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陳師道的《寄邢和叔》
全文:
昔作梁宋游,幽憂廢朝昏。
閉門無往還,不厭兒女喧。
隔牆聞剝啄,暮夜誰扣門。
知是邢夫子,低回過高軒。
願為布衣交,不顧年德尊。
匆匆立談罷,又見東南奔。
江湖多病後,僅免餉魚黿。
久廢數行書,因人問寒暄。
但愛孤山西,松筠數家村。
便欲築居室,插秧仍灌園。
生前不自愛,身後何足論。
草玄笑揚雄,贊易悲虞翻。
文章徒自苦,紙筆莫更存。
郤尋南郭老,隱几學忘言。
他日宦遊客,誤入桃花源。
葦間見漁父,誰識王公孫。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無往
猶言無論到哪裡。常與“不”“非”連用,表示肯定。 晉 孫綽 《喻道論》:“意之所指,無往不通。”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下:“致良知便是必有事的工夫。此理非惟不可離,實亦不得而離也。無往而非道,無往而非工夫。” 清 譚嗣同 《仁學》一:“電氣即腦,無往非電,即無往非我。” 唐弢 《在生命的浩瀚的海洋里》:“想起他那首以生命寫成的詩,這首詩無往不在。”
不厭
(1).不嫌;不加以排斥。《論語·鄉黨》:“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韓非子·難一》:“戰陣之間,不厭詐偽。”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凡此皆有倫有脊之言,雖巧而不厭其巧。”
(2).不合。《文選·班彪<王命論>》:“取捨不厭斯位,符瑞不同斯度,而苟昧權利,越次妄據,外不量力,內不知命,則必喪保家之主。” 李善 注引 韋昭 曰:“厭,合也。”
(3).不滿足;不飽。厭,通“ 饜 ”。《楚辭·離騷》:“眾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史記·伯夷列傳》:“然 回 也屢空,糟穅不厭,而卒蚤夭。”《漢書·王莽傳中》:“富者犬馬餘菽粟,驕而為邪;貧者不厭糟糠,窮而為姦。” 明 方孝孺 《贈金溪吳仲實序》:“必學於詩、書、禮、樂、六藝之文至於終身而不厭。”
(4).不服。《漢書·景帝紀》:“諸疑獄,若雖文致於法而於人心不厭者,輒讞之。” 顏師古 註:“厭,服也。”
不魘,不做惡夢。厭,通“ 魘 ”。
兒女
(1) 兒子和女兒,子女
兒女成群
(2) 青年男女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兒女淚,君休滴
陳師道名句,寄邢和叔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