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先世祖籍安徽歙縣洪坑。三十七世洪璟曾任山西大同知府。其子洪公採為洪亮吉的祖父
洪亮吉坐姿像
,入贅於常州趙氏,娶康熙四十八年狀元趙熊詔之女為妻,從此定居常州。洪亮吉生於1746年九月三日(10月17日),卒於1809年五月十二日(6月24日)。自幼喪父,刻苦讀書,以詞章考據聞名,尤其擅長輿地。與同里黃景仁、孫星衍友善,並得袁枚、蔣士銓的賞識。多年屢試不中,先後充安徽學政朱筠、陝西巡撫畢沅等幕府。乾隆五十五年(1790)44歲時終於以一甲第二名考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充國史館編纂官。乾隆五十七年(1792)擔任順天府鄉試同考官。後督貴州學政,任內為貴州各府書院購置經、史、通典、《文選》等方面圖書,提高了貴州學術水平。嘉慶元年(1795)回京供職,入直上書房,教授皇曾孫奕純讀書。嘉慶三年(1798),以征邪教疏為題考試翰林和詹事,洪亮吉著文,力陳內外弊政數千言,為時所忌,以弟喪辭職回鄉。嘉慶四年(1799)為大學士朱圭起用,參與編修《高宗實錄》。同年,上書《乞假將歸留別成親王極言時政啟》,觸怒嘉慶,下獄並定死罪。後改為流放伊犁。百日之後,即被釋放回籍。從此家居撰述至終。
文學成就
洪亮吉精於史地和聲韻、訓詁之學,善寫詩及駢體文。洪亮吉的《北江詩話》,論詩強調“性情”、“氣格”,認為詩要“另具手眼,自寫性情”,讚賞杜牧的詩文能於韓、柳、元、白四家之外“別成一家”的獨創精神;批評沈德潛詩學古人“全師其貌,而先已遺神”(《北江詩話》卷四);非議翁方綱詩“如博士解經,苦無心得”(同前卷一)。這些都是可取的。此外評論古代及當時詩人,亦多精到語。 洪亮吉一生好游名山大川,足跡遍及吳、 越、 楚、黔、秦、晉、齊、豫等地,所以他的山水詩特多,有不少佳構。謫戍伊犁期間寫的《安西道中》、《天山歌》、《行至頭台雪益甚》、《伊犁記事詩四十二首》等,寫塞外風光,尤具特色。詩筆於質直明暢中有奇峭之致。他的駢體文高古遒邁,“每一篇出,世爭傳之”(袁枚《卷施閣文乙集序》),如《出關與畢侍郎箋》、《游天台山記》、《戒子書》等都較著名。時人舒位《乾嘉詩壇點將錄》曾評點當代詩壇108家,並以梁山泊好漢相擬,將洪亮吉比作“花和尚魯智深”:“好個莽和尚,忽現菩薩相。六十二斤鐵禪杖。” 洪亮吉著有《卷施閣詩文集》、《附鮚軒詩集》、《更生齋詩文集》、《北江詩話》及《春秋左傳詁》。
流放創作
洪亮吉這位著名的清代學者1799年因上書直言朝政之弊端,言辭激烈,不避鋒芒,刺到了嘉慶皇帝的痛處;“人才至今日消磨殆盡矣。數十年來,以模稜為曉事,以軟弱為良,以鑽營為進取之階,以苟且為服官之計,由所遭者,無不各得其所欲而去,以定衣缽相承牢結而不可解……士大夫漸不顧廉恥
洪亮吉像
