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岳珂的《吳季謙侍郎送家釀香絕無灰得未曾有戲成報章》
全文:
義豐愛酒憎官壺,日長忍渴呼酷奴。
自言畏灰如畏虎,有酒不向官坊酤。
當家香泉世無比,米潔曲甘醇且美。
釀時不著一點灰,滿酌寒泉挹清泚。
小槽滴瀝竹筧承,冰渠夜濺真珠明。
一泓澄澈玉無底,滿瓮盎盎春風生。
釀成不肯飲俗客,澆著柴桑舊時宅,共此千年醉眠石。
更將餘瀝走馬軍,來注吾家老瓦盆,許我自飲不許分。
老境宦遊環軌轍,官酒遍嘗隨地別,何曾見灰能作孽。
飢來一腹大於蟬,鯨呿自覺吸百川。
是灰是酒俱不辨,豈問他州並異縣。
今夕何夕翻露漿,扣壺一洗灰土腸。
君不見柴桑於酒特寓意,相逢不擇賤與貴,要是醇醨均一致。
汝陽後來帝家子,路逢麴車不知味,流涎正復何所謂。
貧為田舍富天宗,遇酒隨飲莫適從。
豈如仙家居義豐,無懷自與造化通。
彼燧人氏初何功,酬君三語將無同。
同不同,君信否。
黃花飄香石耐久,明日同行且攜酒。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一泓
(1).清水一片或一道。 唐 李賀 《夢天》詩:“遙望 齊州 九點菸,一泓海水杯中瀉。” 清 昭槤 《嘯亭雜錄·京師園亭》:“一泓清池,茅檐數椽,水木明瑟,地頗雅潔。” 徐遲 《火中的鳳凰》:“就在萬頃良田之間,一泓流水前面,一座拱形石橋,通往私人藏書最大的一家--鐵琴銅劍樓。”
(2).猶言一汪。 宋 陸游 《龜堂避暑》詩:“硯池湛湛一泓墨,衣焙霏霏半篆香。”
澄澈
亦作“ 澄徹 ”。1.清澈,水清見底。 晉 王獻之 《雜帖》:“ 鏡湖 澄澈,清流瀉注。” 唐 修睦 《僧院泉》詩:“澄澈照人膽,深山只一般。” 明 劉基 《活水源記》:“其初為渠時,深不踰尺,而澄徹可鑑。” 魯迅 《且介亭雜文·憶劉半農君》:“他的淺,卻如一條清溪,澄澈見底,縱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體的清。”
(2).清亮明潔。 南朝 宋 謝靈運 《怨曉月賦》:“墀除兮鏡鑑,房櫳兮澄澈。” 宋 蘇舜欽 《依韻和伯鎮中秋見月九日遇雨之作》:“常年此夕或陰晦,今歲澄澈將快哉!” 金 段成己 《中秋之夕封生仲堅衛生行之攜酒與詩見過依韻以答》:“夜涼河漢靜無聲,澄澈天開萬里晴。” 聶紺弩 《奇遇》:“月亮已經升得很高了,比剛才晶瑩澄澈得多。”
(3).明白。《關尹子·九藥》:“論道者,或曰凝寂,或曰邃深,或曰澄澈。” 胡適 《費氏父子的學說》:“ 費密 作《孫徵君傳》,只說:‘其學以澄徹為宗,和易為用。’”
無底
(1).沒有底部。形容極深。《列子·湯問》:“有大壑焉……其下無底,名曰 歸墟 。” 晉 陸機 《從軍行》:“谿谷深無底,崇山鬱嵯峨。”
(2).無限度;無窮盡。《後漢書·張綱傳》:“甘心好貨,縱恣無底。”《西遊補》第五回:“我是一片深情,指望鴛鴦無底,見他倆個把我做閣板上貨,我哪得不生悲怨!”
(3).謂不知底細。 陳殘雲 《山谷風煙》第十一章:“到底是真是假, 周祺 心中無底。”
瓮盎
(1).陶製容器。 唐 韓愈 《岳陽樓別竇司直》詩:“餘瀾怒不已,喧聒鳴瓮盎。” 宋 蘇軾 《趙令晏崔白大圖幅徑三丈》詩:“扶桑大蠒如瓮盎,天女織綃雲漢上。” 宋 黃庭堅 《送吳彥歸番陽》詩:“黃花滿籬落,白蟻鬧瓮盎。”
(2).比喻才能平凡的人。 南朝 陳 徐陵 《與王吳郡僧智書》:“哀駘不棄,瓮盎無遺。”
(3).謂卑視。 明 方孝孺 《李太白贊》:“粃糠萬物,瓮盎乾坤。”
春風
(1) 春天的風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杜牧《贈別》
(2) 比喻和悅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長環境
岳珂名句,吳季謙侍郎送家釀香絕無灰得未曾有戲成報章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