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百科介紹
人物簡介
王安石(1021年1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晚號半山。逝世後追諡號“文”,世人稱其為王文公。小字獾郎,晚年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 北宋臨川(今江西省東鄉縣上池村人)中國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在文學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善於用典故,風格遒(qiú)勁有力,警辟精絕,也有情韻深婉的作品。 著有《臨川先生文集》。他出生在一個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損之,曾為臨江軍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幾任州縣官。安石少好讀書,記憶力強,受到較好的教育。慶曆二年(1042年)登楊寘榜進士第四名,先後任淮南判官、鄞縣知縣、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點江東刑獄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詔安石知江寧府,旋召為翰林學士。熙寧二年(1069年)提為參知政事,從熙寧三年起,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寧九年罷相後,隱居,病死於江寧(今江蘇南京市)鐘山,諡號“文”,又稱王文公。其政治變法對北宋後期社會經濟具有很深的影響,已具備近代變革的特點,被列寧譽為是“中國十一世紀偉大的改革家”。.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並稱“唐宋八大家”。
人物生平
出身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今江西省東鄉縣上池村人,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出身地方官家庭。王安石自幼聰穎,讀書過目不忘。從小隨父宦遊南北各地,更增加了社會閱歷,開闊了眼界,目睹了人民生活的艱辛,對宋王朝“積貧”、“積弱”的局面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青年時期便立下了“矯世變俗”之志。慶曆二年(1042年)三月,考中進士,授淮南節度判官。1058年(嘉祐三年)冬,王安石改任三司度支判官。次年春,他到了京城開封,上萬言書。他指出,法度必須改革,以求其能“合於當世之變”。他認為變法的先決條件是培養人才,因此他主張廢除科舉制度,官吏應從基層(“鄉黨”)選拔。 年調任鄞縣(今浙江寧波),為人正直,執法嚴明,為百姓做了不少有益的事組織民工修堤堰,挖陂塘,改善農田水利灌溉,便利交通。在青黃不接時,將官庫中的儲糧低息貸給農戶,解決百姓度荒困難。
懇辭入朝
皇祐三年(1051年),任舒州通判,頗有政績。宰相文彥博推薦他為群牧判官,出任常州知州、江東刑獄提典。嘉祐三年(1058年)任度支判官時,向宋仁宗上萬言書,對官制、科舉以及奢靡無節的頹敗風氣作了深刻的揭露,請求改革政治,加強邊防,提出了“收天王安石畫像雕像欣賞(9張)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的理財原則,但並未引起朝廷的重視。不久朝廷任命他入直集賢院,同修起居注,他不願任此閒職,固辭不就,遂改任知制誥,替皇帝起草詔令文告,糾察在京刑獄,因言忤旨意,難以在朝為官,於八年(1063年)八月以母病為由辭官回江寧守喪。英宗即位後(1063—1066),屢召王安石赴京,均以服母喪和有病為由,懇辭入朝。改革運動
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繼位,起用王安石為江寧知府,旋即詔為翰林學士兼侍講。為王安石題跋像
政治活動
慶曆二年(1042年),王安石以進士第四名及第,歷任簽書淮南(揚州)節度判官廳公事、知鄞縣(今浙江寧波)事、舒州(今安徽潛山)通判,一度調開封任群牧司判官(這個職位暫時沒有確王安石立像
王安石頭像
醞釀變法
