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憶乘槎犯漢津,莫憶樓船下石城

晁補之鄭彥能求擬江亭詩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晁補之的《鄭彥能求擬江亭詩》

全文:
亭下流泉三畝隘,誰擬西江晴一派。
桃李佳名聞昔人,此言雖小可喻大。
寧非逐楚憔悴身,當是羊裘傲漢人。
避世牆東王君公,五經紛綸井大春。
端然養魚廢車馬,一身環堵觀天下。
吾人鄭子詩句新,高堂素壁開蕭灑。
何當湛湛見青楓,白苹落日慰相逢。
一亭兩檻更何有,波濤風雨船前後。
莫憶乘槎犯漢津,莫憶樓船下石城
盡醉漁陽無好曲,短蓑銅斗平生足。

晁補之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晁補之莫憶乘槎犯漢津,莫憶樓船下石城書法作品欣賞
莫憶乘槎犯漢津,莫憶樓船下石城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乘槎

亦作“ 乘楂 ”。乘坐竹、木筏。傳說天河與海通,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見有浮槎去來,不失期,遂立飛閣於查上,乘槎浮海而至天河,遇織女、牽牛。此人問此是何處,答曰:“君還至 蜀 郡訪 嚴君平 則知之。”後至 蜀 , 君平 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正是此人到天河時。見 晉 張華 《博物志》卷十。《藝文類聚》卷八引“查”作“楂”。 南朝 梁 宗懍 《荊楚歲時記》也載有類似的傳說: 漢 張騫 奉命出使 西域 等 河 源,乘槎經月,到一城市,見有一女在室內織布,又見一男子牽牛飲河,後帶回織女送給他的支機石。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序》:“況復舟楫路窮,星漢非乘槎可上;風飇道阻, 蓬萊 無可到之期。” 宋 蘇軾 《次韻正輔同游白水山》:“豈知乘槎天女側,獨倚雲機看織紗。” 清 孔尚任 《岸桴記》:“予乘槎三年,江淮湖海,住若里巷。”後用以比喻奉使。 唐 杜甫 《有感》詩之一:“乘槎斷訊息,無處覓 張騫 。” 清 汪懋麟 《得舟次二隻琉球使還訊息》詩之一:“聞道乘槎客,安流實快哉。” 清 黃遵憲 《遠歸》詩:“且圖傍岸牽舟住,競説乘槎犯斗還。”參見“ 星槎 ”、“ 浮槎 ”。

漢津

(1).銀漢。亦特指十二星次中的“析木之津”,在尾與南斗之間。《爾雅·釋天》:“析木之津,箕斗之間漢津也。” 郝懿行 義疏:“《左傳》及《周語》並雲‘析木之津’。 韋昭 註:‘津,天漢也。析木,次名,從尾十度至南斗十一度為析木,其間為漢津。’”

(2). 漢水 。 宋 曾鞏 《聞喜亭》詩:“ 聞喜 名自昔,廣亭臨 漢津 。”

樓船

高大有樓的戰船

下石

往井下丟石塊。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語出 唐 韓愈 《柳子厚墓志銘》:“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宋 陳鵠 《耆舊續聞》卷六:“已擠溝壑,猶下石不休;方困蒺藜,尚彎弓而相射。” 清 唐孫華 《贈同年趙蒙泉》詩:“臨危翻下石,顛岸復彎彀。” 魯迅 《書信集·致曹聚仁》:“我以為師如荒謬,不妨叛之,但師如非罪而遭冤,卻不可乘機下石,以圖快敵人之意而自救。”參見“ 落井下石 ”。

晁補之名句,鄭彥能求擬江亭詩名句

詩詞推薦

莫憶乘槎犯漢津,莫憶樓船下石城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