉朝出現前所未有的和睦景象,是和謝安完全繼承王導力求各大族勢力平衡的“鎮之以和靜”的作法分不開的。這也說明王導保持東晉偏安的政治措施的積極影響作用。 鹹康五年(339年),王導病逝,終年六十四歲。皇帝於朝舉哀三日,遣大鴻臚持節監護喪事,儀式贈物之禮,比照漢代的霍光及西晉的司馬孚。下葬時,給九游轀輬車、黃屋左纛、前後羽葆鼓吹、武賁班劍百人,中興名臣沒有可以同他相比的。
人際關係
王導有兩弟:王穎、王敞,少時與王導俱知名,時人以王穎比溫嶠,以王敞比鄧攸,並早卒。有六子:王悅、王恬、王洽、王協、王邵、王薈。
史書記載
晉書解讀
王導,字茂弘,光祿大夫覽之孫也。父裁,鎮軍司馬。導少有風鑒,識量清遠。年十四,陳留高士張公見而奇之,謂其從兄敦曰:「此兒容貌志氣,將相之器也。」初襲祖爵即丘子。司空劉實尋引為東閣祭酒,遷秘書郎、太子舍人、尚書郎,並不行。後參東海王越軍事。 時元帝為琅邪王,與導素相親善。導知天下已亂,遂傾心推奉,潛有興復之志。帝亦雅相器重,契同友執。帝之在洛陽也,導每勸令之國。會帝出鎮下邳,請導為安東司馬,軍謀密策,知無不為。及徙鎮建康,吳人不附,居月余,士庶莫有至者,導患之。會敦來朝,導謂之曰:「琅邪王仁德雖厚,而名論猶輕。兄威風已振,宜有以匡濟者。」會三月上巳,帝親觀禊,乘肩輿,具威儀,敦、導及諸名勝皆騎從。吳人紀瞻、顧榮,皆江南之望,竊覘之,見其如此,鹹驚懼,乃相率拜於道左。導因進計曰:「古之王者,莫不賓禮故老,存問風俗,虛己傾心,以招俊乂。況天下喪亂,九州分裂,大業草創,急於得人者乎!顧榮、賀循,此土之望,未若引之以結人心。二子既至,則無不來矣。」帝乃使導躬造循、榮,二人皆應命而至,由是吳會風靡,百姓歸心焉。自此之後,漸相崇奉,君臣之禮始定。 俄而洛京傾覆,中州士女避亂江左者十六七,導勸帝收其賢人君子,與之圖事。時荊揚晏安,戶口殷實,導為政務在清靜,每勸帝克己勵節,匡主寧邦。於是尤見委杖,情好日隆,朝野傾心,號為「仲父」。帝嘗從容謂導曰:「卿,吾之蕭何也。」對曰:「昔秦為無道,百姓厭亂,巨猾陵暴,人懷漢德,革命反正,易以為功。自魏氏以來,迄於太康之際,公卿世族,豪侈相高,政教陵遲,不遵法度,群公卿士,皆饜於安息,遂使人乘釁,有虧至道。然否終斯泰,天道之常。大王方立命世之勛,一匡九合,管仲、樂毅,於是乎在,豈區區國臣所可擬議!願深弘神慮,廣擇良能。顧榮、賀循、紀贍、周?皆南土之秀,願盡優禮,則天下安矣。」帝納焉。 永嘉末,遷丹陽太守,加輔國將軍。導上箋曰:「昔魏武,達政之主也;荀文若,功臣之最也,封不過亭侯。倉舒,愛子之寵,贈不過別部司馬。以此格萬物,得不局跡乎!今者臨郡,不問賢愚豪賤,皆加重號,輒有鼓蓋,動見相準。時有不得者,或為恥辱。天官混雜,朝望頹毀。導忝荷重任,不能崇浚山海,而開導亂源,饕竊名位,取紊彝典,謹送鼓蓋加崇之物,請從導始。庶令雅俗區別,群望無惑。」帝下令曰:「導德重勛高,孤所深倚,誠宜表彰殊禮。而更約己衝心,進思盡誠,以身率眾,宜順其雅志,式允開塞之機。」拜寧遠將軍,尋加振威將軍。愍帝即位,徵吏部郎,不拜。 晉國既建,以導為丞相軍諮祭酒。