熙寧元年(1068年),新即位的宋神宗問王安石:“當今治國之道,當以何為先?”王安石答:“以 擇術為始。” 熙寧二年,宋神宗問王安石:“不知卿所施設,以何為先?”王安石答:“變風俗,立法度,方今所急也。凡欲美風俗,在長君子,消小人,以禮義廉恥由君子出故也”。 熙寧二年(1069年)二月,王安石開始推行新法,採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翰林學士范鎮認為實行“青苗法”是變富人之多取而少取之,然“少取與多取,猶五十步與百步”,七八月間范純仁上書皇上,公開指責安石“掊克財利”,舍“堯舜知人安民之道”,御史中丞呂誨上書劾王安石巧詐,說他:“置諸宰輔,天下必受其禍”。 一次宋神宗和文彥博討論變法之事,神宗說:“更張法制,於士大夫誠多不悅,然與百姓何所不便?”文彥博說:“為與士大夫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第二年,司馬光給王安石寫了三封長信——《與(王)介甫書》責難王安石“財利不以委三司而自治之,更立制置三司條例司”,“又置提舉常平廣惠倉使者”,“今介甫為政,盡變更祖宗舊法,先者後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毀滅之,棄者取之,矻矻焉窮日力,繼之以夜不得息”,“今介甫為政,首建制置條例司,大講財利之事,又命薛向行均輸法於江,淮,欲盡奪商賈之利,又分遣使者散青苗錢於天下而收其息,使人愁痛,你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或所見小異,微言新令之便者,介甫輒艴然加怒,或詬罵 以辱之,或言於上而逐之,不待其辭之畢也。明主寬容如此,而介甫拒諫乃爾,無乃不足於恕乎!” ;列舉實施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諫”、“致怨”等弊端,要求王安石廢棄新法,恢復舊制。王安石則寫了〈答司馬諫議書〉回覆:“如君實責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斯民,則某知罪矣,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守前所為而已,則非某之所敢知。”後來兩人完全絕裂,司馬光跟皇帝辭職,隱居洛陽專心編纂《資治通鑑》。王安石變法危機
三大矛盾
1、階級矛盾尖銳:北宋初年,宋朝統治者由於對土地兼併採取“不抑兼併”態度,導致三分之一的自耕農淪為佃戶和豪強地主隱瞞土地,致使富者有田無稅、貧者負擔沉重,連年的自然災害加劇了農民苦難,因而造成各地農民暴動頻繁。2、民族對立嚴重:北宋與西夏和遼國發生多次戰爭。 3、統治集團內部矛盾突出:改革派與守舊派鬥爭激烈。“三冗”危機
1、冗官,北宋政府採用分化事權的方式,集中皇權,比如,宰相職位一般有很多人擔任,同時還設定了樞密使、參知政事、三司使,來分割宰相的軍、政、財權。官職也不斷增加,導致北宋機構臃腫;採用恩蔭制,一個官僚一生當中可以推薦數十個親屬當官;北宋大興科舉,科舉應試人數增加,取士人數也增加。 2、冗兵,政府為穩定社會秩序招收流民入軍,軍隊數量增加,軍費增加。 3、冗費,冗官、冗兵導致政府財政支出增加,北宋政府還要給西夏和遼“歲幣”,與此同時由於土地兼併現象嚴重,富豪隱瞞土地,導致財政收入銳減,因而造成了北宋政府的財政危機。一大背景
軍隊渙散,指揮效率和戰鬥力較低,導致北宋在與遼國和西夏的鬥爭中常常失敗。 1、北宋政府為了防範武將實行更戍法,頻繁調動武將,導致兵無常帥、帥無常師並設立不同機構管轄軍隊,調兵權與領兵權分離。削弱軍隊戰鬥力。 2、為了穩定社會秩序,北宋政府荒年募兵,招募流民當兵,軍隊戰鬥力下降。 3、北宋以步兵為主,根本就打不過北方少數民族的騎兵。 4、武器生產管理混亂,影響軍隊戰鬥力。王安石變法
由於深得宋神宗賞識,熙寧二年(1069年),王安石出任參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開始大力推行改革,進行變法。王安石明確提出理財是宰相要抓的頭等大事,闡釋了政事和理財的關係,並認為,只有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才能解決好國家財政問題。執政以後,王安石繼續發揮了他的這一見解。在改革中,他把發展生產作為當務之急而擺在頭等重要的位置上。王安石雖然強調了國家政權在改革中的領導作用,但他並不贊成國家過多地干預社會生產和經濟生活,反對搞過多的專利征榷,提出和堅持“榷法不宜太多”的主張和做法。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導下,變法派制訂和實施了一系列新法,從農業到手工業、商業,從鄉村到城市,展開了廣泛的社會改革。與此同時,王安石為首的變法派改革軍事制度,以提高軍隊的素質和戰鬥力,強化對廣大農村的控制;為培養更多的社會需要的人才,對科舉、學校教育制度也進行了改革。變法觸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兩宮太后、皇親國戚和保守派士大夫結合起來,共同反對變法。因此,王安石在熙寧七年(1074年)第一次罷相。次年復拜相。王安石復相後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繼續推行下去,於熙寧九年(1076年)第二次辭去宰相職務,從此閒居江寧府。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勢,此前的新法都被廢除。王安石不久便郁然病逝。變法的內容