,……”。為此言語,差點丟了腦袋。幸“恩旨從寬,免死,改發伊犁,交將軍保寧嚴加管束。” 這對洪亮吉無異是一次重大的打擊。可洪亮吉卻能坦然處之,一笑置之。“半生縱蹤未曾閒,五嶽游完鬢乍斑。卻出長城萬餘里,東西南北盡天山。”《出關作》他一路歌風嶺雪,覓史尋蹤,贊西域山水之奇麗,記邊塞風情之異觀。觀察之深,描繪之細,確有輿地學者之眼光,又有詩人才子之文采。也許,他當初寫這些詩時並未曾想到傳世,然而,卻給後人了解西陲風物留下了一筆寶貴的遺產。 對於流放犯,詩是雙刃利劍。洪亮吉曾特意提到:(流放伊犁途中)至保定,甫知有廷寄與伊犁將軍,有“不許作詩,不許飲酒”之諭。是以自國門及嘉峪關,凡四匝日,不敢涉筆。及出關後,獨行千里,不見一人,徑天山,涉瀚海,聞見恢奇,為平生所未有,遂偶一舉筆,然要皆描摹山水,絕不敢及餘事也。 看來嘉慶帝相當了解這個才子。“不許作詩,不許飲酒”出自皇帝之口,真是意味深長。而創設伊犁流放地的乾隆帝早在20年前就責令伊犁將軍,對遣犯嚴加管束,“倘贍恂情面,任其置產娶妻,則伊等反得晏然安處,與無罪何異?至其遣發日久,不得歸籍,或妄作詩詞,編選誹言,或不安本分生事,及潛行逃走者,一面奏聞,一面正法,不得稍事姑容! 次年二月,洪亮吉越過千山萬水,抵達流放都會惠遠。 惠遠,所居之房是有名的鬼屋。前居屋主在“環碧軒”遇鬼,又加上貶謫丟官後心情不舒,終死在自己的失落中。而洪亮吉在此居住百日,卻從未見鬼,實乃超脫於世,不為個人之失落而惱也。他寄情山水,賞花觀魚,飲酒做詩,將伊犁所見所聞詳錄於日記詩文中,這決不是一時遊戲之作,而是繼續他一生所從事的著述之業,以傳世人。 他寫伊犁山水:“看山不厭馬蹄遙,笠影都從雲外飄。一道驚流直如箭,東西二十七飛橋。” 他吟伊犁風雨:“畢竟誰驅澗底龍,高低行雨忽無縱蹤。危崖飛起千年石,壓到南山合抱松。” 他詠伊犁街巷:“日日沖泥掃落苔,一條春巷八門開。外台自有蕭閒法,攜具方家說餅來。” 他贊伊犁花果:“古廟東西辟廣場,雪消齊露粉紅牆。風光穀雨尤奇麗,蘋果花開雀舌香。” 洪亮吉歌詠過的天山風光 縱觀洪亮吉的伊犁雜詩,決不僅僅是應酬抒懷之作,而是有意識地用詩的形式記下伊犁的山光水色、風土民情。這是跟他後來追述伊犁百日行的《天山客話》一脈相承的。他的《伊犁日記》對他來伊途中所見之物作了詳細的記載,而《天山客話》則詳細記載了伊犁的山川、物產、風貌等。這些都為後來研究西北地區的史地學者提供了十分寶貴的資料。《新疆圖志》就引用了他的不少條述。後世史地學者對洪亮吉評價甚高。 洪亮吉戍伊百日之後,即被“皇恩大赦”。當他離開惠遠城時,“下馬步出城,百步屢駐腳。“長刀短後衣,未忍即拋卻。”他為失落而來,卻滿載西域奇珍而歸,在自己生命價值的天平上加了一個重重的砝碼。
代表詩作
洪亮吉篆書七言聯
【伊犁紀事詩】 畢竟誰驅澗底龍,高低行雨忽無蹤。 危崖飛起千年石,壓倒南山合抱松。
【伊犁記事詩 】 謫出長城不許詩,一看瀚海放歌奇。 伊犁河谷行舟賞,塞外風情醉筆痴。 頭枕天山明月睡,神遊冰嶺雪雞嬉。 縱橫篆隸聞西域,戍百歸鄉駐足辭。
【天山歌】 地脈至此斷,天山已包天。日月何處棲,總掛青松巔? 窮冬稜稜朔風裂,雪復包山沒山骨。峰形積古誰得窺,上有鴻蒙萬年雪? 天山之石綠如玉,雪與石光皆染綠。半空石墮冰忽開,對面居然落飛瀑。 青松崗頭鼠陸梁。一一竟欲餐天光。沿林弱雉飛不起,經月飽啖松花香。 人行山口雪沒蹤,山腹久已藏春風。始知靈境迥然異,氣候頓與三霄通。 我謂長城不須築,此險天教限沙漠。山南山北爾許長,瀚海黃河茲起伏。 他時逐客倘得還,置家亦象祁連山。控弦縱遜騾騎霍,投筆或似扶風班。 別家近已忘年載,日出滄溟倘家在。連峰偶一望東南,雲氣蒙蒙生腹背。 九州我昔歷險夷,五嶽頂上都標題。南條北條等閒爾,太乙太室輸此青。 君不見奇鍾塞外天奚取,風力史人猛飛舉。一峰缺處補一雲,人慾出山雲不許。