桓彝初過江,見朝廷微弱,謂周顗曰:「我以中州多故,來此欲求全活,而寡弱如此,將何以濟!」憂懼不樂。往見導,極談世事,還,謂顗曰:「向見管夷吾,無復憂矣。」過江人士,每至暇日,相要出新亭飲宴。周顗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舉目有江河之異。」皆相視流涕。惟導愀然變色曰:「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泣邪!」眾收淚而謝之。俄拜右將軍、揚州刺史、監江南諸軍事,遷驃騎將軍,加散騎常侍、都督中外諸軍、領中書監、錄尚書事、假節,刺史如故。導以敦統六州,固辭中外都督。後坐事除節。 於時軍旅不息,學校未修,導上書曰: 夫風化之本在於正人倫,人倫之正存乎設庠序。庠序設,五教明,德禮洽通,彝倫攸敘,而有恥且格,父子兄弟夫婦長幼之序順,而君臣之義固矣。《易》所謂「正家而天下定」者也。故聖王蒙以養正,少而教之,使化沾肌骨,習以成性,遷善遠罪而不自知,行成德立,然後裁之以位。雖王之世子,猶與國子齒,使知道而後貴。其取才用士,鹹先本之於學。故《周禮》,卿大夫獻賢能之書於王,王拜而受之,所以尊道而貴士也。人知士之貴由道存,則退而修其身以及家,正其家以及鄉,學於鄉以登朝,反本復始,各求諸己,敦樸之業著,浮偽之競息,教使然也。故以之事君則忠,用之蒞下則仁。孟軻所謂「未有仁而遺其親,義而後其君者也」。 自頃皇綱失統,頌聲不興,於今將二紀矣。《傳》曰:「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而況如此之久乎!先進忘揖讓之容,後生惟金鼓是聞,干戈日尋,俎豆不設,先王之道彌遠,華偽之俗遂滋,非所以端本靖末之謂也。殿下以命世之資,屬陽九之運,禮樂征伐,翼成中興。誠宜經綸稽古,建明學業,以訓後生,漸之教義,使文武之道墜而復興,俎豆之儀幽而更彰。方今戎虜扇熾,國恥未雪,忠臣義夫所以扼腕拊心。苟禮儀膠固,淳風漸著,則化之所感者深而德之所被者大。使帝典闕而復補,皇綱弛而更張,獸心革面,饕餮檢情,揖讓而服四夷,緩帶而天下從。得乎其道,豈難也哉!故有虞舞乾戚而化三苗,魯僖作泮宮而服淮夷。桓文之霸,皆先教而後戰。今若聿遵前典,興復道教,擇朝之子弟併入於學,選明博修禮之士而為之師,化成俗定,莫尚於斯。 帝甚納之。 及帝登尊號,百官陪列,命導升御床共坐。導固辭,至於三四,曰:「若太陽下同萬物,蒼生何由仰照!」帝乃止。進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以討華軼功,封武岡侯。進位侍中、司空、假節、錄尚書,領中書監。會太山太守徐龕反,帝訪可以鎮撫河南者,導舉太子左衛率羊鑒。既而鑒敗,抵罪。導上疏曰:「徐龕叛戾,久稽天誅,臣創議征討,調舉羊鑒。鑒暗懦覆師,有司極法。聖恩降天地之施,全其首領。然臣受重任,總錄機衡,使三軍挫衄,臣之責也。乞自貶黜,以穆朝倫。」詔不許。尋代賀循領太子太傅。時中興草創,未置史官,導始啟立,於是典籍頗具。