北宋王安石於宋神宗熙寧年間進行的改革。治平四年(1067)正月,宋神宗趙頊即位。神宗立志革新,熙寧元年(1068)四月,召王安石入京,變法立制,富國強兵,改變積貧積弱的現狀。 王安石建立一個指導變法的新機構--制置三司條例司,條例司撤銷後,由司農寺主持變法的大部分事務。呂惠卿、曾布等人參與草擬新法。這些新法按照內容和作用大致可以分為理財措施、軍事措施、教育措施以下三個主要方面。 理財措施 最重要的核心就是“民不加賦而國用饒”。 限制商人 供應國家需要和限制商人的政策,主要是均輸法、市易法和免行法。 均輸法 熙寧二年七月,頒行淮、浙、江、湖六路均輸法。由發運使掌握六路的財賦情況,斟酌每年應該上供和京城每年所需物資的情況,然後按照“徙貴就賤,用近易遠”的原則,“從便變易蓄買”,貯存備用,藉以節省價款和轉運的勞費。均輸法奪取了富商大賈的部分利益,同時也稍稍減輕了納稅戶的許多額外負擔。 市易法 熙寧五年三月,頒行市易法。在開封設定市易務。市易務根據市場情況,決定價格,收購滯銷貨物,待至市場上需要時出售,商販可以向市易務貸款,或賒購貨物。後又將開封市易務升為都提舉市易司,作為市易務的總機構。市易法在限制大商人壟斷市場方面發揮了作用,也增加了朝廷的財政收入。 免行法 熙寧六年七月,正式頒行免行法。免行法規定,各行商鋪依據贏利的多寡,每月向市易務交納免行錢,不再輪流以實物或人力供應官府。 發展農業生產 調整封建國家、地主和農民關係的政策以及發展農業生產的措施,有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稅法和農田水利法。 青苗法 熙寧二年九月,頒布青苗法。規定以各路常平、廣惠倉所積存的錢穀為本,其存糧遇糧價貴,即較市價降低出售,遇價賤,即較市價增貴收購。其所積現錢,每年分兩期,即在需要播種和夏、秋未熟的正月和五月,按自願原則,由農民向政府借貸錢物。收成後,隨夏、秋兩稅,加息十分之二或十分之三歸還穀物或現錢。青苗法使農民在新陳不接之際,不至受“兼併之家”高利貸的盤剝,使農民能夠“赴時趨事”,但具體實施中出現強制借貸現象,是王安石變法措施中爭議最大的內容。 募役法 熙寧四年頒布實施。募役法(免役法)規定由州、縣官府出錢僱人應役。各州、縣預計每年雇役所需經費,由民戶按戶等高下分攤。募役法使原來輪流充役的農村居民回鄉務農,原來享有免役特權的人戶不得不交納役錢,官府也因此增加了一宗收入。 方田均稅法 熙寧四年(1071年)八月由司農寺制定《方田均稅條約》,分“方田”與“均稅”兩個部分。“方田”是每年九月由縣長舉辦土地丈量,按土塙肥瘠定為五等,“均稅”是以“方田”丈量的結果為依據,制定稅數。方田均稅法清出豪強地主隱瞞的土地,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也減輕了農民負擔,同時卻嚴重損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們強烈反對農田水利法 熙寧二年頒布。條約獎勵各地開墾荒田,興修水利,修築堤防圩岸,由受益人戶按戶等高下出資興修。在王安石的倡導下,一時形成“四方爭言農田水利”的熱潮。北方在治理黃、漳等河的同時,還在幾道河渠的沿岸淤灌成大批“淤田”,使貧瘠的土壤變成了良田。 穩定封建秩序,這一方面屬於軍事措施。 鞏固封建統治秩序和整頓、加強軍隊的措施,有將兵法、保甲法、保馬法以及建立軍器監等。 將兵法 作為“強兵”的措施,王安石一方面精簡軍隊,裁汰老弱,合併軍營,另一方面實行將兵法。自熙寧七年始,在北方挑選武藝較高、作戰經驗較多的武官專掌訓練。將兵法的實行,使兵知其將,將練其兵,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 保甲法 熙寧三年頒行。各地農村住戶,不論主戶或客戶,每十家(後改為五家)組成一保,五保為一大保,十大保為一都保。凡家有兩丁以上的,出一人為保丁。農閒時集合保丁,進行軍訓;夜間輪差巡查,維持治安。保甲法既可以使各地壯丁接受軍訓,與正規軍相參為用,以節省國家的大量軍費,又可以建立嚴密的治安網,把各地人民按照保甲編制起來,以便穩定封建秩序。 改革教育制度 王安石等變法派還改革了科舉制,整頓了各級學校,為社會培養需要的人才。變法的影響
王安石變法以“富國強兵”為目標,從新法實施,到守舊派廢罷新法,前後將近15年時間。在此期間,每項新法在推行後,基本上收到了預期的效果,使豪強兼併和高利貸者的活動受到了一些限制,使中、上級官員、皇室減少了一些特權,而鄉村上戶地主和下戶自耕農則減輕了部分差役和賦稅負擔,封建國家也加強了對直接生產者的統治,增加了財政收入。各項新法或多或少地觸犯了中、上級官員、皇室、豪強和高利貸者的利益,司馬光當政時,最終被罷廢。不久,因為中央財政資金不足,經司馬光提議,荊公的變法條目部分得以恢復。 王安石變法和20 世紀30 年代美國新政同為世界經濟史上影響巨大的事件。1000 年來,對於王安石變法的巨大歷史意義,後人的認識越來越深刻,世界上對王安石進行積極評價的人也越來越多,不少人對王安石變法對當代的啟示意義給予全面評價。