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金代元好問的《江梅引 泰和中,西州士人家女阿金,姿色絕》
全文:
同郡某郎獨華腴,且以文採風流自名。
女欲得之,嘗見郎牆頭數語而去。
他日又約於城南,郎以事不果來, 其後從兄官陝右,女家不能待,乃許* 聞者悲之。
此州有元魏離宮,在河中*,士人月夜踏歌和雲,魏撥來,野花開。
故予作金娘怨,用楊白花故事。
詞雲,含情出戶嬌無力,拾得楊花淚沾臆。
春去秋來雙燕子,願銜楊花入窠里。
郎中朝貴游,不欲斥其名,借古語之道。
讀者當以意曉雲。
骨化形銷,丹誠不泯,因風委露,猶托清塵,是崔娘書詞, 事見元相國傳奇牆頭紅杏粉光勻。
宋東鄰。
見郎頻。
腸斷城南,訊息未全真。
拾得楊花雙淚落,江水闊,年年燕語新。
見說金娘埋恨處。
蒺藜沙,草不盡,離魂一隻鴛鴦去,寂寞誰親。
惟有因風,委露托清塵。
月下哀歌宮殿古,暮雲合,遙山入翠顰。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中朝
(1).臨朝之時。《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昭王 臨朝嘆息, 應侯 進曰:‘臣聞主憂臣辱,主辱臣死。今大王中朝而憂,臣敢請其罪。’”
(2). 漢 代朝官自 武帝 以後有中朝、外朝之分。中朝即內朝。《漢書·劉輔傳》:“羣臣莫知其故。於是中朝將軍 辛慶忌 ,右將軍……俱上書。”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中朝,內朝也。大司馬、左右前後將軍、侍中、常侍、散騎諸吏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為外朝也。”
(3).朝廷;朝中。《三國志·魏志·杜畿傳》:“中朝苟乏人,兼才者勢不獨多。” 唐 劉長卿 《集梁耿開元寺所居院》詩:“豈得長高枕,中朝正用才。”《孽海花》第六回:“上策取 南交 ,自立為王,向中朝請封號。”
(4).指朝廷官員。 清 張際亮 《送雲麓觀察督糧粵東》詩:“ 唐 宋 中朝厭過嶺,今代軺車喜馳騁。”
(5).偏安 江 左的 東晉 、 南宋 分別稱建都中原時的 西晉 、 北宋 為“中朝”。 南北朝 時,亦稱 南朝 為“中朝”。《晉書·王隱傳》:“時著作郎 虞預 私撰《晉書》,而生長東南,不知中朝事,數訪於隱。”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長秋寺》:“﹝寺﹞亦在 延年裡 ,即是 晉 中朝時金市處。” 宋 陸游 《觀渡江諸人詩》:“中朝文有 漢唐 風,南渡詩人尚數公。”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四引 張孝純 挽 張叔夜 詩:“疇昔中朝士,簪紳仰令名。”《北齊書·王琳傳》:“ 梁 故 建寧公 琳 , 洛 濱餘胄, 沂川 舊族,立功代邸,効績中朝。”
(6).指中原。《舊唐書·文苑傳中·李邕》:“﹝ 邕 ﹞尤長碑頌。雖貶職在外,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觀,多齎持金帛,往求其文。”《新五代史·南漢世家·劉隱》:“是時,天下已亂,中朝士人以 嶺 外最遠,可以避地,多游焉。”
(7).中原王朝。 清 時亦指 中國 。 宋 梅堯臣 《送祖擇之學士北使》詩:“中朝厚仁恩,四海望閶闔。”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一:“ 契丹 主曰:‘中朝 党進 者真驍將也。如 進 輩有幾?’虜所以固矜者,意謂 進 本虜族, 中國 無之。” 清 王韜 《變法自強下》:“我中朝素嚴海禁,閉關自守,不勤遠略。”
貴游
亦作“ 貴游 ”。指無官職的王公貴族。亦泛指顯貴者。《周禮·地官·師氏》:“掌國中失之事以教國子弟,凡國之貴游子弟學焉。” 鄭玄 註:“貴游子弟,王公之子弟。游,無官司者。”《梁書·儒林傳序》:“朕肇基明命,光宅區宇,雖耕耘雅業,傍闡藝文,而成器未廣,志本猶闕,非以鎔范貴游,納諸軌度,思欲式敦讓齒,自家刑國。”《北史·魏收傳》:“見當塗貴游,每以言色相悅。” 唐 韋應物 《長安道》詩:“貴游誰最貴, 衛 霍 世難比。” 清 黃景仁 《雜詩》:“後門別寒素,前門揖貴游;前後難俱存,終捐舊朋儔。”
見“ 貴游 ”。
古語
(1)
(2) 古代的詞語
書中個別古語加了注釋
(3) 已廢棄或舊式的措詞、習語
(4) 古話
古語說∶滿招損,謙受益
元好問名句,江梅引 泰和中,西州士人家女阿金,姿色絕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