時孝懷太子為胡所害,始奉諱,有司奏天子三朝舉哀,群臣一哭而已。導以為皇太子副貳宸極,普天有情,宜同三朝之哀。從之。及劉隗用事,導漸見疏遠,任真推分,澹如也。有識鹹稱導善處興廢焉。 王敦之反也,劉隗勸帝悉誅王氏,論者為之危心。導率群從昆弟子侄二十餘人,每旦詣台待罪。帝以導忠節有素,特還朝服,召見之。導稽首謝曰:「逆臣賊子,何世無之,豈意今者近出臣族!」帝跣而執之曰:「茂弘,方托百里之命於卿,是何言邪!」乃詔曰:「導以大義滅親,可以吾為安東時節假之。」及敦得志,加導守尚書令。初,西都覆沒,海內思主,群臣及四方並勸進於帝。時王氏強盛,有專天下之心,敦憚帝賢明,欲更議所立,導固爭乃止。及此役也,敦謂導曰:「不從吾言,幾致覆族。」導猶執正議,敦無以能奪。 自漢魏已來,賜謚多由封爵,雖位通德重,先無爵者,例不加謚。導乃上疏,稱「武官有爵必謚,卿校常伯無爵不謚,甚失制度之本意也」。從之。自後公卿無爵而謚,導所議也。 初,帝愛琅邪王裒,將有奪嫡之議,以問導。導曰:「夫立子以長,且紹又賢,不宜改革。」帝猶疑之。導日夕陳諫,故太子卒定。及明帝即位,導受遺詔輔政,解揚州,遷司徒,一依陳群輔魏故事。王敦又舉兵內向。時敦始寢疾,導便率子弟發哀,眾聞,謂敦死,鹹有奮志。及帝伐敦,假導節,都督諸軍,領揚州刺史。敦平,進封始興郡公,邑三千戶,賜絹九千匹,進位太保,司徒如故,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固讓。帝崩,導復與庾亮等同受遺詔,共輔幼主,是為成帝。加羽葆鼓吹,班劍二十人。及石勒侵阜陵,詔加導大司馬、假黃鉞,出討之。軍次江寧,帝親餞於郊。俄而賊退,解大司馬。 庾亮將征蘇峻,訪之於導。導曰:「峻猜阻,必不奉詔。且山藪藏疾,宜包容之。」固爭不從,亮遂召峻。既而難作,六軍敗績,導入宮侍帝。峻以導德望,不敢加害,猶以本官居己之右。峻又逼乘輿幸石頭,導爭之不得。峻日來帝前肆醜言,導深懼有不測之禍。時路永、匡術、賈寧並說峻,令殺導,盡誅大臣,更樹腹心。峻敬導,不納,故永等貳於峻。導使參軍袁耽潛諷誘永等,謀奉帝出奔義軍。而峻衙御甚嚴,事遂不果。導乃攜二子隨永奔於白石。 及賊平,宗廟宮室並為灰燼,溫嶠議遷都豫章,三吳之豪請都會稽,二論紛紜,未有所適。導曰:「建康,古之金陵,舊為帝里,又孫仲謀、劉玄德俱言王者之宅。古之帝王不必以豐儉移都,苟弘衛文大帛之冠,則無往不可。若不績其麻,則樂土為虛矣。且北寇遊魂,伺我之隙,一旦示弱,竄於蠻越,求之望實,懼非良計。今特宜鎮之以靜,群情自安。」由是嶠等謀並不行。 導善於因事,雖無日用之益,而歲計有餘。時帑藏空竭,庫中惟有練數千端,鬻之不售,而國用不給。導患之,乃與朝賢俱制練布單衣,於是士人翕然競服之,練遂踴貴。乃令主者出賣,端至一金。其為時所慕如此 六年冬,烝,詔歸胙於導,曰:「無下拜。」導辭疾不敢當。初,帝幼沖,見導,每拜。又嘗與導書手詔,則雲「惶恐言」,中書作詔,則曰「敬問」,於是以為定製。自後元正,導入,帝猶為之興焉。 時大旱,導上疏遜位。詔曰:「夫聖王御世,動合至道,運無不周,故能人倫攸敘,萬物獲宜。