王安石變法和新政農業政策之間的聯繫 ,少有人給予像美國新政農業部長華萊士對之的關注。在華萊士看來,王安石變法所要解決的問題,是20 世紀30 年代美國同樣面臨的問題;王安石變法的措施,新政農業政策同樣可以借鑑。 1944年,華萊士訪華期間,有關的報導寫道:“華氏研究中國歷史,對於吾國王安石之農政,備致推崇,迭次言論中皆有嚮往之詞。在迪化今烏魯木齊參觀新疆女子學院時,圖書室中適有一部《王臨川全集》。王世傑羅家倫兩氏,因示華氏以該書。華氏謂彼曾研究過王安石,但在全集中一定還有彼所不曾知道的文章。王氏因語此書中不畏天變、不畏祖宗之法等語,謂王安石整個精神,只是不畏任何阻力。華氏答稱:余於此頗悉。離院時向諸生演說,因即量諸生記取王荊公的話,不畏天災,不畏任何阻力,效法蔣委員長,克服一切困難。在與王主任世傑及盛主席夫婦、羅監察使家倫等閒談中,亦詢及我宋代政治家王安石之有關各節,華氏譽王安石中國歷史上推行“新政”之第一人;並請王主任可能蒐集有關王安石之事跡,並訪得其後人。在沈部長歡宴席上,華氏重複提到王安石,並進而以現時代眼光與當時情形相較恆,發為一種樂觀的期待。” 華萊士為什麼對王安石評價如此高?在他看來,羅斯福時代的美國與王安石時代的中國經濟形勢非常相似,一方面出現農產品過剩,一方面由於美國農業信貸系統本身為壟斷集團所把持,一般農民無法取得貸款,土地被地主收回,生計日窘,只有通過政府向人民提供貸款,使農民們能夠儘快找到生計,才較好地解決這個問題。王安石的良好立法在古代專制時期不能實現,但是在當代可以成為現實。1930年正值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時任農業部長的華萊士仿照王安石的青苗法,在美國建立常平倉(中國古代儲備糧荒平抑糧價的政府糧倉),一方面實施農業貸款,一方面收購多餘的物資和糧食食品,免費發給城市人民,不但解決了糧荒問題 ,還保證了糧食物資價格的穩定,為美國度過經濟大蕭條起了重要的作用。某種程度上講,是王安石拯救了飢餓的美國農民。變法的成果
北宋熙寧六年(1073年),在王安石指揮下,宋熙河路經略安撫使王韶率軍進攻吐蕃,收復河(甘肅臨夏)、岷(今甘肅岷縣)等五州的作戰。宋軍收復5州,拓地2000餘里,受撫羌族30萬帳,建立起進攻西夏地區的有利戰線。王安石的變法成了我國的重大改革。文學的成就
王安石不僅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時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學家。他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學創作和政治活動密切地聯繫起來,強調文學的作用首先在於為社會服務,強調文章的現實功能和社會效果,主張文道合一。他的散文大致貫徹了他的文學主張,所作多為有關政令教化、適於世用之文。他反對西崑派楊億、劉筠等人空泛的靡弱文風,認為“所謂文者,務為有補於世而已矣。所謂辭者,猶器之有刻鏤繪畫也。誠使巧且華,不必適用;誠使適用,亦不必巧且華。要之以適用為本,以刻鏤繪畫為之容也。”(《上人書》)正因為安石以“務為有補於世”的“適用”觀點視為文學創作的根本,他的作品多揭露時弊、反映社會矛盾,具有較濃厚的政治色彩。今存《臨川集》、《臨川集拾遺》、《臨川先生歌曲》、《臨川先生文集》等。 王安石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簡練、奇崛峭拔,大都是書、表、記、序等體式的論說文,闡述政治見解與主張,為變法革新服務。這些文章針對時政或社會問題,觀點鮮明,分析深刻,長篇則橫鋪而不力單,短篇則紆折而不味薄。王安石的政論文在唐宋八大家中是突出的,他駕馭語言的能力非常強,其言簡練明快,卻無害於筆力雄健。其文以折為峭而渾灝流轉,詞簡而意無不到。《上仁皇帝言事書》,是主張社會變革的一篇代表作,根據對北宋王朝內外交困形勢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完整的變法主張,表現出作者“起民之病,治國之疵”的進步思想。《本朝百年無事札子》,在敘述並闡釋宋初百餘年間太平無事的情況與原因的同時,尖銳地提示了當時危機四伏的社會問題,期望神宗在政治上有利建樹,認為“大有為之時,正在今日”。它對第二年開始施行的新政,無異吹起了一支前奏曲。《答司馬諫議書》,以數百字的篇幅,針對司馬光指責新法為侵官、生事、征利、拒諫四事,嚴加剖駁,短小精悍,言簡意賅,措詞得體,體現了作者剛毅果斷和堅持原則的政治家風度。安石的政論文,不論長篇還是短制,結構都很謹嚴,主意超卓,說理透徹,語言樸素精練,“只用一二語,便可掃卻他人數大段”(劉熙載《藝概.文概》),具有較強的概括性與邏輯力量。這時推動變法和鞏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成果起了積極的作用。王安石的一些小品文,膾炙人口,《鯀說》、《讀孟嘗君傳》、《書刺客傳後》、《傷仲永》等,評價人物,筆力勁健,文風峭刻,富有感情色彩,給人以顯豁的新鮮覺。