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 書法字典>>程敏政書法>> 程敏政百科介紹字帖

程敏政百科介紹

人物生平

  程氏世居休寧,七世祖榮秀,任元代江浙儒學提舉。榮秀生文貴,文貴生社,社生吉輔,吉甫生杜壽。杜壽為敏政曾祖,洪武末滴河間郡。杜壽生展,展即敏政祖父。父程信,字彥實,號晴洲釣者,人稱晴洲先生,《明史》卷一百七十二有傳。程信舉正統七年進士,英宗北征,曾上疏諫止。景帝初,也先犯京師,信督軍守西城,退敵有功。後任四川參政,理松潘邊儲,協巡撫侍郎羅綺破西南黑虎諸寨。天順初,歷官太僕卿、都察院左金都御史。成化紀元,歷經兵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成化三年,四川、貴州山都掌亂,進兵部尚書,提督軍務,率師平蜀,破諸寨,擒徽數千。晚歲還居休寧,優遊山水之間。年六十三卒,贈太子少保,謚襄毅。程信歷官三十餘年,以名臣聞於世。所著有《晴洲集》、《容軒稿》、《榆莊集》、《尹東稿》、《南征錄》等若干卷。敏政母林氏,處士林欣女,素有德儀,累封夫人,弘治八年卒。  敏政生而早慧,少承家訓,人方之孔文舉、李長源。十三歲隨父宦遊四川,侍郎羅綺異之,以神童薦於朝。大學士李賢試以聖節及瑞雪詩並經義各一篇,敏政應對自如,援筆立就。詔讀書翰林院,師從李賢、劉詡、呂原、彭時諸公。及至壯年,李賢以女妻之。十九歲,以《尚書》中順天府鄉試第一人;二十三歲,舉成化二年一甲二名進士,為同榜三百五十餘人中最少者,授編修,同修《英宗實錄》。翰林院中,“學問該博稱敏政,文章古雅稱東陽,性行真純稱陳音,各為一時之冠。”成化五年,同考禮部貢舉。後又同修《資治通鑑綱目》。十一年,廷試進士,為受卷官。二十二年,主考應天府鄉試。二十三年,遷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講學士。  弘治元年,同修《憲宗實錄》兼侍文華殿講讀。時台臣湯燕論奏,請退奸進賢,各有所指,敏政在所進之賢中。由是有陰忌之者,必欲去之。鏇有御史王篙等,以暖昧之言中傷敏政,詔令敏政致仕。禮部尚書丘浚勸其自辯以明,敏政答書謂:“歐陽公、朱文公當時各遭讒謗。時歐公在執政,故力可辯;文公在庶僚,故不可辯,恐反遭鍛鍊故耳。況上有老母,下有弱子邪!”即歸,讀書講學於休寧南山精舍。郎中陸容、給事中楊廉、進士夏超、錦衣千戶葉通先後上書訟其冤。弘治五年冬,昭雪復官。七年,升太常寺卿兼侍講學士,掌院事。十一年,擢禮部右侍郎,任《大明會典》副總裁,專掌內閣誥敕。  十二年春,與李東陽主考禮部會試。會試未發榜,給事中華昶等彈劾敏政鬻題與舉人徐經、唐寅。事即午門前置對,敏政不服,且以昶所指二舉子卷皆不在所取之中。復校所黜可疑十三卷,亦未盡經敏政校閱,既而同列言官,再有劾者,敏政乃請與廷辯。華昶等人於廷辯之時語塞,以言事不察被謫。時值酷署,敏政出獄四日,以癰毒不治而卒,贈禮部尚書。沈周聞訃,慨然悼之,發“君子不知蠅有惡,小人安信玉無瑕”之痛。《孝宗實錄》論此事為:“言官駁其主考任私之事,實未嘗有。蓋當時有謀代其位者,命給事中華昶言之,遂成大獄,以致憤恨而死。有知者,至今多冤惜之。”

文學作品

  敏政秀眉長髯,風神清茂,善談論,喜接士大夫。博聞廣識,人不能測其際涯。曾考合朱、陸二家始異終同之說,成《道一編》六卷,發王陽明《朱子晚年定論》先聲。晚年雖遭大獄,於廷辯之時,亦神色自若,言動如平日。於書無所不讀,文章為一代宗匠。所編著刊刻有《明文衡》、《篁墩文集》、《鹼賢奏對錄》、《新安文獻志》、《休寧志》、《詠史詩》、《宋遺民錄》、《唐氏三先生集》、《真西山先生心經附註》、《程氏統宗譜》、《儀禮逸經》、《大學重訂本》、《鬍子知言》、《蘇氏禱機》等近二十種,五百餘卷。《休寧志》38卷,為休寧現存最早的一部縣誌。

家庭情況

  敏政妻李瑩,大學士李賢長女,生卒年待考,通詩書、女紅,能釀酒,曾為內閣學士焦芳妻呂氏講解《列女傳》《孝經》諸書;長子壎,小名汪保、六十,字本和,娶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婺源汪奎(文燦)次女,成化十七年,以祖武功授錦衣衛世襲百戶,弘治十二年,藉父遺恩升錦衣衛副千戶;幼子堂,生平不詳;長女嫁臨塘范翔;次子圻、乳名祖保,幼女月仙、乳名恩姐,均早夭。  敏政弟敏德,字克儉,以才學名。工真草篆隸,藉父功蔭補胄監,授詹事府主薄,調薪州判官,年四十卒。弟敏行,字克寬,邑庠生,年二十七卒。妹,適懷遠將軍指揮同知凌雲漢。

