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張嵲的《送別》
全文:
歲晚多烈風,鴻雁號廣澤。
寒日行天邊,及茲送歸客。
餘生足暌異,不作兒女色。
此夕復何夕,傷離重悽惻。
子櫂既雲西,余行亦將此。
豈但今日別,方異平生跡。
千里既寄書,萬里空嘆息。
朝市與山林,從茲恐乖隔。
參考注釋
餘生
(1) 指人的晚年
(2) 倖存的生命
劫後餘生
暌異
(1).相牴觸,不一致。《續資治通鑑·宋高宗紹興六年》:“ 鼎 因曰:‘臣始初與 張浚 如兄弟,近因 呂祉 輩離間,遂爾暌異,今同相位,勢不兩立。’”
(2).分離。《明史·列女傳二·倪氏》:“性純孝,舅早世,憫姑老,朝夕侍寢處,與夫暌異者十五年。”
不作
(1).不興起;不興盛。《禮記·樂記》:“暴民不作,諸侯賓服。” 孔穎達 疏:“不作,謂不動作也。”《孟子·滕文公下》:“聖王不作,諸侯放恣。” 趙岐 註:“不作,聖王之道不興。”《韓詩外傳》卷三:“無令財貨上流,則逆不作。”《文選·班固<兩都賦序>》:“昔 成 康 沒而頌聲寢,王澤竭而詩不作。” 李善 註:“作,興也。”
(2).不耕作;不寫作。《史記·趙世家》:“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 清 顧炎武 《金陵雜詩》之一:“詩人長不作,千載尚風流。”
方言。不能,情理上不容許。《老殘遊記》第七回:“和尚家又不作帶兵器,所以這拳法專為保護身命的。”
兒女
(1) 兒子和女兒,子女
兒女成群
(2) 青年男女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兒女淚,君休滴
張嵲名句,送別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