他還有一部分山水遊記散文:《城陂院興造記》,簡潔明快而省力,酷似柳宗元;《游褒禪山記》,亦記游,亦說理,二者結合得緊密自然,即使抽象的道理生動、形象,又使具體的記事增加思想深度,顯得布局靈活並又曲折多變。 王安石的詩歌,大致可以罷相(1076年左右)劃界而分為前、後期,在內容和風格上有較明顯的區別。“荊公少以意氣自許,故詩語惟其所向,不復更為涵蓄……後為群牧羊官,從宋次道盡假唐人詩集,博觀而約取,晚年始盡深婉不迫之趣”(葉夢得《石林詩話》)。前期的詩歌,長於說理,傾向性十分鮮明,涉及許多重大而尖銳的社會,問題注意到下層人民的痛苦,替他們發出了不平之聲。《感事》、《兼併》、《省兵》等,從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描寫和提示了宋代國勢的積弱或內政的腐敗,指出了大地主、大商人兼併土地對於國家和人民的危害,提出“精兵擇將”的建議;《收鹽》、《河北民》等,反映了當時人民民眾備受統治者迫、害壓榨的悲慘遭遇;《試院中》、《評定試卷》等,則直接抨擊以詩、賦取士的科舉制度,要求起用具有經世濟國的人才;《元日》、《歌元豐》等,熱情地謳歌了變法帶來的新氣象和人民的歡樂;《商鞅》、《賈生》等,通過對歷史人物功過得失的價,抒發了自己的新的見解和進步意義。王安石後期的隱居生活,帶來了他的詩歌創作上的變化。他流連、陶醉於山水田園中,題材內容比較狹窄,大量的寫景詩、詠物詩取代了前期政治詩的位置,抒發一種閒恬的情趣。但藝術表現上卻臻於圓熟,“雅麗精絕,脫去流俗,每諷味之,便沉沆瀣生牙頰間。”(《後山詩話》載黃魯直語)和《泊船瓜洲》、《江上》《梅花》、《書湖陰先生壁》等詩,觀察細緻,精工巧麗,意境幽遠清新,表現了對大自然美的歌頌和熱愛,歷來為人們所傳誦。 從詩體說來,安石的古體詩雖然多用典故,好發議論,但象《明妃曲》、《桃源行》篇,立意新穎,充滿著情感和豐富的想像。律詩則用字工穩,對偶貼切,但有時不免失於過多的雕刻。五絕和七絕尤負盛譽,“王半山備眾體,精絕句”(《寒廳詩話》),“荊公絕句妙天下”(《艇齋詩話》)。他的詩對當代和後世都有影響,被稱為“王荊公體”(嚴羽《滄浪詩話》)。 “王荊公體”的特點是:重煉意,又重修辭。在用事、造語、鍊字等方面煞費苦心,既新奇工巧又含蓄深婉,主要載體是其晚期雅麗精絕的絕句。其長處是下字工,用事切,對偶精;其短處在於作詩主意求工,主意之過流為議論,好求工而傷與巧;故“王荊公體”有深婉不迫處,也有生硬奇崛處。這既體現了宋詩風貌的部分特徵,又有向唐詩復歸的傾向,可謂既有唐音,又有宋調,對宋詩的發展影響較大。 王安石的詞,今存約二十餘首。雖不以詞名家,但其“作品瘦削雅素,一洗五代舊習”(劉熙載《藝概.詞曲概》)。《桂枝香.金陵懷古》一詞,通過描寫金陵(今江蘇南京市)壯景及懷古,揭露六朝統治階級“繁華兢逐”的腐朽生活,豪縱沉鬱,被贊為詠古絕唱。它同范仲淹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一詞,開了蘇東坡豪放的先聲,給後來詞壇以良好的影響。 從文學角度總觀王安石的作品,無論詩、文、詞都有傑出的成就。北宋中期開展的詩文革新運動,在他手裡得到了有力推動,對掃除宋初風靡一時的浮華餘風作出了貢獻。但是,王安石的文學主張,卻過於強調“實用”,對藝術形式的作用往往估計不足。他的不少詩文,又常常表現得議論說理成分過重,瘦硬而缺少形象性和韻味。還有一些詩篇,論禪說佛理,晦澀乾枯,但也不失大家風範,是我國詩歌史上的一顆明星。王安石寫的詩詞
詞:《桂枝香·金陵懷古》 《浣溪沙》 《南鄉子》 《漁家傲》 《菩薩蠻》 《桂枝香》 《千秋歲引》 《傷仲永·集句》 《傷仲永》 詩:《梅花》 《明妃曲二首》 《商鞅》 《書湖陰先生壁》 《元日》 《棋》 《登飛來峰》 《泊船瓜洲》 《與薛肇明弈棋賭》 《詩輸一首》 《春夜》 《北山》 《葛溪驛》 《示長安君》 《郊行》 《桂枝香·金陵懷古》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 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 歸帆去棹斜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 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繼。 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 六朝舊事如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 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浣溪沙》 百畝中庭半是苔,門前白道水縈迴。愛閒能有幾人來? 小院迴廊春寂寂,山桃溪杏兩三栽。為誰零落為誰開? 《南鄉子》 自古帝王州,鬱鬱蔥蔥佳氣浮。四百年來成一夢,堪愁,晉代衣冠成古丘。 繞水恣行游,上盡層樓更上樓。往事悠悠君莫問,回頭,檻外長江空自流。 《漁家傲》 平岸小橋千嶂抱,揉蘭一水縈花草。茅屋數間窗窈窕。