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精神雖晦昧,胸中造化卻分明

胡仲弓贈神籟談天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胡仲弓的《贈神籟談天》

全文:
曾將甲子問群生,來向人間說五行。
眼底精神雖晦昧,胸中造化卻分明
指推寶曆八千數,時弄玉簫三四聲。
袖裡百篇題品盡,何曾識得一公卿。

胡仲弓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胡仲弓眼底精神雖晦昧,胸中造化卻分明書法作品欣賞
眼底精神雖晦昧,胸中造化卻分明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眼底

(1) 用某種器械通過瞳孔所能觀察到的眼內構造。如:脈絡膜、視網膜、視神經乳*頭等

(2) 眼前;眼裡

登樓一望,全城景色盡收眼底

精神

(1) 指意識、思維、神志等

精神為之。——漢· 王充《論衡·訂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復舊。——《聊齋志異·促織》

(3) 指內容的實質所在;主要的意義

譯者沒有體會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飽滿

(5) 活躍;有生氣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撓之精神。——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犧牲精神。

晦昧

(1).昏暗,陰暗。 南朝 梁 吳均 《送柳吳興竹亭集》詩:“躑躅牛羊下,晦昧崦嵫色。” 唐 韓愈 《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詩:“我來正逢秋雨節,陰氣晦昧無清風。” 宋 梅堯臣 《日蝕》詩:“不覺有物來晦昧,團團一片如頑銅。” 清 東軒主人 《述異記·七洲洋中怪異》:“一夜陰雲晦昧,星月無光。”

(2).猶愚昧。《尹文子》佚文:“專用聰明,則功不成;專用晦昧,則事必悖。”《北齊書·文襄帝紀》:“彼當嗤僕之過迷,此亦笑君晦昧。”

(3).隱晦不明;模糊不清。 宋 張炎 《詞源·清空》:“詞要清空,不要質實。清空則古雅峭拔,質實則凝澀澀晦昧。”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六》:“歲久,壁上霉跡隱隱成峰巒起伏之形……廟祝棋道士病其晦昧,使畫工以墨鉤勒,遂似削圓方竹。”

胸中

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狀態。《孟子·離婁上》:“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史記·蘇秦列傳》:“是故明主外料其敵之彊弱,內度其士卒賢不肖,不待兩軍相當而勝敗存亡之機固已形於胸中矣。” 明 王守仁 《泛海》詩:“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兒女英雄傳》第一回:“臉上一團正氣,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誠。”

造化

(1) 福分;好運氣

子女都這么孝敬,你可真有造化

(2) 自然界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杜甫《望岳》

信造化之尤物。——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與造化抗衡

分明

(1) 清楚(明白)狀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當分明記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簡單明了地

這分明不對

(3) 清楚地劃開界限

胡仲弓名句,贈神籟談天名句

詩詞推薦

眼底精神雖晦昧,胸中造化卻分明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