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公具眼照人才,墜履遺簪猶愛惜

王邁謝政府饋金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王邁的《謝政府饋金》

全文:
大廷昔日曾空臆,時論忌人太疏直。
名公正色力主盟,寘之甲科免居乙。
殿廬今日忝校文,甘言如飴心所嫉。
或者欲植桃李恩,慨然為下雌黃筆。
頭方直是不能圓,入險固應陰下石。
我公天下盡門生,仆荷知音心感激。
幸無贓墨辱門牆,猶免語人顏發赤。
感公具眼照人才,墜履遺簪猶愛惜
臨歸多謝饋兼金,何日能為還白璧。

王邁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王邁感公具眼照人才,墜履遺簪猶愛惜書法作品欣賞
感公具眼照人才,墜履遺簪猶愛惜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具眼

(1).謂有識別事物的眼力。 宋 陸游 《冬夜對書卷有感》詩:“萬卷雖多當具眼,一言惟恕可銘膺。”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考證》:“ 杜 詩中‘師曰’者,亦‘ 坡 曰’之類,但其間半偽半真,尤為淆亂惑人,此深可嘆。然具眼者,自默識之耳。”

(2).指有眼力的人。 明 馮夢龍 《智囊補·閨智·漂母》:“ 楚 漢 皆豪傑,無一人知 信 者,雖 高祖 亦不知,僅一 蕭相國 ,亦以與語故奇之,而母獨識拔於邂逅憔悴之中,真古今第一具眼矣。” 清 費錫璜 《<友鷗堂集>序》:“ 叔威 詩雖不逮 李 杜 ,置之 元 、 白 、 蘇 、 陸 間,則並驅爭先。世有具眼不敢阿所好也。”

人才

(1) 在某一方面有才能或本事的人

爭奪高科技人才

(2) 指美麗的容貌

頗有幾分人才

(3) 也作“人材”

墜履

漢 賈誼 《新書·諭誠》:“昔 楚昭王 與 吳 人戰, 楚 軍敗, 昭王 走,履決,背而行,失之。行三十步,復旋取履。及至於 隋 ,左右問曰:‘王何曾惜一踦履乎?’ 昭王 曰:‘ 楚國 雖貧,豈愛一踦履哉!思與偕反也。’自是之後, 楚國 之俗無相棄者。”後因以“墜履”為不輕易遺棄舊物或故物失而復得之典。《周書·韋夐傳》:“昔人不棄遺簪墜履者,惡與之同出,不與同歸。吾雖不逮前烈,然捨舊録新,亦非吾志也。” 唐 李白 《為吳王謝責赴行在遲滯表》:“慚墜履之還收,喜遺簪之再御。” 宋 王禹偁 《單州謝上表》:“仰穹旻而方類戴盆,遇慶赦而遽收墜履。”

遺簪

亦作“ 遺簮 ”。1.指失落的簪子。《史記·滑稽列傳》:“前有墮珥,後有遺簪。”《西湖遊覽志餘·熙朝樂事》引 劉邦彥 《上元十五夜觀燈詩》:“歸遲不屬金吾禁,爭覓遺簪與墜鈿。” 清 錢謙益 《房海客侍御初度賦長句十四韻為壽》:“去國味如初下第,掛冠情比舊遺簪。”

(2). 孔子 出遊,遇一婦人失落簪子而哀哭。 孔子 弟子勸慰她。婦人曰:“非傷亡簪也,吾所以悲者,蓋不忘故也。”事見《韓詩外傳》卷九。後以“遺簪”比喻舊物或故情。 唐 李嶠 《答李清河書》:“兄仁及遺簮,禮縟追賻,千古之下,凜然而高。” 唐 朱放 《九日陪劉中丞宴昌樂寺送梁廷評》詩:“不棄遺簮舊,寧辭落帽還。” 明 馮夢龍 《萬事足·刑廳叩信》:“豈不念遺簪,奈胭脂虎視眈,背生有子今無憾。” 清 王夫之 《雪賦》:“有似去國之臣,裴徊賜玦;下山之婦,悵惘遺簪。”參見“ 遺簪墜屨 ”。

(3).卸去簪纓。謂掛冠辭官。 元 袁桷 《次韻雜詩》之五:“遺簪隱世德,忍垢躬灌園。”

愛惜

重視而不糟蹋

王邁名句,謝政府饋金名句

詩詞推薦

感公具眼照人才,墜履遺簪猶愛惜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