人口觀點
兩百年前,清代以治經史文學聞名的洪亮吉曾寫過一篇叫《治平篇》的人口論。在當時人們對中國的人口問題尚麻木的時代,他卻敏銳地洞見到了這一問題的嚴重性。
洪亮吉紀亮堂
在清代前期,中國人口的增長速度和絕對量都遠遠超過了前代。據估計,順治八年至十八年(公元1651—1661年)人口不過一億左右,到乾隆五十年至五十六年(公元1785—1791年)卻猛增至三億。同一時期,耕地雖然有所擴大,但遠遠低於人口的增長,平均每人占有耕地從原來的五畝多,下降為兩畝多。洪亮吉針對當時人口增長大大超過耕地和一般生活資料增長的情況,首先認為,戶口“則視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視六十年以前增十倍焉,視百年、百數十年以前不啻增二十倍焉”:而田地、房屋“亦不過增一倍而止矣,或增三倍、五倍而止矣。”(《治平篇》)在幾十年到一百多年中,人口會增加五倍、十倍、二十倍,田地與房屋僅增加一倍、三倍、五倍,儘管沒有什麼科學根據,但他的這一看法,除與五年後馬爾薩斯的人口按等比數列增加、生活資料按等差數列增加的觀點很相類似外,與馬爾薩斯把資本主義條件下的人口規律看成是超社會、超歷史、超地域的自然規律有著根本不同。 洪亮吉認為,人口的增長既然遠遠超過了田地與房屋的增長,就不但使得“田與屋之數常處其不足,而戶與口之數常處其有餘”(《治平篇》),“為農者十倍於前而田不加增,為商賈者十倍於前而貨不加增”,還產生了“終歲勤動,畢生皇皇而自好者居然有溝壑之憂”和為非作歹之徒,生“攘奪之患”(《生計篇》)的嚴重情況,這裡洪亮吉站在地主階級立場上,固然認識不到造成當時人民貧困和社會動亂不安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的剝削制度,但他既敏銳地看到了人口增長太快、生活資料增長太慢,會影響封建社會秩序的安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又看到了土地的大肆兼併,對這一矛盾的加劇。“況有兼併之家,一人據百人之屋,一戶占百戶之田,何怪乎遭風雨、霜露、冰寒、顛踣而死者之比比乎!”(《治平篇》)比起馬爾薩斯故意掩蓋資本主義剝削制度是勞動人民失業、貧窮、困苦以及戰爭的根源的真象,又有很大不同。
清史文載
洪亮吉,字稚存,江蘇陽湖人。少孤貧,力學,孝事寡母。初佐安徽學政朱筠校文,繼入陝西巡撫畢沅幕,為校刊古書。詞章考據,著於一時,尤精揅輿地。乾隆五十五年,成一甲第二名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年已四十有五。長身火色,性豪邁,喜論當世事。未散館,分校順天鄉試。督貴州學政,以古學教士,地僻無書籍,購經、史、通典、文選置各府書院,黔士始治經史。為詩古文有法。任滿還京,入直上書房,授皇曾孫奕純讀。嘉慶三年,大考翰詹,試征邪教疏,亮吉力陳內外弊政數千言,為時所忌。以弟喪陳情歸。 四年,高宗崩,仁宗始親政。大學士朱珪書起之,供職,與修高宗實錄,第一次稿本成,意有不樂。將告歸,上書軍機王大臣言事,略曰:“今天子求
