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劉仙倫的《醉蓬萊》
全文:
昨長庚入夢,昴宿呈祥,岳神鍾秀。
降產英賢,信道由天佑。
蓂莢飛三,九秋將暮,遇稱觴時候。
香爇沈檀,曲調金縷,滿斟春酒。
試紀絳年,六身二首,甲子方延,才經八*九。
款醉蓬萊,壽與天長久。
桂子青春,蘭孫方茂,諒箕裘方紹。
折桂來秋,成名指日,家氈復舊。
參考注釋
沈檀
亦作“沉檀”。1.指沉香木和檀木。二者均為香木。 唐 羅隱 《迷樓賦》:“斯樓乃峙,榱桷沉檀,棟樑杞梓。”《新唐書·李蔚傳》:“ 懿宗 成 安國祠 ,賜寶坐二,度高二丈,構以沉檀。”《續資治通鑑·元武宗至大元年》:“ 泉州 大商進異木沉檀可構宮室者。”
(2).用沉香木和檀木做的兩種著名的薰香料。《梁書·諸夷傳·盤盤國》:“ 中大通 元年五月,累遣使貢牙像及塔,並獻沉檀等數十種。” 唐 李中 《宮詞》之二:“金波寒透水精簾,燒盡沉檀手自添。” 明 楊珽 《龍膏記·空訪》:“沉檀煙起盤紅霧,一縷朝霞窺繡戶。”
(3).指用沉檀木做的枕頭。 唐 李賀 《美人梳頭歌》:“ 西施 曉夢綃帳寒,香鬟墮髻半沉檀。”
(4).指妝飾用的顏料。色深而帶潤澤者叫“沉”;淺絳色叫“檀”。 唐 、 宋 婦女閨妝多用之:或用於眉端,或用在口唇上。 南唐 李煜 《一斛珠》詞:“曉妝初過,沉檀輕注些兒箇,向人微露丁香顆。”一說,指沉香、檀香。見 宋 洪芻 《香譜·江南李主帳中香法》。
曲調
(1).指歌曲。 晉 陶潛 《閒情賦》:“曲調將半,景落西軒。”《南史·后妃傳下·張貴妃》:“采其尤艷麗者,以為曲調,被以新聲。”
(2).歌曲或戲曲的調子。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傳》:“有仙姬數十,奏諸異樂,婉轉清亮,曲調悽悲。” 明 陶宗儀 《輟耕錄·雜劇曲名》:“ 董解元 所編《西廂記》,世代未遠,尚罕有人能解之者,況今雜劇中曲調之冗乎?” 吳伯簫 《北極星·歌聲》:“時代變了, 延安 的歌就增加了新的曲調,換上了新的內容。”
金縷
(1).指金縷衣。 三國 魏 曹丕 《營壽陵詔》:“喪亂以來, 漢 氏諸陵無不發掘,至乃燒取玉匣金縷。” 前蜀 韋莊 《清平樂》詞:“雲解有情花解語,窣地繡羅金縷。”
(2).指金絲。 唐 白居易 《秦中吟·議婚》:“紅樓富家女,金縷繡羅襦。” 清 陳維崧 《採桑子·為汪蛟門題畫冊》詞之四:“玉樹宮牆,金縷鞋幫,膽怯潛提出洞房。”
(3).金屬製成的穗狀物。 南朝 梁簡文帝 《大*法頌》:“幢號摩尼,旛懸金縷。” 唐 溫庭筠 《定西番》詞:“雙鬢翠霞金縷,一枝春艷濃。” 華鍾彥 註:“金鏤,釵穗也。”
(4).曲調《金縷曲》、《金縷衣》的省稱。 唐 羅隱 《金陵思古》詩:“綺筵《金縷》無訊息,一陣征帆過 海門 。” 宋 張元乾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詞:“舉大白,聽《金縷》。” 明 唐寅 《題桑》詩:“娉婷紅粉歌《金縷》,歌與桃花柳絮聽。” 清 李漁 《玉搔頭·呼嵩》:“常慮韶光同逝水,《金縷》一日歌千遍。”
(5).指柳條。 唐 戴叔倫 《長亭柳》詩:“雨搓金縷細,煙褭翠絲柔。” 唐 溫庭筠 《楊柳枝》詞:“金縷毿毿碧瓦溝,六宮眉黛惹香愁。” 華鍾彥 註:“金縷,柳條也。” 明 無名氏 《鳴鳳記·夏公命將》:“紅杏飄香,柳含煙翠拖金縷。”
春酒
春季釀製的或春季釀成的酒;也指民間習俗,春節時宴請親友叫吃春酒
劉仙倫名句,醉蓬萊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