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 書法字典>>唐人書法>> 唐人百科介紹字帖

唐人百科介紹

唐人_唐人介紹_書法字典

中國人的通稱

由來

  唐代,是中國古代最繁榮強盛的一個朝代。從唐太宗貞觀開始,拓土開邊,威震中亞、西亞及南海諸國。西北地區少數民族稱唐太宗為“天可汗。”武功之盛,可想而知。到了唐玄宗開元之治,國威更加繁盛,遠近各國都派人前來“訪問”。從此,海外人對中國的一切便均以“唐”字加稱,如稱中國人為“唐人”,稱中國的字為“唐字”,稱中國為“唐山”等等,這種情形延續至今。

外國人對中國人稱為“唐人”的習慣一直未變

  唐朝覆亡後,由於唐對世界經濟、文化的影響,外國人對中國人稱為“唐人”的習慣一直未變,從宋元直至明清都是如此。《明史·真臘傳》中說:“唐人者,諸蕃呼華人之稱也,凡海外諸國盡然。”直到目前,老一輩的華僑仍喜歡自稱“唐人”,稱中國為“唐山”,至於華僑聚居的地方稱為“唐人街”,這幾乎舉世皆知。日本在明代仍叫中國為唐土,人民為唐人

作家唐人

  
唐人_唐人介紹_書法字典

人物簡介

  唐人,原名嚴慶澍(1919—1981),江蘇蘇州人。筆名另有阮朗、顏開、江杏雨、陶奔、洛風、高山客等。抗日戰爭初期,在南北各地參加抗日宣傳工作,後入成都燕京大學半工半讀於新聞系。1946年在上海加入《大公報》,任職業務部門,曾赴蘇北內戰前線採訪。1947年調往《大公報》台北分館(業務機構),業餘也作報導,寫通訊。1949年分館被封,轉往香港《大公報》。

主要生平

  1950年《大公報》增辦《新晚報》,從此就在《新晚報》工作,由港聞、副刊編輯、主管直至編輯部領導。1977年,當選為廣東省政協委員和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作協廣州分會理事;1981年11月26日於北京病逝,骨灰安葬於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

豐富的作品

  一生作品在千萬字以上,近一百部,最有名的是長篇章回小說《金陵春夢》,在《新晚報》連載七年之久,在海內外有廣大影響。另有續篇《草山殘夢》、《蔣後主秘錄》,外篇《宋美齡的大半生》等。章回小說還有《北洋軍閥演義》。此外,他更寫了大量反映香港、台灣現實生活的小說,有《人渣》、《我是一棵搖錢樹》、《空降》、《長相憶》、《孟姜女》、《窄路》、《贖罪》、《蒼天》、《襲》、《八口之家》、《格羅珊》、《她還活著》、《第一個夾萬》、《香港屋檐下》、《碑》、《泥海泛濫》、《愛情的俯衝》、《颱風眼》、《火燒島》、《在海的那邊》、《月兒彎彎》、《血染黃金》、《芭芭拉的故事》、《黑裙》、《香港風情》、《十年一覺香港夢》、《香港大亨》,《壯士》、《小鹿》、《浮生八記》、《貝貝的初戀》等。他也寫劇本,《詩人郁達夫》在港出版後《收穫》曾轉載。被拍成電影的有:《華燈初上》,《香噴噴小姐》、《姊妹曲》、《闔第光臨》等十二部。

唐人與《金陵春夢》

  提起嚴慶澍,讀者恐怕還比較陌生,但對他以筆名“唐人”撰寫的《金陵春夢》一書,一定是很熟悉的。
唐人_唐人介紹_書法字典

1950年10月,香港《大公報》編輯發行的《新晚報》創刊,作為《大公報》記者的嚴慶澍被調到《新晚報》繼續做編輯工作。《新晚報》曾連載宋喬撰寫的《侍衛官雜記》,受到讀者的歡迎,該報總編輯羅承勛考慮還應增加這方面的稿件。嚴慶澍在回憶此事的經過時說:“《新晚報》曾刊登《侍衛官雜記》小說,之後出版了單行本。作者宋喬寫蔣介石的膚淺與無賴相當有趣,讀者卻有這么一個意見:蔣介石當真是這樣淺薄可笑?為了說明蔣介石之所以成為蔣介石——連美國總統都曾為之頭痛,《新晚報》總編輯以為最好再寫一篇,在讀者印象中塑造一個‘真正的蔣介石’。而且這種意見越來越多。這大概是由於當時全國解放為時未久,人們對蔣的‘厲害’記憶猶新之故吧?”羅承勛提出這個創作課題後,許多記者不敢承擔這一重任。最後,羅總編把撰稿任務派給了嚴慶澍,並說“反正你有空兒,就這樣了”。  說到寫文章,香港《大公報》、《新晚報》真是好手如雲,而這次撰稿任務落到自稱是“附驥尾者”的嚴慶澍身上,可能有這樣幾個理由:他在蔣介石“發跡”的上海住過,到過抗日戰爭的前方,到過內戰的前方,到過台灣。“對我來說,真是任務艱巨。對於那個人人皆知的角色,不比一般小說中的人物,可以‘虛構’;又不能僅憑資料去寫,否則效果與催眠術無異”,嚴慶澍誠惶誠恐地說。 既然任務接下來了,嚴慶澍就抓緊時間蒐集材料。他根據蔣介石的家譜、浙江地方志、風俗習慣和有關蔣的傳記,從“鄭三發子”寫起,一發不可收拾。在創作的過程中,他在許多章節寫作費盡周折。蔣介石逛窯子盡人皆知,不寫不成,因為這涉及到蔣的為人。但一下筆又困難不少,他不可能再找到蔣當年所逛的窯子。他在講到當時的寫作景況時說:“曹禺寫《日出》可以找到場景,我寫蔣的胡來就絕對找不到足以說明時空特徵的場景。於是我到處搜求資料,找遍書店、書攤,卻一無所得。最後在摩羅上街之下或摩羅下街之上的一個簡陋狹小的舊貨鋪里,找到了一本薄薄的有光紙石印的楷書文言體《三十年歇浦滄桑錄》。我已記不得作者和書店的名字。這是一本當年‘十里洋場’上海‘風月場中’懷舊兼導遊的小冊子,時間從清末到接近北伐。蔣介石在上海交易所做生意正是這段時期。我大喜過望,以五毛錢‘高價’買了。小冊子對上海妓院的分級、‘規矩’、陳設、‘制度’,乃至當時‘名妓’的花名、綽號與特徵等等記載詳盡,我就用來做這場戲的‘活動場景’了。”此文一見報,讀者感到真實可信,如臨其境,同時也寫到“妓女”們的疾苦,使人落淚。

香港《新晚報》從1952年年中開始連載

  
唐人_唐人介紹_書法字典

香港《新晚報》從1952年年中開始連載,每天一段,到1955年9月止,先後刊登了“鄭三發子”、“十年內戰”、“八年抗戰”、“血肉長城”、“和談前後”、“台灣風雲”等。嚴慶澍的長篇連載一面世,就有人在香港報紙上造謠,說“《金陵春夢》是‘向壁虛構’的”,作者賺了不少稿費,私家汽車有兩部之多,白天寫稿晚間上舞廳,在舞廳上是“出血大戶”(肯花錢的大闊佬)。其實,他只有一部“11號車”(兩條腿),在巴士站苦候巴士時,有朋友邂逅便對他開玩笑:“你又在這裡等你的兩部私家車啦!”至於晚間去舞場做“出血大戶”,他的夫人可以證明,他壓根兒不會跳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