洪亮吉著《北江詩話》
治之心急矣,天下望治之心孔迫矣,而機局未轉者,推原其故,蓋有數端。亮吉以為勵精圖治,當一法祖宗初政之勤,而尚未盡法也。用人行政,當一改權臣當國之時,而尚未盡改也。風俗則日趨卑下,賞罰則仍不嚴明,言路則似通而未通,吏治則欲肅而未肅。何以言勵精圖治尚未盡法也?自三四月以來,視朝稍晏,竊恐退朝之後,俳優近習之人,熒惑聖聽者不少。此親臣大臣啟沃君心者之過也。蓋犯顏極諫,雖非親臣大臣之事,然不可使國家無嚴憚之人。乾隆初年,純皇帝宵旰不遑,勤求至治,其時如鄂文端、朱文端、張文和、孫文定等,皆侃侃以老成師傅自居。亮吉恭修實錄,見一日中朱筆細書,折成方寸,或詢張、鄂,或詢孫、朱,曰某人賢否,某事當否,日或十餘次。諸臣亦皆隨時隨事奏片,質語直陳,是上下無隱情。純皇帝固聖不可及,而亦眾正盈朝,前後左右皆嚴憚之人故也。今一則處事太緩,自乾隆五十五年以後,權私蒙蔽,事事不得其平者,不知凡幾矣。千百中無有一二能上達者,即能上達,未必即能見之施行也。如江南洋盜一案,參將楊天相有功駢戮,洋盜某漏網安居,皆由署總督蘇凌阿昏憒糊塗,貪贓玩法,舉世知其冤,而洋盜公然上岸無所顧忌,皆此一事釀成。況蘇凌阿權相私人,朝廷必無所顧惜,而至今尚擁巨貲,厚自頤養。江南查辦此案,始則有心為承審官開釋,繼則並聞以不冤覆奏。夫以聖天子赫然獨斷,欲平反一事而尚如此,則此外沉冤何自而雪乎?一則集思廣益之法未備。堯、舜之主,亦必詢四岳,詢群牧。蓋恐一人之聰明有限,必博收眾采,庶無失事。請自今凡召見大小臣工,必詢問人材,詢問利弊。所言可采,則存檔冊以記之。倘所舉非人,所言失實,則治其失言之罪。然寄耳目於左右近習,不可也;詢人之功過於其黨類,亦不可也。蓋人材至今日,銷磨殆盡矣。以模稜為曉事,以軟弱為良圖,以鑽營為取進之階,以苟且為服官之計。由此道者,無不各得其所欲而去,衣缽相承,牢結而不可解。夫此模稜、軟弱、鑽營、苟且之人,國家無事,以之備班列可也;適有緩急,而欲望其奮身為國,不顧利害,不計夷險,不瞻徇情面,不顧惜身家,不可得也。至於利弊之不講,又非一日。在內部院諸臣,事本不多,而常若猝猝不暇,汲汲顧影,皆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外督撫諸臣,其賢者斤斤自守,不肖者亟亟營私。國計民生,非所計也,救目前而已;官方吏治,非所急也,保本任而已。慮久遠者,以為過憂;事興革者,以為生事。此又豈國家求治之本意乎?二則進賢退不肖似尚游移。夫邪教之起,由於激變。原任達州知州戴如煌,罪不容逭矣。幸有一眾口交譽之劉清,百姓服之,教匪亦服之。此時正當用明效大驗之人。聞劉清尚為州牧,僅從司道之後辦事,似不足盡其長矣。亮吉以為川省多事,經略縱極嚴明,剿賊匪用之,撫難民用之,整飭官方辦理地方之事又用之,此不能分身者也。