塵不到,時時自有春風掃。 午枕覺來聞語鳥,攲眠似聽朝雞早。忽憶故人今總老。貪夢好,茫然忘了邯鄲道。《菩薩蠻》 數家茅屋閒臨水,輕衫短帽垂楊里。今日是何朝?看余度石橋。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來晚。何物最關情?黃鸝一兩聲。 《千秋歲引》 別館寒砧,孤城畫角,一派秋聲入寥廓。 東歸燕從海上去,南來雁向沙頭落。 楚颱風,庾樓月,宛如昨。 無奈被些名利縛!無奈被它情耽閣! 可惜風流總閒卻!當初謾留華表語, 而今誤我秦樓約。夢闌時,酒醒後,思量著。 《菩薩蠻》集句 海棠亂髮皆臨水,君知此處花何似?涼月白紛紛,香風隔岸聞。 囀枝黃鳥近,隔岸聲相應。隨意坐莓苔,飄零酒一杯。 《梅花》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明妃曲二首》 其一 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濕春風鬢腳垂。 低徊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幾曾有; 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 一去心知更不歸,可憐著盡漢宮衣; 寄聲欲問塞南事,只有年年鴻雁飛。 家人萬里傳訊息,好在氈城莫相憶; 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 其二 明妃初嫁與胡兒,氈車百輛皆胡姬。 含情慾語獨無處,傳與琵琶心自知。 黃金桿撥春風手,彈看飛鴻勸胡酒。 漢宮侍女暗垂淚,沙上行人卻回首。 漢恩自淺胡恩深,人生樂在相知心。 可憐青冢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 《商鞅》 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萬金輕。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書湖陰先生壁》 茅檐長掃靜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棋》 莫將戲事擾真情,且可隨緣道我贏。 戰罷兩奩分白黑,一枰何處有虧成。 《登飛來峰》 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與姚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華發尋春喜見梅,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香杳難隨驛使來。 《春夜》 金爐香盡漏聲殘,剪剪輕風陣陣寒。 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 《北山》 北山輸綠漲橫陂,直塹回塘灩灩時。 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詩歌點評
從詩體說來,王安石的古體詩雖然多用典故,好發議論,但像《明妃曲》、《桃源行》篇,立意新穎,充滿著情感和豐富的想像。律詩則用字工穩,對偶貼切,但有時不免失於過多的雕刻。五絕和七絕尤負盛譽,“王半山備眾體,精絕句”(《寒廳詩國話》),“荊公絕句妙天下”(《艇齋詩話》)。他的詩對當代和後世都有影響,被稱為“王荊公體”(嚴羽《滄浪詩話》)。 金陵懷古,諸公寄調桂枝香者三十餘家,惟王介甫為絕唱。東坡見之,嘆曰:“此老乃野狐精也!”作:“登臨送目,正故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雲淡,星河鷺起,圖畫難足。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其中,不少是在變法途中寫的,來激勵自己。歷史評價
王安石推行的變法,歷史上的評價多有不同。北宋時期,其反對派就以修史的方法進行批評。到了南宋,再次通過修史的方法對其改革進行定性,指出王安石變法使得北宋王朝遭到滅亡(有說法指出是南宋朝廷為了推卸皇室的責任)。以後歷朝歷代均以此作為依據,對其變法做出這樣的判斷,以至於在宋元話本里有文章專門諷刺。范仲淹評價道: 進者道之行,退者道之止,但是王安石的家鄉的一些文人出於同鄉的原因進行了一些爭辯,例如陸九淵等。 歷史發展到近代,中國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變故,改革的呼聲日益提高,所以對王安石變法開始進行正面的評價,主要的人物有梁啓超、嚴復等,梁啓超的《王安石傳》,他說:“若乃於三代下求完人,唯公庶足以當之矣……以不世出之傑,而蒙天下之詬,易世而未之湔者,在泰西則有克林威爾,而在吾國則荊公。” 他們從社會現實需要出發,呼籲改革精神。以後對王安石變法的研究越來越多,並在民國時期有所推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王安石的評價主要從階級等角度出發,以後逐漸取消了這種方法,從具體的利益角度來看他的變法。