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 書法字典>>胡安國書法>> 胡安國百科介紹字帖

胡安國百科介紹

人物簡介

  胡安國(1074.9.3~1138.4.13) 字康侯,諡號文定,宋建寧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湖湘學派的
胡安國

胡安國

奠基人。紹聖四年(1097)進士,為太學博士,旋提舉湖南學事。後遷居衡陽南嶽,主要從事學術研究,創辦碧泉、文定書院講學,在南嶽完成了理學史上的重要著作《春秋傳》  胡安國為程頤門人,又與游酢、謝良佐、楊時等游,胡寅稱其“宏綱大用,奧義微辭,既於筆削之書發揮底蘊”,而“記誦訓詁、辨說詞華之習,一不與焉”(《進先公文集序》),謝良佐稱其“如嚴冬大雪,百草枯死,而松柏獨秀”。清康熙皇帝頒賜其祠匾額稱“霜松雪柏”。著有《春秋傳》,今存三十卷;又有文集十五卷、《資治通鑑舉要補遺》一百卷,今已佚。《全宋詩》卷一三七○錄其詩22首。《全宋文》卷三一四六收有其文。事跡見胡寅《先公行狀》(《斐然集》卷二五)、《宋史》卷四三五本傳。  (據《湖湘文化名人衡陽辭典》,甘建華主編,爾雅文化出品)

生平

  胡安國15歲那年,到州學就讀。一天,一個戲班子在州學前演出,州學學生都棄學外出看熱鬧,僅剩胡安國一人還留在書齋中誦讀,州學教授發現後非常感動,賞贈他紙筆佳硯。兩年後,胡安國進入太學學習,這段時間他接受了程頤、程顥學說,成為理學的堅定信奉者,極力推崇二程是孔孟之道的直接繼承人。1097年(宋哲宗紹聖四年),胡安國進士及第,踏入仕途,先徙居潭州城南,提舉湖南學士,在官6
程頤像

程頤像

年。以後還任過中書舍人等職。由於仕途坎坷,他在晚年乾脆辭職退隱,致力於學術研究。1123年始撰《春秋傳》。北宋末年,黃河流域戰爭頻頻,中原士人紛紛南下,給長江流域的文化興盛創造了機遇。胡安國也於南宋建炎(1127-1130)年間,抵湘潭,至碧泉定居,遂落籍湘潭。在潭州湘潭建碧泉書院,“前後居潭三十餘載”。著書講學,從游弟子數十人,潛心續撰《春秋傳》。胡安國志在經世濟民,感於時事,往往借《春秋》寓意,不拘章句 訓詁,成為宋代理學家以義理治《春秋》的代表作。然後又在衡山山麓辦文定書院,以講學撰述為業,除自己的子侄胡寅、胡宏、胡憲等外,還吸引了眾多湖湘士 子前來就學。其中僅長沙人就有治《春秋》和《資治通鑑》的譚知禮,以孝友信義著稱的黎明等,從而開始奠定了一個在中國古代學術史上具有特殊地位的理 學派別-湖湘學派。1138年(紹興八年)書成,30卷,進呈朝廷。宋高宗贊他“深得聖人之旨”,詔加寶文閣直學士。同年四月春,胡安國在湖南逝世,葬隱山,朝廷破格賜諡文定。所著《春秋傳》成為後世科舉士人必讀的教科書。又著《資治通鑑舉要補遺》100卷,《文集》15卷。《宋史》立傳,《宋元學案》中有《武夷學案》,明正統年間從祀孔廟。1706年朝廷賜“霜松雪柏”匾額一方,1737年撥內府庫銀建祠於隱山。

學風

  大凡一個著名的學派都有一定的學術風尚,宋代湖湘學派也不例外。其學風主要有:   首先是尊奉理學。湖湘學派主要人物的學術思想,都直接淵源於宋代程朱理學的開創者程頤、程顥。胡安國認為自己的學問主要來自二程,以二程的私淑弟子自居,並請朱熹前來長沙會講,此後湖南士人一
文定書院