相關史料

明史

  程敏政,字克勤,休寧人,南京兵部尚書信子也。十歲侍父官四川,巡撫羅綺以神童薦。英宗召試,悅之,詔讀書翰林院,給廩饌。學士李賢、彭時鹹愛重之,賢以女妻焉。成化二年進士及第,授編修,歷左諭德,直講東宮。翰林中,學問該博稱敏政,文章古雅稱李東陽,性行真純稱陳音,各為一時冠。孝宗嗣位,以宮僚恩擢少詹事兼侍講學士,直經筵。  敏政名臣子,才高負文學,常俯視儕偶,頗為人所疾。弘治元年冬,御史王嵩等以雨災劾敏政,因勒致仕。五年起官,尋改太常卿兼侍讀學士,掌院事。進禮部右侍郎,專典內閣誥敕。十二年與李東陽主會試,舉人徐經、唐寅預作文,與試題合。給事中華昶劾敏政鬻題,時榜未發,詔敏政毋閱卷,其所錄者令東陽會同考官覆校。二人卷皆不在所取中,東陽以聞,言者猶不已。敏政、昶、經、寅俱下獄,坐經嘗贄見敏政,寅嘗從敏政乞文,黜為吏,敏政勒致仕,而昶以言事不實調南太僕主簿。敏政出獄憤恚,發癰卒。後贈禮部尚書。或言敏政之獄,傅瀚欲奪其位,令昶奏之。事秘,莫能明也。

焦竑《國朝獻徵錄》

  程敏政字克勤,直隸休寧縣人。早慧,年十歲,侍父信官蜀。巡撫侍郎羅綺以神童薦於朝,命讀書翰林院。成化二年以進士第二人及第,授翰林院編修。以同修《英廟實錄》,書成,升俸一級;九年秩滿,升侍講,充經筵講官;復以同修《續資治通鑑綱目》,成,升左春坊左諭德,充東宮講讀官。二十三年秋,孝宗皇帝踐祚,進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講學士,侍文華殿日講。是冬,被劾去任。弘治六年召還,仍供舊職,尋升太常寺卿掌院事,兼修玉牒。八年丁母憂,修《大明會典》,召為副總裁,上章乞終制,從之。服闋還京,未至,轉詹事兼翰林院學士;陛見,遷禮部右侍郎,侍皇太子講讀。十二年春奉命主考會試,言官以任私劾之,逮係數舉子。獄久不決,屢上章責躬求退,弗遂,乃自請廷辯執法諸大臣白其事以聞。詔許致仕。時六月方盛,暑甫出獄四月,以癰毒不治而卒。贈禮部尚書,賜祭葬如例。敏政人秀眉長髯,風神清茂,善談論,性復疏,於書無所不讀,文章為時輩所推。所著述有《皇明文衡》《瀛賢奏對錄》《新安文獻志》《詠史詩》《宋遺民錄》《真西山心經附註》《程氏統宗譜》《程氏遺範集》《宋紀受終考》《道一編》《儀禮逸經》《大學重訂本》及《篁墩稿》若干卷,藏於家。敏政以少年擅文名,以文學躋侍從,自是以往名位將不求而自至,乃外附權貴,內結奧援,急於進取之心恆汲汲然。士大夫多有議之者,但言官劾其主考任私之事,實未嘗有。葢當時有謀代其位者,嗾給事中華昶言之,遂成大獄,以致憤恨而死。有知者至今多冤惜之。

後人評價

  其弟子李訊稱之“一代人豪也。文翰雖其餘事,而抱負之宏、造詣之邃,蓋將於是乎征。如萬言應事一策,敷匡時之大略;宋紀受終一考,訂千古之大疑;續修宋、元鑒,謹嚴得《春秋》之大旨;附註《心經》,考合朱、陸之道,則又深探理學之大原;……此皆先生學識之過人,足以濟時而淑世,不但華國而已。”  清代《四庫總目提要》稱:“明之中葉,士大夫侈談性命,其病日流於空疏。敏政獨以博學雄才,高視闊步,其考證精當者亦多有可取,要為一時之冠冕,未可盡以繁蕪廢也。”

軼事典故

  程敏政自幼聰敏,讀書過目成誦,有“神童”之稱,人們把他比作東漢神童孔融和唐朝神童李泌。他十餘歲時隨父親在四川藩郡參政,巡撫羅綺很欣賞他,以神童把他推薦給朝廷。明英宗朱祁鎮見他應對拜起如老成人,很高興,賜他在宮裡用餐,范妃曾親手為他總髻。英宗又下詔館閣即日考考他,館閣叫他作《聖節瑞雪詩》及《經書義論》各一篇,敏政援筆立就,文采燦然,諸位閣老都感嘆詫異。館閣官員把程敏政的作品進呈給英宗,英宗高興極了,下詔叫程敏政破格到翰林院讀書,朝廷供給他食宿。翰林院大學士李賢、彭時都是當世碩儒,給他講課。李賢把女兒許配給程敏政,請他他在家吃飯,李賢指著席上果品出對:“因荷(諧何)而得藕(諧偶)。”程敏政立即對出下聯:“有杏(諧幸)不須梅(諧媒)。”李賢很驚奇。  有一次,程敏政和好友李東陽同游安徽和縣采石磯,正值雨季,李東陽出句:“五風十雨梅黃節。”程敏政對下聯:“二水三山李白詩。”  一次,程敏政應召與英宗皇帝共進晚餐。席間,英宗皇帝欲試程敏政的才學,就以宴席上的螃蟹出句:“螃蟹渾身甲冑。”程敏政略加思索,應聲續了下聯:“鳳凰遍體文章。”下聯“山珍”對上聯“海味”,一雅一俗,堪稱妙對,英宗皇帝聽後不禁大喜。  明代張誼《宦遊紀聞》載:“安南(即越南)使入朝,出一對云:‘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頭腦。’程敏政對曰:‘魑魅魍魎四小鬼,各樣肚腸。’”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