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陳著的《六月五日大風雨水弟觀有詩道其事因和之》
全文:
自古人間多水旱,人事盡時功過半。
區區事空不事實,三代以後人心亂。
吾鄉薄產寄山溪,崎嶇隨勢無尺齊。
受水通灌盍預備,堤防以石堰築泥。
顧不此信信偶木,鴃舌唄誦淫比屋。
豈知性本依人行,方信之中神所宿。
大雲遮日雷無聲,兼旬望霓憂群生。
更兼五日天不雨,原無黍稷田無炕。
田裡倚龍為人命,百拜哀鳴聒龍聽。
忽焉夜雨一沾濡,鹹謂臥龍今睡醒。
胡為詰朝天晦冥,颶母橫挾揚威靈。
撼山崩谷發廬舍,掀播兩間摧萬形。
初謂得雨龍之賜,誰料此風隨後至。
或者風雨自有數,龍亦無知天做事。
不如反己自求天,難獨靠龍圖萬全。
況持紙錢徼妄想,正似銜石將海填。
里無千戶分十甲,諂鬼誅裒知幾匝。
流俗酣溺死不怪,我有苦言誰聽納。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山崩
懸崖、陡坡上岩石和砂土突然破裂、崩落的現象。 晉 陸機 《吊魏武帝文》:“夫日食由乎交分,山崩起於朽壤。”《宋書·五行志五》:“ 元康 四年三月, 蜀郡 山崩殺*人。”參見“ 山崩川竭 ”。
廬舍
(1).房屋,住宅。《史記·項羽本紀》:“ 項羽 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宋 蘇洵 《田制》:“塞谿壑,平澗谷,夷丘陵,破墳墓,壞廬舍,徙城郭,易疆壠。” 清 唐甄 《潛書·太子》:“親其婦子,知其生養;入其廬舍,知其居處。” 郭沫若 《游閔行》詩:“萬家廬舍聯霄漢,田野工場冒遠煙。”
(2).建於墓側之守喪小屋。《周禮·天官·宮正》:“大喪則授廬舍,辨其親疏貴賤之居。”
掀播
(1).猶傳揚。 宋 惠洪 《贈蔡儒效》詩:“殿前作賦聲摩空,盛名四海爭掀播。”
(2).翻騰;顛簸。 元 吳萊 《王滹南太山石室》詩:“我將呼巨鼇,滄海欲掀播。” 明 李東陽 《岳州府新築永濟堤記》:“ 洞庭 江 漢 與二湖合,浩蕩掀播,茫無畔涯。” 清 捧花生 《畫舫餘譚》:“船勢掀播,水聲泙湃。”
兩間
謂天地之間。指人間。 唐 韓愈 《原人》:“形於上者謂之天,形於下者謂之地,命於其兩間者謂之人。”《宋史·儒林傳五·胡安國》:“願彊於為善,益新厥德,使信於諸夏,聞於夷狄者,無曲可議,則至剛可以塞兩間,一怒可以安天下矣。” 金 陳賡 《宣宗輓詞》:“儉德高千古,鴻勛際兩間。” 明 邵璨 《香囊記·潛回》:“那時節立朝綱當辯姦,我這裡正氣漫漫塞兩間。” 魯迅 《集外集·題<徬徨>詩》:“兩間餘一卒,荷戟獨徬徨。”
萬形
猶萬物。《呂氏春秋·先己》:“凡彼萬形,得一而成。” 高誘 註:“天道生萬物,萬物得一乃後成也。”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 謝 因問 殷 :‘眼往屬萬形,萬形來入眼不?’”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緒言:“乃至大地之生番、野人、草木……凡胎生、濕生、卵生、化生之萬形千匯,亦皆與我耳目相接。”
陳著名句,六月五日大風雨水弟觀有詩道其事因和之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撼山崩谷發廬舍,掀播兩間摧萬形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