何如擇此方賢吏如劉清者,崇其官爵,假以事權,使之一意招徠撫綏,以分督撫之權,以蕆國家之事。有明中葉以來,鄖陽多事,則別設鄖陽巡撫;偏沅多事,則別設偏沅巡撫。事竣則撤之,此不可拘拘於成例者也。夫設官以待賢能,人果賢能,似不必過循資格。如劉清者,進而尚未進也。戴如煌雖以別案解任,然尚安處川中。聞教匪甘心欲食其肉,知其所在,即極力焚劫。是以數月必移一處,教匪亦必隨而跡之。近在川東與一道員聯姻,恃以無恐。是救一有罪之人,反殺千百無罪之人,其理尚可恕乎?純皇帝大事之時,即明發諭旨數和珅之罪,並一一指其私人,天下快心。乃未幾而又起吳省蘭矣,召見之時,又聞其為吳省欽辨冤矣。夫二吳之為和珅私人,與之交通貨賄,人人所知。故曹錫寶之糾和珅家人劉全也,以同鄉素好,先以摺?示二吳,二吳即袖其?走權門,藉為進身之地。今二吳可雪,不幾與褒贈曹錫寶之明旨相戾乎?夫吳省欽之傾險,秉文衡,尹京兆,無不聲名狼藉,則革職不足蔽辜矣。吳省蘭先為和?申教習師,後反稱和珅為老師,大考則第一矣,視學典試不絕矣,非和珅之力而誰力乎?則降官亦不足蔽辜矣。是退而尚未退也。何以言用人行政未盡改也?蓋其人雖已致法,而十餘年來,其更變祖宗成例,汲引一己私人,猶未嘗平心討論。內閣、六部各衙門,何為國家之成法,何為和珅所更張,誰為國家自用之人,誰為和珅所引進,以及隨同受賄舞弊之人,皇上縱極仁慈,縱慾寬脅從,又因人數甚廣,不能一切屏除。然竊以為實有真知灼見者,自不究其從前,亦當籍其姓名,於升遷調補之時,微示以善惡勸懲之法,使人人知聖天子雖不為已甚,而是非邪正之辨,未嘗不洞悉,未嘗不區別。如是而夙昔之為私人者,尚可革面革心而為國家之人。否則,朝廷常若今日清明可也,萬一他日復有 效權臣所為者,而諸臣又群起而集其門矣。何以言風俗日趨卑下也?士大夫漸不顧廉恥,百姓則不顧綱常。然此不當責之百姓,仍當責之士大夫也。以亮吉所見,十餘年來,有尚書、侍郎甘為宰相屈膝者矣;有大學士、七卿之長,且年長以倍,而求拜門生,求為私人者矣;有交宰相之僮隸,並樂與抗禮者矣。太學三館,風氣之所由出也。今則有昏夜乞憐,以求署祭酒者矣;有人前長跪,以求講官者矣。翰林大考,國家所據以升黜詞臣者也。今則有先走軍機章京之門,求認師生,以探取御製詩韻者矣;行賄於門闌侍衛,以求傳遞代倩,藏卷而去,制就而入者矣。及人人各得所欲,則居然自以為得計。夫大考如此,何以責鄉會試之懷挾替代?士大夫之行如此,何以責小民之訁夸詐夤緣?輦轂之下如此,何以責四海九州之營私舞弊?純皇帝因內閣學士許玉猷為同姓石工護喪,諭廷臣曰:‘諸臣縱不自愛,如國體何?’是知國體之尊,在諸臣各知廉恥。夫下之化上,猶影響也。士氣必待在上者振作之,風節必待在上者獎成之。舉一廉朴之吏,則貪欺者庶可自愧矣;進一恬退之流,則奔競者庶可稍改矣;拔一特立獨行、敦品勵節之士,則如脂如韋、依附朋比之風或可漸革矣。而亮吉更有所慮者,前之所言,皆士大夫之不務名節者耳。幸有矯矯自好者,類皆惑於因果,遁入虛無,以蔬食為家規,以談禪為國政。一二人倡於前,千百人和於後。甚有出則官服,入則僧衣。惑智驚愚,駭人觀聽。亮吉前在內廷,執事曾告之曰:‘某等親王十人,施齋戒殺者已十居六七,羊豕鵝鴨皆不入門。’及此回入都,而士大夫持齋戒殺又十居六七矣。