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陸游的《夜宿陽山磯將曉大雨北風甚勁俄頃行三百餘里》
全文:
五更顛風吹急雨,倒海翻江洗殘暑。
白浪如山潑入船,家人驚怖篙師舞。
此行十日苦滯留,我亦蘆叢厭鳴櫓。
書生快意輕性命,十丈蒲帆百夫舉,星馳電騖三百里,坡隴聯翩雜平楚。
船頭風浪聲愈厲,助以長笛檛鼉鼓,豈惟澎湃震山嶽,直恐澒洞連后土。
起看草木盡南靡,水鳥號鳴集洲渚。
稽首龍公謝風伯,區區未禱煩神許。
應知老去負壯心,戲遣窮途出豪語。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十日
(1).古代神話傳說天本有十日, 堯 命 后羿 射落九日。《山海經·海外東經》:“ 湯谷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 黑齒 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淮南子·墬形訓》:“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華照下地。”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諸子》:“按《歸藏》之經,大明迂怪,乃稱 羿 斃十日, 嫦娥 奔月。” 唐 韓愈 《月蝕詩效玉川子作》:“ 堯 呼大水浸十日,不惜萬國赤子魚頭生。女於此時若食日,雖食八*九無饞名。”參見“ 十日並出 ”。
(2).十乾所表示的日子。《周禮·春官·馮相氏》:“ 馮相氏 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敘事,以會天位。”《左傳·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杜預 註:“甲至癸。” 唐 韓愈 《送幽州李端公序》:“國家失太平,於今六十年矣,夫十日十二子相配,數窮六十,其將復平,平必自 幽州 始。”《新五代史·司天考一》:“周天一藏,四時,二十四氣,七十二候,行十日十二辰,以為歷。”
滯留
停留不動
鳴櫓
亦作“ 鳴艣 ”。搖櫓聲。借指船行。 宋 王安石 《題朱郎中白都莊》詩:“藜杖聽鳴艣,籃輿看種田。” 宋 范成大 《倪文舉奉常將歸東林》詩:“相過得得款溪門,雪夜前村聽鳴櫓。” 宋 陸游 《航海》詩:“趁潮亂鳴艣,過磧細扶柁。” 明 劉基 《彭澤阻風》詩:“不寐殘缸猶閃滅,動情鳴櫓數啞謳。”
陸游名句,夜宿陽山磯將曉大雨北風甚勁俄頃行三百餘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