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平久息干戈事,僥倖得充文武備

李嶠寶劍篇

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李嶠的《寶劍篇》

全文:
吳山開,越溪涸,三金合冶成寶鍔。
淬綠水,鑒紅雲,五彩焰起光氛氳。
背上銘為萬年字,胸前點作七星文。
龜甲參差白虹色,轆轤宛轉黃金飾。
駭犀中斷寧方利,駿馬群騑未擬直。
風霜凜凜匣上清,精氣遙遙斗間明。
避災朝穿晉帝屋,逃亂夜入楚王城。
一朝運偶逢大仙,虎吼龍鳴騰上天。
東皇提升紫微座,西皇佩上赤城田。
承平久息干戈事,僥倖得充文武備
除災避患宜君王,益壽延齡後天地。

李嶠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李嶠承平久息干戈事,僥倖得充文武備書法作品欣賞
承平久息干戈事,僥倖得充文武備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承平

太平;持久太平

今累世承平,豪富吏民。——《漢書·食貨志》

承平日久

久息

長久休息;長久停止。 漢 賈誼 《新書·勸學》:“昔者 南榮跦 醜聖道之忘乎己,故步陟山川,坌冒楚棘,彌道千餘,百舍重繭,而不敢久息。” 唐 皮日休 《請韓文公配饗太學書》:“雷震久息,忽震則驚。”

干戈

乾與戈,古代常用兵器。比喻戰爭

能執干戈以衛社稷。——《禮記·檀弓》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

化干戈為玉帛。

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 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僥倖

企求非分;意外獲得成功或免除災害

僥倖心理

文武

(1).文德與武功;文治與武事。《詩·周頌·雝》:“宣哲維人,文武維後。” 鄭玄 箋:“又徧使天下之人有才知以文德武功為之君故。”《呂氏春秋·不廣》:“文武盡勝,何敵之不服。”《史記·循吏列傳論》:“文武不備,良民懼然身修者,官未曾亂也。”

(2).特指武事、軍事。 宋 范仲淹 《上執政書》:“臣僚之中,素有才識,可賜 孫 吳 之書,使知文武之方。”

(3).文才和武略。《詩·小雅·六月》:“文武吉 甫 ,萬邦為憲。” 朱熹 集傳:“非文無以附眾,非武無以威敵,能文能武,則萬邦以之為法矣。”《漢書·朱雲傳》:“ 平陵 朱雲 ,兼資文武。” 唐 韓愈 《舉馬摠自代狀》:“前件官文武兼資,寬猛得所。” 宋 蘇軾 《上神宗皇帝書》:“陛下生知之性,天縱文武。”

(4).文臣和武將,文武官員。《南史·宋紀上·武帝》:“謁 漢 長陵 ,大會文武於 未央殿 。” 五代 牛希濟 《奉詔賦蜀主降唐》詩:“滿城文武欲朝天,不覺鄰師犯塞煙。”《水滸傳》第九三回:“眾文武見殺了四個大臣,都要來捉 李逵 。”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的酒量嚇著了一朝文武。”

(5).猶言溫猛。指文火和武火。 宋 陶穀 《清異錄·藥》:“火須文武、緊慢得中。”參見“ 文武火 ”。

(6). 周文王 與 周武王 。《詩·大雅·江漢》:“ 文 武 受命, 召公 維翰。” 鄭玄 箋:“昔 文王 、 武王 受命, 召康公 為之楨榦之臣以正天下。”《禮記·中庸》:“ 仲尼 祖述 堯 舜 ,憲章 文 武 。” 宋 蘇軾 《石鼓》詩:“勳勞至大不矜伐, 文 武 未遠猶忠厚。” 清 方苞 《<周官析疑>序》:“即按其文辭,舍《易》《春秋》, 文 、 武 、 周 、 召 以前之詩書,無與之並者矣。” 梁啓超 《變法通議·論幼學》:“張而不弛, 文 武 不能也。”

李嶠名句,寶劍篇名句

詩詞推薦

承平久息干戈事,僥倖得充文武備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