主要研究者有漆俠、鄧廣銘等。 在海外,美籍華裔歷史學家黃仁宇就認為,王安石的多項改革,涉及將當時的中國進行大規模的商業,以及數目字管理,但不見容於當時的官宦文化,亦缺乏有關技術能力而無法取得成功。 熙寧二年(1069),王安石開始推行新法,採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第二年,司馬光給王安石寫了一封三千三百多字的長信,列舉實施新法的弊端,要王安石廢棄新法,恢復舊制。〈答司馬諫議書〉是王安石的回覆:“如君實責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斯民,則某知罪矣,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守前所為而已,則非某之所敢知。”所謂“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正是王安石的寫照。進者道之行,退者道之止—————范仲淹個人恩怨
說到東坡的敵人,最難措辭的莫過於王安石了,然而事實上又絕對無法迴避王安石,因為兩人不但分屬兩個政治營壘,而且彼此之間還有糾纏不清的私人恩怨。 東坡一入仕途就陷入了新舊黨爭,他的父親和弟弟、他敬愛的朝中元老、他的親朋好友,幾乎無一不是站在舊黨一邊的。 當然,更重要的是東坡本人的政治觀念與新法南轅北轍,他的學術思想也與新學格格不入,忠鯁讜直的他 不可能違心地對方興未艾的新政沉默不言,他勢必要成為新黨的政敵,也勢必要與新黨黨魁王安石發生衝突。 嘉祐六年(1061),二十六歲的東坡參加制舉,王安石以知制誥的身份出任考官。東坡在制策中全面地提出了自己對朝政的看法,許多觀點正好與王安石兩年前向仁宗所上的萬言書截然相反。眾考官都欣賞東坡的“文義燦然”而置之於高第,王安石卻斥責東坡之文“全類戰國文章”。王安石隨後還在任東坡為福昌縣主簿的制文中說:“夫士之強學贍辭,必知要然後不違於道。擇爾所聞,而守之以要,則將無施而不稱矣,可不勉哉!”雖是代朝廷立言,但也顯示了他本人對東坡的不滿之意。 蘇洵與王安石素不相協,嘉祐年間蘇洵以文章名動京師,王安石卻未有一言褒獎。王安石的母親去世,朝中大臣紛紛前去弔唁,蘇洵獨不前往。蘇洵還寫了《辨奸論》暗刺王安石矯飾反常、不近人情的舉止,並預言他必將禍害天下。七年以後,呂誨上疏彈劾王安石,說他“大奸似忠,大詐似信”,“外示樸野,中藏巧詐”,並斷言:“誤天下蒼生者必是人也!”呂誨的話與《辨奸論》如出一轍,可見蘇洵事實上是代表舊黨發出了攻擊王安石的第一聲。東坡對其父寫《辨奸論》是不以為然的,認為有些話說得太過分。東坡對王安石的文才也非常讚賞,曾稱道王安石所撰的《英宗實錄》為本朝史書中寫得最好的。 但是東坡對王安石好為大言詭論的行為非常不滿,曾在祭劉敞的祭文中予以譏刺。王安石則把東坡視為隱然的強敵,必欲把他驅逐出朝廷而後快。熙寧二年(1069),東坡上疏論貢舉之法不當輕改,神宗非常重視,當天就予接見,然後又想讓東坡修中書條例,王安石卻竭力阻攔,並力薦呂惠卿。同年,東坡為國子監舉人考官,策題以歷史上君主獨斷或興或亡之事為問,王安石大為不悅。神宗又想讓東坡修起居注,王安石卻說東坡不是“可獎之人”。神宗說東坡文學出眾,為人亦平靜,司馬光、韓維等大臣都稱道之。王安石回答說東坡是“邪險之人”,還說三年前東坡遭父喪時,韓琦等贈送賻金不受,卻利用運喪的官船販賣蘇木入蜀,還說此事是人所共知,所以東坡雖有才智和名望,但只能當個通判,不可大用。王安石年譜
宋真宗天禧五年辛酉(1021) 一歲 是年十一月十二日出生於臨江軍(今江西清江)。 仁宗天聖八年庚午(1030) 十歲 王益以殿中丞知韶州(今廣東韶關),王安石隨父至韶州。 明道二年癸酉(1033) 十三歲 王益回臨川(今江西東鄉)母報喪,王安石隨行。 景祐三年丙子(1036) 十六歲 王益服滿赴京,王安石隨行。 景祐四年丁丑(1037) 十七歲 四月,王益通判江寧府(今江蘇南京),王安石隨行。 寶元二年己卯(1039) 十九歲 二月,王益卒於江寧任上。 慶曆二年壬午(1042) 二十二歲 三月,王安石登楊寘榜進士第四名。以秘書郎簽書淮南節度判官廳公事。 慶曆六年丙戌(1046) 二十六歲 自臨川(今江西東鄉)赴京,不求官職,改大理評事,知鄞縣。 皇祐三年辛卯(1051) 三十一歲 以殿中丞通判舒州(今安徽潛山)。 至和元年甲午(1054) 三十四歲 自舒州赴京,特授集賢校理,辭不受,九月除群牧司判官。 嘉祐二年丁酉(1057) 三十七歲 五月改太常博士,知常州。 嘉祐三年戊戌(1058) 三十八歲 二月提點江東刑獄。十月回京,任三司度支判官。 嘉祐六年辛丑(1061) 四十一歲 為工部郎中、知制誥、糾察在京刑獄。 嘉祐八年癸卯(1063) 四十三歲 三月仁宗崩,英宗(趙曙)立。八月,母吳氏逝於京師,十月歸葬江寧。 治平四年丁未(1067) 四十七歲 正月,英宗崩,神宗(趙頊)立。詔以故官知江寧府。九月,召為翰林學士。 神宗熙寧元年戊申(1068) 四十八歲 四月,自江寧入京。