朕荷祖宗之重,托於王公之上,不能仰陶玄風,俯洽宇宙,亢陽逾時,兆庶胥怨,邦之不臧,惟予一人。公體道明哲,弘猶深遠,勛格四海,翼亮三世,國典之不墜,實仲山甫補之。而猥崇謙光,引咎克讓,元道之愆,寄責宰輔,只增其闕。博綜萬機,不可一日有曠。公宜遺履謙之近節,遵經國之遠略。門下速遣侍中以下敦喻。」導固讓。詔累逼之,然後視事。 導簡素寡慾,倉無儲谷,衣不重帛。帝知之,給布萬匹,以供私費。導有羸疾,不堪朝會,帝幸其府,縱酒作樂,後令輿車入殿,其見敬如此。 石季龍掠騎至歷陽,導請出討之。加大司馬、假黃鉞、中外諸軍事,置左右長史、司馬,給布萬匹。俄而賊退,解大司馬,復轉中外大都督,進位太傅,又拜丞相,依漢制罷司徒官以並之。冊曰:「朕夙罹不造,肆陟帝位,未堪多難,禍亂旁興。公文貫九功,武經七德,外緝四海,內齊八政,天地以平,人神以和,業同伊尹,道隆姬旦。仰思唐虞,登庸雋乂,申命群官,允釐庶績。朕思憑高謨,弘濟遠獻,維稽古建爾於上公,永為晉輔。往踐厥職,敬敷道訓,以亮天工。不亦休哉!公其戒之!」 是歲,妻曹氏卒,贈金章紫綬。初,曹氏性妒,導甚憚之,乃密營別館,以處眾妾。曹氏知,將往焉。導恐妾被辱,遽令命駕,猶恐遲之,以所執麈尾柄驅牛而進。司徒蔡謨聞之,戲導曰:「朝廷欲加公九錫。」導弗之覺,但謙退而已。謨曰:「不聞余物,惟有短轅犢車,長柄麈尾。」導大怒,謂人曰:「吾往與群賢共游洛中,何曾聞有蔡克兒也。」 於時庾亮以望重地逼,出鎮於外。南蠻校尉陶稱間說亮當舉兵內向,或勸導密為之防。導曰:「吾與元規休戚是同,悠悠之談,宜絕智者之口。則如君言,元規若來,吾便角巾還第,復何懼哉!」又與稱書,以為庾公帝之元舅,宜善事之。於是讒間遂息。時亮雖居外鎮,而執朝廷之權,既據上流,擁強兵,趣向者多歸之。導內不能平,常遇西風塵起,舉扇自蔽,徐曰:「元規塵污人。」 自漢魏以來,群臣不拜山陵。導以元帝睠同布衣,匪惟君臣而已,每一崇進,皆就拜,不勝哀戚。由是詔百官拜陵,自導始也。
王導辛酸貼
鹹康五年薨,時年六十四。帝舉哀於朝堂三日,遣大鴻臚持節監護喪事,賵襚之禮,一依漢博陸侯及安平獻王故事。及葬,給九游轀輬車、黃屋左纛、前後羽葆鼓吹、武賁班劍百人,中興名臣莫與為比。冊曰:「蓋高位以酬明德,厚爵以答懋勛;至乎闔棺標跡,莫尚號謚,風流百代,於是乎在。惟公邁達沖虛,玄鑒劭邈;夷淡以約其心,體仁以流其惠;棲遲務外,則名雋中夏,應期濯纓,則潛算獨運。昔我中宗、肅祖之基中興也,下帷委誠而策定江左,拱己宅心而庶績鹹熙。故能威之所振,寇虐改心,化之所鼓,檮杌易質;調陰陽之和,通彝倫之紀,遼隴承風,丹穴景附。隆高世之功,復宣武之績,舊物不失,公協其猷。若乃荷負顧命,保朕沖人,遭遇艱圮,夷險委順;拯其淪墜而濟之以道,扶其頹傾而弘之以仁,經緯三朝而蘊道彌曠。方賴高謨,以穆四海,昊天不弔,奄忽薨殂,朕用震慟於心。雖有殷之殞保衡,有周之喪二南,曷諭茲懷!今遣使持節、謁者僕射任瞻錫謚曰文獻,祠以太牢。魂而有靈,嘉茲榮寵!」 二弟:穎、敞,少與導俱知名,時人以穎方溫太真,以敞比鄧伯道,並早卒。導六子:悅、恬、洽、協、邵、薈。 翻譯:導字茂弘,是光祿大夫王覽的孫子。