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僧頸上下來,天台山中入去

釋慧空與符侍者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慧空的《與符侍者》

全文:
秀峰三聖堂中,符也曾職其事。
節制火箸香匙,使得燈籠露柱。
聖僧頸上下來,天台山中入去
通玄不是人間,忽雨忽晴忽霧。
出門且莫匆匆,道取末後一句。

釋慧空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釋慧空聖僧頸上下來,天台山中入去書法作品欣賞
聖僧頸上下來,天台山中入去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聖僧

(1).佛教稱已證正果的高僧。 唐 白居易 《游悟真寺》詩:“經成號聖僧,弟子名揚難。”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只少箇圓光,便似聖僧模樣。” 明 唐寅 《漫興》詩之九:“難尋萱草酬知己,且摘蓮花供聖僧。”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詩文三·濟顛化緣疏》:“ 濟顛 乃聖僧, 宋 時累顯聖於吾 杭 湖山間。”

(2).白楊梅的別稱。 蘇軾 《聞辯才法師復歸上天竺以詩戲問》“此語竟非是,且食白楊梅” 王十朋 注引 宋 曾公袞 曰:“按《杭州圖經》雲, 楊梅塢 在南山 近瑞峯 ,楊梅甚盛,有紅白二種,今 杭 人呼白者為聖僧梅。” 明 陳繼儒 《群碎錄》:“ 揚州 人呼楊梅為聖僧。”

上下

(1) 高處和低處;上面和下面;職位上較高的和較低的人

上下同欲者勝。——《孫子·謀攻》

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上下天光,一碧萬頃。——范仲淹《岳陽樓記》

(2) 輩分上較高的和較低的人

全家上下都很高興

(3) 從上面到下面

上下打量著這位陌生人

(4) 指程度上高低、優劣

不分上下

(5) 用在數量詞後,表示概數;左右

今年一畝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6) 稱衙門中的差役

這般炎熱,上下只得擔待一步!——《水滸傳》

天台山

(1).山名。在 浙江 天台縣 北。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誥》:“﹝山﹞當鬥牛之分,上應台宿,故名 天台 。” 晉 支遁 《天台山銘》序:“ 剡縣 東南有 天台山 。”

(2).山勢從東北向西南延伸,由 赤城 、 瀑布 、 佛隴 、 香爐 、 華頂 、 桐柏 諸山組成。主峰 華頂 海拔1133米,多懸崖、峭壁、飛瀑等名勝。為 甬江 、 曹娥江 和 靈江 的分水嶺。道教曾以 天台 為南嶽 衡山 之佐理,佛教天台宗亦發源於此。相傳 漢 劉晨 、 阮肇 入此山採藥遇仙。

入去

進去。 元 楊梓 《霍光鬼諫》第一折:“來到朝門外,只怕撞著 楊敞 ,不如只從後宰門入去。”《三國演義》第一一二回:“今 壽春 南門不圍,某願領一軍從南門入去,助 諸葛誕 守城。”

釋慧空名句,與符侍者名句

詩詞推薦

  • 應真二首

    劉克莊宋代〕五百逋逃士,劉郎不放心。教醒阿羅漢,飛空無處尋。
    聖僧頸上下來,天台山中入去 詩詞名句
  • 贈宣義大師英公

    師頏宋代〕禪得玄機筆得精,孤雲光彩甚分明。毫端落紙堪為寶,海內無人不重名。山約終歸雙履在,髭因涼剃一刀輕。何妨
  • 暫存道崔隱君

    王冕元代〕有懷中默默,舒嘯獨登樓。月色不知夜,江聲欲動秋。寄書空惹恨,看劍若為羞。何日乘清興?山陰棹雪舟。
    聖僧頸上下來,天台山中入去 詩詞名句
  • 喜雪

    吳芾宋代〕糝遍山巔與水涯,天公著意做年華。要令臘里呈三白,時向空中散六花。勒住玉梅還可恨,妝成瓊樹卻堪夸。須知
    聖僧頸上下來,天台山中入去 詩詞名句
  • 尋梅三首

    張鎡宋代〕韓園邂逅一來尋,還憶朱欄小院深。相對兩亭無四壁,定參陶令不弦琴。
  • 入邑問炊中雲招王希聖起龍三首

    許月卿宋代〕希聖平生詩酒豪,居然閉戶學孤高。不知昨夜秋風柳,得似當時春日桃。別去半年猶旦暮,胸中百癢欠爬搔。虎溪
  • 集周公處連句詩

    庾信南北朝〕市朝一朝變。蘭艾本同焚。故人相借問。平生如所聞。
    聖僧頸上下來,天台山中入去 詩詞名句
  • 和夜讀離騷

    趙希逢宋代〕孤忠烈日與秋霜,千古英魂在水央。掩卷和吁悲往事,挑燈痛飲坐寒窗。始終與國當同戚,憤抑沉身亦近狂。狼跋
    聖僧頸上下來,天台山中入去 詩詞名句
  • 寄瑞天蘊

    釋行海宋代〕別時許有書相寄,望望江東是幾回。霸越亡吳增感慨,登山臨水復徘徊。去秋同聽梧桐落,今日獨看鴻雁來。路隔
    聖僧頸上下來,天台山中入去 詩詞名句
  • 湖村月夕

    陸游宋代〕客路風塵化素衣,閒愁冉冉鬢成絲。平生不負月明處,神女廟前聞竹枝。
    聖僧頸上下來,天台山中入去 詩詞名句
聖僧頸上下來,天台山中入去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