神宗詔越次入對。 熙寧二年己酉(1069) 四十九歲 二月,以諫議大夫參知政事。頒行均輸法、青苗法、農田水利法等。 熙寧三年庚戌(1070) 五十歲 十二月,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史館大學士,與韓絳並相。立保甲法。 熙寧五年壬子(1072) 五十二歲 行市易法、保馬法。 熙寧六年癸丑(1073) 五十三歲 提舉經義局。九月,熙河大捷,神宗解身上玉帶賜之。 熙寧七年甲寅(1074) 五十四歲 三月,行方田均稅法。四月以吏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出知江寧府,新法遭遇首次挫折。十月,行手實法。 熙寧八年乙卯(1075) 五十五歲 二月,復拜同平章事、昭章館大學士。六月,進加左僕射,兼門下侍郎。 熙寧九年丙辰(1076) 五十六歲 六月,子雱卒。十月,罷為鎮南軍節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寧府。 元豐元年戊午(1078) 五十八歲 正月,進尚書左僕射,封舒國公。 元豐三年庚申(1080) 六十歲 九月,加特進尚書左僕射、門下侍郎,改封荊國公。 元豐七年甲子(1084) 六十四歲 乞以宅為寺,賜名“報寧”。 元豐八年乙丑(1085) 六十五歲 三月,神宗崩,哲宗(趙煦)即位。新法先後廢罷。 哲宗元祐元年丙寅(1086) 六十六歲 四月初六病逝,贈太傅。王安石故里
王安石故里上池村位於江西東鄉縣,距離縣中心25公里,是展示中國明清建築藝術及其發展歷史的文物保護區。該村始建於北宋、迄今已逾千年,現在保存下來的建築主要是明清以來修建的。現存有100餘棟古代建築和十多處和王安石有關的遺蹟.世宦祠 為上池典型古代建築代表作,展現了我國勞動人民卓越的創造力及中國古代建築的博大精深。“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自古英豪欽卓識。祖德可以師,學問可以傳,至今鄉里仰遺風。”這是懸掛在上池村“世宦祠”內的一幅讚頌王荊公的對聯。正大門還有一副對聯是“政治抗三代之隆,差讓伊皋尹旦。文章駕百家而上,殊超韓柳歐蘇。”橫聯:“俎祀光華”。舊時在上池村“世宦祠”祠堂裡面,四壁掛了很多題贊上池村王氏先輩豐功偉業的名人字畫、木匾等。 至今“世宦祠”還流傳有多幅讚頌王荊公的對聯。 “世宦祠”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宗祠,極其雄偉,磚、木、石結構,用料精良,宗祠內保存有許多精美的磚雕、木雕、石雕。宗祠坐北朝南,三廳三開間,面寬12.2米,進深30.4米,高6米,占地面積366平方米,正大門石匾陰刻“世宦祠”三楷書,
兩側大門上匾陰刻“登科”和“及第”字樣,筆鋒舒展,筆力遒勁,是難得一見的古代書法。三大門兩側各有一個石墩(欲稱三門六墩)。前廳進深7.65米,中廳進深12.3米,後廳進深6.9米,呈後高前低勢,中設兩天井,封火山牆,為典型的明代建築。 以前世宦祠的夾牆內藏有王安石畫像,
每年的正月初一在祠堂內掛出,供村民祭拜。同時,還有歷代名家的畫亦同時掛出展覽。宋朝畫家畫的十八駿馬圖,一馬一圖,栩栩如生。還有宋朝大書法家米芾贈與王安石後裔的硯台,硯台呈綠色,長23厘米,寬14.55厘米,重8.25公斤,兩側刻有2條龍,側有一條盤龍,上方正中刻有“御賜之寶”四字,十分珍貴。
硯底有米芾自刻銘文,如今此硯和夾牆裡取出的一些畫像均藏於東鄉縣博物館內。 上池村舊時一直成立有文會(即科甲舉子,秀才等組織的文人協會),每年正月初三日,學子們都雅集在世宦祠內,向伯祖考王安石的遺像瞻仰朝拜,以示後輩崇文尊祖之意,俗稱“尊學校”。這種儀式,也是到解放後才停. 上池村建有很多公共建築。有眾多祠堂,如王氏大宗祠、安上公祠二棟,一棟為祠堂,一棟供族人娛樂,有戲台和看台,台柱上寫有一副對聯:裝幾個忠臣義士人間冷暖盡知,唱一聲陽春白雪天地萬物皆空,以及睿二公祠(現存)、南池公祠、世宦祠。村中還有一棟兩層樓的書院,上、中、下三進,天井立中堂兩旁,共有28間房屋, 周邊另有附屬房。書院內有茶花樹一對,羅漢松一株,院外有池塘、竹園,有三棵參天樟樹,一株梅樹,環境十分幽靜秀麗,是讀書的好地方;樓上有一圓窗正對百葉陂,窗上一匾寫著“聽月樓”,夜闌人靜,憑窗觀月,十分醉人;池塘的屏牆上有一石刻,上書“浴雲池”,水連雲天,雲在水浴,十分和諧。此情此景有個教書先生寫了一副對聯:聽月樓台伴我圖書千古秀,浴雲池上宜人花鳥四時春。村裡有一個寺廟,面積400平方米,常年香火不斷。每年農曆八月二十五、二十六是廟會的日子,廟內五尊大菩薩被抬到周邊十多個村莊,供民眾祭拜,十分熱鬧。走出村口,俯瞰池塘,遠眺峰丘,真為此處山水鍾靈毓秀而流連忘返。
小程式
贊
糾錯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if item.fback}}
管理員回覆:{{item.fback}}
{{/if}}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