深恐西晉祖尚玄虛之習復見於今,則所關世道人心非小也。何以言賞罰仍不嚴明也?自征苗匪、教匪以來,福康安、和琳、孫士毅則蒙蔽欺妄於前,宜綿、惠齡、福寧則喪師失律於後,又益以景安、秦承恩之因循畏葸,而川、陝、楚、豫之民,遭劫者不知幾百萬矣。已死諸臣姑置勿論,其現在者未嘗不議罪也。然重者不過新疆換班,輕者不過大營轉餉;甚至拏 解來京之秦承恩,則又給還家產,有意復用矣;屢奉嚴旨之惠齡,則又起補侍郎。夫蒙蔽欺妄之殺人,與喪師失律以及因循畏葸之殺人無異也,而猶邀寬典異數,亦從前所未有也。故近日經略以下、領隊以上,類皆不以賊匪之多寡、地方之蹂躪掛懷。彼其心未始不自計曰:‘即使萬不可解,而新疆換班,大營轉餉,亦尚有成例可援,退步可守。’國法之寬,及諸臣之不畏國法,未有如今日之甚者。純皇帝之用兵金川、緬甸,訥親僨事,則殺訥親;額爾登額僨事,則殺額爾登額;將軍、提、鎮之類,伏失律之誅者,不知凡幾。是以萬里之外,得一廷寄,皆震懼失色,則馭軍之道得也。今自乙卯以迄己未,首尾五年,僨事者屢矣。提、鎮、副都統、偏裨之將,有一膺失律之誅者乎?而欲諸臣之不玩寇、不殃民得乎?夫以純皇帝之聖武,又豈見不及此?蓋以歸政在即,欲留待皇上蒞政之初,神武獨斷,一新天下之耳目耳。倘蕩平尚無期日,而國帑日見銷磨,萬一支絀偶形,司農告匱。言念及此,可為寒心,此尤宜急加之意者也。何以言言路似通而未通也?九卿台諫之臣,類皆毛舉細故,不切政要。否則發人之陰私,快己之恩怨。十件之中,幸有一二可行者,發部議矣,而部臣與建言諸臣,又各存意見,無不議駁,並無不通駁,則又豈國家詢及芻蕘、詢及瞽史之初意乎?然或因其所言瑣碎,或輕重失倫,或虛實不審,而一概留中,則又不可。其法莫如隨閱隨發,面諭廷臣,或特頒諭旨,皆隨其事之可行不可行,明白曉示之。即或彈劾不避權貴,在諸臣一心為國,本不必避嫌怨。以近事論,錢灃、初彭齡皆常彈及大僚矣,未聞大僚敢與之為仇也。若其不知國體,不識政要,冒昧立言,或攻發人之陰私,則亦不妨使眾共知之,以著其非而懲其後。蓋諸臣既敢挾私而不為國,更可無煩君上之回護矣。何以言吏治欲肅而未肅也?未欲吏治之肅,則督、撫、籓、臬其標準矣。十餘年來,督、撫、籓、臬之貪欺害政,比比皆是。幸而皇上親政以來,李奉翰已自斃,鄭元鸘已被糾,富綱已遭憂,江蘭 已內改。此外,官大省、據方面者如故也,出巡則有站規、有門包,常時則有節禮、生日禮,按年則又有幫費。升遷調補之私相餽謝者,尚未在此數也。以上諸項,無不取之於州縣,州縣則無不取之於民。錢糧漕米,前數年尚不過加倍,近則加倍不止。督、撫、籓、臬以及所屬之道、府,無不明知故縱,否則門包、站規、節禮、生日禮、幫費無所出也。州縣明言於人曰:‘我之所以加倍加數倍者,實層層衙門用度,日甚一日,年甚一年。’究之州縣,亦恃督、撫、籓、臬、道、府之威勢以取於民,上司得其半,州縣之入己者亦半。初行尚有畏忌,至一年二年,則成為舊例,牢不可破矣。訴之督、撫、籓、臬、道、府,皆不問也。千萬人中,或有不甘冤抑,赴京控告者,不過發督撫審究而已,派欽差就訊而已。試思百姓告官之案,千百中有一二得直者乎?即欽差上司稍有良心者,不過設為調停之法,使兩無所大損而已。若欽差一出,則又必派及通省,派及百姓,必使之滿載而歸而心始安,而可以無後患。