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祠致禱才登輿,已見皎日升東隅

吳芾喜晴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吳芾的《喜晴》

全文:
我家世業本農夫,力作耕田供百需。
食無魚兮出無車,但守桑梓依枌榆。
中更兵火田園蕪,骨肉奔迸幾為奴。
飢腸雷轉寒侵膚,中夜窮鬼常揶揄。
自笑為生亦良劬,此身何由出泥塗。
始棄耒耜親詩書,一以經訓為菑畲。
弟兄相繼躡雲衢,吾鄉往往推諸吳。
我雖有志徒區區,顧慚小技非大巫。
向來聊出應時須,亦復接武丹陛趨。
退視才慳思且枯,敢意濫吹東郭竽。
自從得請歸田廬,萬事閉眼不問渠。
豈謂割分姑孰符,一時乏使偶見除。
此邦自昔稱膏腴,千里舊富稻與魚。
十年九潦田無租,今歲{左禾右罷}稏方滿圩。
邦人舉首爭歡呼,謂此豐登亘古無。
驟然一雨驚里閭,直疑平地浮江湖。
靈祠致禱才登輿,已見皎日升東隅
一方今既奠厥居,太守寧不欲自娛,便可投紱歌歸歟。

吳芾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吳芾靈祠致禱才登輿,已見皎日升東隅書法作品欣賞
靈祠致禱才登輿,已見皎日升東隅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靈祠

神祠,神社。 唐 李商隱 《賽古欖神文》:“惟神爰因碩果,遂啟靈祠。” 宋 蘇軾 《秋賽》詩之一:“惟神聰明,為民依庇,宜秩典祀,欽奉靈祠。” 劉師培 《文說·宗騷篇》:“孔蓋翠旄,遺制仍沿皇舞;龍堂貝闕,巨觀半屬靈祠。”

致禱

進行祈禱。《宋史·真宗紀一》:“都城大雨,壞廬舍……幸 啟聖院 、 太平興國寺 、 上清宮 致禱。”

皎日

明亮的太陽。古多用於誓辭。 三國 魏 曹植 《黃初五年令》:“孤推一概之平,功之宜賞,於疏必與;罪之宜戮,在親不赦。此令之行,有若皎日。”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物色》:“皎日嘒星,一言窮理;參差沃若,兩字窮形。” 明 沉鯨 《雙珠記·遇淫持正》:“我和你同享富貴,決不有負,指皎日昭昭為證。” 清 黃叔威 《贈陳夢雷古詩》之六:“皎日方寸心,萬古經乾坤。” 郁達夫 《沉淪》一:“晴天一碧,萬里無雲,終古常新的皎日,依舊在她的軌道上,一程一程的在那裡行走。”參見“ 皦日 ”。

東隅

(1).東角;東方。《儀禮·士昏禮》:“婦洗在北堂,直室東隅。” 明 茅溱 《雙調夜行船序·宴薊鎮宛在亭四景》套曲:“邊境無虞,喜青陽布暖,斗指東隅。”

(2).古代指中原地區以東的小國。《逸周書·大匡》:“ 管叔 自作 殷 之監。東隅之侯,鹹受賜於王,王乃旅之。” 孔晁 註:“東隅自 殷 以東,旅謁各使,陳其政事者也。”《隋書·許善心傳》:“ 李虔 僻處西土, 陸機 少長東隅。”

(3).指日本。 章炳麟 《韻文集自敘》:“餘生殘 清 之季,逃竄東隅。”

(4).亦作“ 東嵎 ”。因日出東隅,故以“東隅”指早晨,引申指始,初。《後漢書·馮異傳》:“ 赤眉 破平,士吏勞苦,始雖垂翅 回谿 ,終能奮翼 黽池 ,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晉 陸雲 《答兄平原書》:“昔我往矣,辰在東嵎;今我於茲,日薄桑榆。” 元 劉壎 《隱居通議·駢儷一》:“某惟有益鞭其後,再鼓而前,失東隅收桑榆,詎敢忘於憤悱。”

吳芾名句,喜晴名句

詩詞推薦

靈祠致禱才登輿,已見皎日升東隅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