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生又逐輕舠去,珍重高僧解苦空

文同題象耳山寺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文同的《題象耳山寺》

全文:
轉谷索岩路始窮,隔林遙望一門通。
溪山俱在見聞外,台殿盡藏懷抱中。
像閣罘罳明海日,經幢瓔珞撼天風。
勞生又逐輕舠去,珍重高僧解苦空

文同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勞生

《莊子·大宗師》:“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俟我以老,息我以死。”後以“勞生”指辛苦勞累的生活。 唐 張喬 《江南別友人》詩:“勞生故白頭,頭白未應休。” 宋 王禹偁 《惠山寺留題》詩:“勞生未了還東去,孤棹寒蓬宿浪花。” 明 劉基 《次韻和孟伯真感興》之二:“無用文章豈療飢,勞生筋骨已支離。” 郁達夫 《夜偕陳世鴻氏、松永氏宿鼓山》詩:“供宿 贊公 房,一洗勞生悴。”

輕舠

輕快的小舟。 唐 李白 《送當塗趙少府赴長蘆》詩:“我來 揚 都市,送客迴輕舠。” 明 祝允明 《野記》:“上命 常開平 遇春 與 郭宣武 子興 帥眾,以輕舠載火縱焚,敵舩悉燒溺。” 郁達夫 《為林建題<匡廬圖>》詩:“ 彭郎 依舊小姑單,幾葉輕舠懶下灘。”

珍重

(1) 重視;愛惜

珍重兩國的團結

(2) 保重身體

臨別時互道珍重

負載珍重。——唐· 李朝威《柳毅傳》

高僧

道行修煉達到較高水平的僧侶

苦空

佛教語。謂人世間一切皆苦,凡事俱空。後亦用作佛門的代稱。 南朝 梁武帝 《摩訶般若懺文》:“觀夫常樂我浄,蓋真常之妙本,無常苦空,乃 世祖 之累法。” 宋 蘇軾 《勝相院經藏記》:“苦空無我,無量妙義,凡見聞者,隨其根性,各有所得。”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雙樹幻鈔引》:“為 老氏 之道者曰清靜,為 釋氏 之道者曰苦空。由清靜而之於長生,繇苦空而之於頓悟。”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六篇:“有方士亦自造偽經,多作異記,以長生久視之道,網羅天下之逃苦空者。”

文同名句,題象耳山寺名句

詩詞推薦

勞生又逐輕舠去,珍重高僧解苦空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