是以州縣亦熟知百姓之技倆不過如此,百姓亦習知上控必不能自直,是以往往至於激變。湖北之當陽,四川之達州,其明效大驗也。亮吉以為今日皇上 當法憲皇帝之嚴明,使吏治肅而民樂生;然後法仁皇帝之寬仁,以轉移風俗,則文武一張一弛之道也。” 書達成親王,以上聞,上怒其語戇,落職下廷臣會鞫,面諭勿加刑,亮吉感泣引罪,擬大辟,免死遣戍伊犁。明年,京師旱,上禱雨未應,命清獄囚,釋久戍。未及期,詔曰:“罪亮吉後,言事者日少。即有,亦論官吏常事,於君德民隱休戚相關之實,絕無言者。豈非因亮吉獲罪,鉗口不復敢言?朕不聞過,下情復壅,為害甚鉅。亮吉所論,實足啟沃朕心,故銘諸座右,時常觀覽,勤政遠佞,警省朕躬。今特宣示亮吉原書,使內外諸臣,知朕非拒諫飾非之主,實為可與言之君。諸臣遇可與言之君而不與言,負朕求治苦心。”即傳諭伊犁將軍,釋亮吉回籍。詔下而雨,御製詩紀事,注謂:“本日親書諭旨,夜子時甘霖大沛。天鑒捷於呼吸,益可感畏。”亮吉至戍甫百日而赦還,自號更生居士。後十年,卒於家。所著書多行世。
人物軼事
患難知交
洪亮吉與黃景仁是少年時代的同學和知交,倆人都出身貧寒、都曾在科場苦戰,也都曾客幕依人。黃景仁雖有“乾嘉詩人第一”之譽,但窮困潦例,懷才不遇,且終身布衣。洪亮吉與這樣一個既無地位又無錢財的朋友相交十八載始終不渝。乾隆四十二年,黃景仁客居北京,想把母親妻兒也接到北京生活,洪亮吉幫他把田及三間屋賣了以後籌足路費,送到北京。三年以後,黃仲則經濟窘迫,到了貧病交加的地步,又想讓老母妻兒回常州,但是連打發回去的盤纏也沒有。洪亮吉當時也是個“十有九人堪白眼”的窮書生,但是竟不顧自己的窮愁潦倒,東奔西波為黃仲則“營家室南歸之資”。 後來,黃景仁於乾隆四十七年在貧病中客死山西解州.洪亮吉當時已是舉人,照世俗眼光看,仕途有望,地位變了,也許勢利起來.但是。他卻借馬疾馳,日走四驛,趕到解州,為死去的朋友撫七尺之棺,理身後之事,又“炎天走千里,素車白馬送君歸”,把黃景仁靈柩託運回常州安葬.以後,黃景仁的遺稿整理,老母妻兒的安排、直至黃景仁子女的婚嫁,都由洪亮吉一手承辦,與朋友相交,潦倒時能做到“交情為貧重’易,富貴時不至“一闊臉就變”難;一時意氣為朋友“兩肋插刀”易,天長日久,特別是“人去人情在”難,但是,洪亮吉卻能做到貧賤富貴不移。
忌日節食
乾隆四十一年(1776)七月,浙江學使王傑聘請洪亮吉校文。亮吉應聘,隨王學使到台州、處州二府。途中遊覽了天台、雁盪諸名勝古蹟。十月二十六日,亮吉母親為太宣人中風病逝,享年63歲。姐夫史德孚帶了書信到處州,不巧亮吉正在試場,姐夫也沒有等他,留下書信便匆匆往回趕。亮吉從試場回到住處,拆開書信。信上也只說母親病了,要他速回。亮吉請了假,安排了工作便連夜往回趕。 十一月十四日,船到戚墅堰。亮吉歸心似箭,再也坐不住了,便棄船登岸,急奔回城。路上碰到僕人窺園的父親仇三,告訴他母親府太宣人已經去世,亮吉頓時五內俱焚裂,昏昏沉沉,高一腳低一腳往回走,竟在八字橋失足落水,真是禍不單行。亮吉在河裡隨波逐流,漂至滕公橋,被在河邊挑水的村民救起。鄰人府松園脫下自己身上的棉衣給亮吉換下濕衣。過了好久,亮吉才醒過來。 謝過救他的村民,回到家裡,晝夜號哭,痛不欲生,五天不吃不喝,急得家裡人團團轉。他的幾位姐姐以大義責怪亮吉,開導亮吉,這才稍微吃點米粥,整個喪事期間,他不吃肉,不入內室,白衣白冠,睡眠也不脫衣服。還以沒有來得及侍奉母親入斂哀感終身。以後,每遇母親忌日便整天不吃不喝,三十年如一日。
