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陳藻的《叔達及第書走筆答之》
全文:
君在臨安落第時,我從融水寄君詩。
君歸莆陽為薦首,我到漁溪餞君酒。
龍飛唱第才俊多,健筆如君非甲科。
終然學問有知已,姓名不記今卑矣。
人靈世上如豺虎,我行厄運遭其侮。
白頭膠膝變須臾,一面那知深肺腑。
書報青山七月還,開書已覺開愁顏。
何時七月聽君話,話我年來路轉囏。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龍飛
舊時比喻升官提職
吾兄既鳳翔,王子亦龍飛。——傅鹹《贈何劭王濟》
唱第
(1).科舉考試後宣唱及第進士的名次。 唐 元稹 《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唱第聽雞集,趨朝忘馬疲。” 宋 何薳 《春渚紀聞·畢漸趙諗》:“ 畢漸 為狀元, 趙諗 第二,初唱第,而都人急於傳報。” 清 唐孫華 《喜姜西溟及第》詩:“殿鼓雷鳴唱第時,卿雲旭日交輝映。”
(2).指進士及第。 唐 劉禹錫 《同樂天和微之深春好》詩之十四:“何處深春好,春深唱第家。” 清 徐士鑾 《宋艷·果報》:“ 魁 後唱第,為天下第一。”
才俊
亦作“ 才雋 ”。1.才能出眾。《晉書·嵇康傳》:“ 康 臨去, 登 ( 孫登 )曰:‘君性烈而才雋,其能免乎。’”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 邊讓 ﹞才儁辯逸。” 宋 梅堯臣 《吊唐俞》詩:“通閨年最少,才俊罕能雙。” 清 秦瀛 《答王惕甫書》:“僕意方今少年中,非無才俊之士,而華而鮮實,類由漸染時習。”
(2).才能出眾的人。 唐 韓愈 《赴江陵途中寄贈三學士》詩:“同官盡才俊,偏善 柳 與 劉 。” 宋 文天祥 《江行有感》詩:“莫恨吾生誤, 江 東才俊多。”《明史·太祖紀》:“所過不殺,收召才雋,由是人心日附。”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沉藎》:“ 漢 事之敗,吾國才俊之戮辱消耗殆不忍言。”
健筆
雄健的筆,謂善於為文。亦借指雄健的文章。 南朝 陳 徐陵 《讓五兵尚書表》:“雖復 陳琳 健筆,未盡愚懷。” 唐 杜甫 《戲為六絕句》之一:“ 庾信 文章老更成,凌雲健筆意縱橫。” 宋 朱熹 《伏讀二劉公瑞岩留題追次元韻偶成》之一:“誰將健筆寫崖陰?想見當年抱膝吟。” 清 趙翼 《甌北詩話·蘇東坡一》:“其尤不可及者,天生健筆一枝,爽如 哀 棃,快如 並 剪,有必達之隱,無難顯之情。” 馬茂元 《桐城派方劉姚三家文論評述》:“ 姚鼐 雖每每自恨才短,無雄文健筆,然而他的散文,卻能溫潤清深,自成體貌。”
如君
妾的別稱
甲科
(1).古代*考試科目名。 漢 時課士分甲乙丙三科。《漢書·儒林傳序》:“ 平帝 時 王莽 秉政……歲課甲科四十人為郎中,乙科二十人為太子舍人,丙科四十人補文學掌故云。”
(2). 唐 初明經有甲乙丙丁四科。 唐 宋 進士分甲乙科。 唐 白行簡 《李娃傳》:“於是遂一上,登甲科,聲振禮闈。” 唐 王建 《送薛蔓應舉》詩:“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 宋 蘇軾 《司馬溫公神道碑》:“公始以進士甲科事 仁宗皇帝 。”
(3). 明 清 通稱進士為甲科。《二刻拍案驚奇》卷四:“這段話文乃是 四川 新建縣 有一鄉宦,姓 楊 ,是本朝甲科。” 清 方苞 《重訂<禮記纂言>序》:“ 李公 早歲登甲科,五十以後始開府於畿南。”
(4).指登甲科的人。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一:“一甲科問 於蓮池 曰:‘世間何等人最作孽?’”
(5).泛指科舉考試。 唐 高適 《送桂陽孝廉》詩:“ 桂陽 少年西入 秦 ,數經甲科猶白身。”
陳藻名句,叔達及第書走筆答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