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氏盤百科介紹
簡介
西周晚期(Ca.9th-8th centuries B.C.) 散氏盤腹深:9.8公分 底徑:41.4公分 重:21312 g 銘文:19行 357字 腹飾夔紋,圈足飾獸面紋。內底鑄有銘文19行、357字。內容為一篇土地轉讓契約,記述夨人付給散氏田地之事,並詳記田地的四至及封界,最後記載舉行盟誓的經過。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清康熙時,揚州徐約齊以重金購自歙州程氏,後又歸於揚州洪氏。清阮元曾翻鑄此盤,也有銘文拓本傳世。嘉慶十四年,仁宗五十大壽時,新任兩江總督阿毓寶從揚州鹽商購得此盤貢入內府。歷經道、鹹、光、宣四朝,因年久失查,不知所在,1924年遜清內務府清查時,發現於養心殿庫房。1935年《散氏盤》隨清宮其它文物移交北平故宮博物院,抗戰時曾南遷,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散氏盤於乾隆中葉出土至嘉慶十五年一直在民間收藏,先在揚州江翰林家收藏多年,後轉手誰家則不詳。老古玩界卻傳說著,阮元收藏過,並複製鑄造出兩件。也有人認為,阮元沒收藏過,是江翰林拿到蘇州去複製鑄造出兩件贗品。民國十三年以前,大古董商都說過,遇上散氏盤要格外小心,仔細簽定。
歷史淵源
散國約位於陝西寶雞鳳翔一帶,西北方與夨國為鄰。由銘文內的人物推知,此盤的鑄作年代約在西周厲王時期。 根據清朝張廷濟所著之 《清儀閣題跋》 等等之資料,散氏盤於清康熙年間於陝西鳳翔出土,經多人收藏之後,於嘉慶十四年(1809年),嘉慶皇帝50歲壽辰之際,由江南鹽運使阿林保進貢內務府。經由內務府著名金石學家阮元鑑定為西周時期物品,並製作銘文拓片,收藏於內務府庫房。後有傳聞散氏盤在英法聯軍入侵圓明園時被燒毀,並多年不見蹤跡。1924年,時任清室善後委員會委員的馬衡在清查故宮物品的時候再次發現了散氏盤,後來在古籍中找到散氏盤拓片,經比較鑑別考證,確定該盤是散氏盤原件,燒毀一說純屬傳聞。 早在商朝中期,青銅器上便已出現銘文,比甲骨文的時代還早。但是在西周之後,在銅器上鑄刻銘文的風氣才大大風行,舉凡祭祀、戰爭、賞賜等大事,甚至是契約,都被紀錄在青銅器上。 散氏盤在康熙年間出土,嘉慶年間被進貢上京,作為慶賀嘉慶皇帝壽辰的賀禮,從此成為皇室收藏。盤上的銘文共 357 字,記載的是西周晚期的土地契約。位於今日陝西寶雞鳳翔一帶的散國,被西北方的 國侵占了土地,兩國議和,戡定國界, 國割地賠償,過程與契約均鑄在盤上,作為證明。散氏盤 造形與紋飾均呈現西周晚期青銅器簡約的風格 ,文字線條宛轉靈動,是研究西周金文重要的材料。 西周晚期著名青銅器。也叫“矢人盤”。清代道光年間出土於陝西寶雞虢川司。曾藏於乾隆內府。以其長篇銘文著稱於世。散氏盤高圈足,左右兩耳,滿器施飾,莊重華麗。銘文鑄於盤內底上,共三百五十七字。是一件風格非常突出的作品。其書法渾樸雄偉,字型用筆豪放質樸,敦厚圓潤,結字寄奇雋於純正,壯美多姿。有金文之凝重,也有草書之流暢,開“草篆”之端。 散氏盤銘文並器全形拓,整幅托裱本,珂羅版原大精印,尺寸145/81厘米。 四大國寶之一的西周散氏盤,原藏清內府,與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盤並稱四大國寶, 原拓本極珍罕,海內學者爭求而極難得。此以周希丁精拓本原大印,可賞可習,精美高古。 散氏盤現存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腹飾夔紋,間以獸首叄,足飾獸面紋。首句「用夨撲散邑,乃即散用田」說明了紛爭的伊始:因為夨國攻打(偷襲)散國的城池田邑,造成散國損失,於是由夨國割田地二區以為賠償。文中兩段割地樹封的履勘紀錄,緊接著是夨人與散氏參與定界的見證名單,末段則為割地後盟誓立契的實景:(在豆國新宮東廷)原屬夨人土地第一區的叄員首長與第二區的二名主管相繼盟誓,確定守約後,將所割田地繪圖,交由夨王執守,史正仲農則執左券以為文書之認證。
歷史故事
散氏盤國寶是與“晚清海內三寶”大盂鼎、大克鼎和毛公鼎齊名的西周青銅器散氏盤。1924年的一天,在紫禁城的晨霧之中,一縷陽光透過故宮庫房的窗欞,照在了清室善後委員會委員的馬衡手上。馬衡是中國現代著名書法篆刻家,也是一位金石考古學家,還曾經擔任過故宮博物院的院長。當時,馬衡正在清查故宮物品。他打開一隻積滿灰塵的木箱,掀開箱蓋,一抹青綠的顏色,映入眼帘。箱子裡裝著的,就是故事的主人公——散氏盤。它的出現,帶來了一樁青銅國寶的真偽疑案…… 馬衡拜訪收藏界的老人,知道了散氏盤的故事:阿林保為了給皇帝獻壽禮購買了寶盤,卻不知寶盤究竟“寶”在何處,想找金石收藏家阮元鑑定。阮元的出現,讓馬衡覺得他是散氏盤真偽案的關鍵。散氏盤
散氏盤銘文
銘文闡述
散氏盤銘文
鑑定方法
散氏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