視死如歸
洪亮吉為人正直,嫉惡如仇,《清史稿·洪亮吉傳》說他“長身火色,性豪邁,喜論當世事”。嘉慶三年仁宗征鎮壓白蓮教對策,洪亮吉寫千字文直陳時弊,將大清說得一團黑,惹怒嘉慶帝,苦於乾隆在位,不了了之。後參加編纂《清高宗實錄》,嘉慶帝不滿其所為,洪亮吉罷官前,上書朝廷,曰:“今天子求治之心急矣,天下望治之心孔迫矣,而機局未轉者,推原其故,蓋有數端。亮吉以為,勵精圖治,當法祖宗,初政之勤,而尚未盡法也。用人行政,當一改權臣當國之時,而尚未盡改也。風俗則日趨卑下,賞罰則仍不嚴明,言路則似通未通,吏治則欲肅而未肅……何以言勵精圖治尚未盡法也?自三四月以來,視朝稍晏。竊恐退朝之後,俳優近習之人,熒惑聖聽者不少。”此番上書嘉慶皇帝,指責內外大臣貪贓枉法,熒惑聖聽,引來嘉慶滿腔怒火,幾乎遭受殺身之禍,後被謫戍伊犁。他人獄時朝廷原計畫是將他處死,親友們到獄中探視他,無不感傷痛哭。洪亮吉談笑自若,反而安慰親友們,並口占一絕,末兩句為:丈夫自信頭顱好,須為朝廷吃一刀。
詔下而雨
洪亮吉被流放伊犁後,這年四月,京師大旱,嘉慶皇帝虔誠求雨,大赦人犯。洪亮吉因而被準予還多。嘉慶皇帝在大赦詔書中還公開自責處罰上書言事官員。說:“洪亮吉所論實足啟沃朕心,故銘諸座右,時常觀覽。”並且承認給洪亮吉所加罪名“取巧營私之咎,況皆屬子虛烏有”。並即傳諭伊犁將軍保寧,將洪亮吉釋放回籍。據記載,閏四月初三日午刻,嘉慶帝朱筆親書諭旨交軍機處頒發中外後,下午即彤雲密布落下甘霖。嘉慶皇帝喜極而詩,在詩前加序曰:“本日親書諭旨,夜子時甘霖大沛。天鑒捷於呼吸,益可感畏。”四月二十七日,亮吉在伊犁將軍署接到赦免諭者,五月初一日,亮吉起程東還,在伊犁百日。同人言自辟新疆以來,漢員賜還之速,未有如先生者。自此,二十日至烏魯木齊。六月初六日抵哈密。二十一日抵肅州,換車而行。七月十三日抵蘭州。月底抵西安。八月十六日抵開封。九月初七日回到家裡,從此,自號更生居士。閒居在家,研究學問並以詩書自娛。
故居介紹
洪亮吉故居原在常州市天寧區延陵東路西段的東獅子巷20號,省常中對面,常州市24中西側。洪亮吉因上書直言弊政而獲罪
洪亮吉故居
,充軍伊犁。百日後赦歸故里,在常十年後去世。故居因舊城改建,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移建至附近東獅子巷20號,建洪亮吉紀念館。紀念館頭進門廳,二進東邊三尖為“風雪授經堂”,展出洪亮吉手跡資料,西邊一間為其書房“更生齋”。後進闢為洪亮吉六世孫、現代著名戲劇家洪深紀念室,展出洪深生平事跡、著作、手跡、遺物等。 1987年12月26日,由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2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