文定書院

直與朱熹保持著密切的學術聯繫。胡安國去世後,他的學生許多改從了朱熹。朱熹在就任湖南安撫使期間,又致力于振興嶽麓書院,經常和生徒講論問答。於是,程朱理學在湖湘占據了學術的主導地位。雖然以後也有心學、農學滲入湖南,但這一主導地位始終沒有動搖過。   其次是重經世務實。宋代的許多理學家都有空談心性,不究實用的傾向。湖湘學派雖然也是理拿中的一派,卻自創立之初就反對“腐儒”學風;主張“通曉時務”,“留心經濟”。胡安國提倡實際生產勞作,提倡學者不妨鋤鋤地種種菜;認為君子之學,最重要的就是一“實”’宇,除經史之外,還必須致力於兵、農等經世實學,在他自己的著作中對這類知識就多有涉及。由此,在知行關係上,湖湘學派闡述“知行互發”,特別注重“行”的作用,強調“踐履”,即實踐,認為 “知之
理學家朱熹

理學家朱熹

非艱,行之惟艱。”因為湖湘學派重視務實,所以後人評價他們都是有用之才,而非“迂談道學者”。   湖湘學派還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不存門戶之見,抱兼容並蓄態度,對與程朱理學不同的陸九淵心學派、陳亮事功學派並不一概否定,而是互為取捨。如胡安國等人提出的“性,天下之大本也”的性本體論體系,就兼容了二程的理本論與陸九淵的心本論。

傳承

  胡安國的長子胡寅,禮部侍郎。著《讀史管見》數十萬言,學者稱致堂先生。次子胡寧,官祠部郎
《宋元學案》

《宋元學案》

中,後辭佐父修纂《春秋傳》,著《春秋通旨》,學者稱茆堂先生。季子胡宏傳父學,講學碧泉20餘年,傳學於張木式等,著《鬍子知言》等書,學者稱五峰先生,《宋元學案》中有《五峰學案》。侄胡憲從胡安國學而不仕,門下朱熹從游最久,學者稱籍溪先生。

貢獻及影響

  胡安國是兩宋時期著名的經學家、理學家和政治家,對兩宋之際的政治和學術領域均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胡安國以其《時政論》、《治國論》、《春秋傳》奠定了將心性之學與經世致用相結合的“湘派”風,一方面為理學的發揚光大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也為統治階級提供了一套有用的治國寶典。胡安國傳學胡宏及弟子。胡宏傳學張木式 。張木式湘中門人眾多,僅見於《嶽麓學案》的即有33人。他們先後講學於碧泉、嶽麓、南嶽、主一等書院,培養大批學者,形成胡氏學派,一稱“穩山之學”。黃宗羲稱 “湖湘學派”。王闓運稱“潭學”,說“胡開潭學,朱張繼響”;“道學開自周敦頤,鄉邦無傳其學者。至安國及子寅、宏來發明之。湖湘之學,比於關洛。”湖湘學派研究傳統理學,有歷史局限性,但提倡修身為學,主張經世致用,重教化,講名節,輕利祿,憎邪惡,對湘潭乃至湖南的人文教化和道德風尚有深遠影響。胡安國父子及他們的門生湖湘文化對中國近代的影響是巨大的,對於造就湖南近世英才並推動中國歷史發展起了不容置疑的推動作用。以修身養性,經世我用為典型特徵的湖湘文化,是由胡安國父子創立,由他們的門生繼承且光大發揚的,他們是湖湘文化的鼻祖。

著作

  著有《春秋傳》,今存三十卷;又有文集十五卷、《資治通鑑舉要補遺》一百卷,今已佚。《全詩》
《全宋詩》

《全宋詩》

卷一三七十錄其詩二十二首。《全宋文》卷三一四六收有其文。事跡見胡寅《先公行狀》(《斐然集》卷二五)、《宋史》卷四三五本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