王導父親王裁,作鎮軍司馬。王導年少時風度氣質出眾,才識高,抱負遠大。十四歲的時候,陳留那一姓張的名士見到他後感到驚異,對王導的堂兄王敦說:“看這少年的容貌志氣,是個做將相的人。”當時元帝司馬睿為琅邪王,和王導平日關係友善親密。王導知道天下已亂,於是全心全意輔助元帝,暗中立下興復國家的志願。元帝也特別器重王導,二人融洽得如同摯友。元帝在洛陽時,王導常勸他到自己的封國去。恰巧趕上元帝出京去鎮守下邳,就請王導擔任安東司馬,參與軍事謀劃,王導盡智盡力。等到元帝調轉去鎮守建康,當地吳人不親附他。過了一個多月,官員和老百姓沒有一個人來拜見元帝,王導很憂慮。恰逢王敦來見,王導對他說:“琅邪王仁德雖然高尚,但是名望還輕。哥哥您威名已經遠揚,應當對琅邪王有所幫助。”正趕上三月上巳節日,元帝親赴水邊觀看人們洗灌。他坐著肩輿,儀表威嚴莊重,王敦、王導和許多名流都騎馬跟在後面。吳人紀瞻、顧榮,都是江南名士,他們暗中察看,見到元帝這樣威嚴,全都很敬畏,於是—一跪拜在路旁。王導因而獻計說:“古代為帝王的,沒有不以賓客之禮對待故老,關懷各地風俗,謙卑虛心,以招攬天下賢士。況且現在天下衰敗混亂,國家分裂,您的大業剛剛開始,正是急需人才的時候。顧榮、賀循都是這裡眾望所歸的人物,不如把他們拉到身邊來,以拉攏人心。這兩個人來了,那就沒有不來的了。”元帝於是派王導親自拜訪賀循、顧榮,兩人都接受邀請到元帝的府中,這樣吳地人士紛紛前來拜見,百姓歸心於元帝。自此之後.逐漸尊奉元帝,君臣關係開始確立。 不久,京城洛陽淪陷,中原上層男女大部分來到江南進亂,王導功元帝選用其中有才能、有品德之人,和他們一起謀劃大事。這時荊州和揚州社會安定,人口眾多,王導管理政事力求清靜安民,經常勸導元帝嚴格約束自己,砥礪節操,輔助君王,安寧國家。於是王導更受元帝重用,兩人感情一天比一天深厚,朝野上下都敬慕他,稱之為“仲父”。過江的士人,每有空閒的日子,就相約到新事飲宴。周顧坐在席間嘆氣說:“風景未變,舉目望山河已非舊時模樣。”大家相視無語,痛哭流涕。只有王導變了臉色,。心情沉重地說:“我等本當努力效忠朝廷,光復神州,何至於像一群楚囚相對哭泣!眾人於是停止哭泣,表示認錯。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資治通鑑》載,值王敦叛亂。
資治通鑑
王導因為是王敦族弟,怕受牽連,跪在宮闕外請罪。值周伯仁入宮,王導哀求說:“伯仁,我一家百口就託付給你了。”周伯仁毫不睬理,入宮對明帝說王導忠誠,申救甚至,帝納其言。周伯仁出宮,留伯仁飲酒,伯仁酒醉出宮,王導還跪在宮門前,又求周伯仁,周伯仁不答,卻噴著酒氣說:“今夜殺諸賊奴,取金印如斗大繫於肘後”王導自以為伯仁不救他,甚恨之。其後王敦入建康,徵求王導意見,問周伯仁是給他高官還是殺掉,王導都默而不語。於是王敦就殺掉了周伯仁。後來王導料檢 中書故事,看到周伯仁救他的奏章,言辭感人,殷勤切至。王導執表流涕,悲不自勝,對諸兒說:“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