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墅稻田黃罷亞,塞垣榆樹老丫叉

陳造次王帥韻後詩呈葉教授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陳造的《次王帥韻後詩呈葉教授》

全文:
業履冰壺器鏌邪,元戎韜略況儒家。
功名自昔須橫草,南北於今賴灌瓜。
村墅稻田黃罷亞,塞垣榆樹老丫叉
為公著意收詩稿,傳與中都萬口夸。

陳造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陳造村墅稻田黃罷亞,塞垣榆樹老丫叉書法作品欣賞
村墅稻田黃罷亞,塞垣榆樹老丫叉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村墅

(1).鄉村房舍。泛指村莊、鄉村。 唐 祖詠 《渡淮河寄平一》詩:“天色混波濤,岸陰匝村墅。” 唐 蘇鶚 《蘇氏演義》卷上:“《周禮》云:‘二十五家為社,各樹其土所宜木。’今村墅間,多以大樹為社樹,蓋此始也。” 宋 洪邁 《夷堅丁志·朱承議》:“ 南豐 朱 氏之祖 軾 ,字 器之 ,就館於村墅,嘗告歸邑居。” 宋 張道洽 《詠梅》:“村墅苔為徑,茅簷竹作籬。”

(2).村郊別墅。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三:“ 種彝叔 , 靖康 初以 保靜 節鉞致仕,居 長安 村墅。”

稻田

生長水稻的水田

罷亞

(1).稻名。 唐 杜牧 《郡齋獨酌》詩:“罷亞百頃稻,西風吹半黃。” 宋 沉遼 《村舍》詩:“九月罷亞收,流水滿郊原。” 元 王惲 《平湖樂》曲:“黃雲罷亞捲秋風,社瓮春來重,父老持杯十分送。” 清 錢謙益 《再題奚川八景畫卷》詩:“故園門巷長蓬蒿,西風罷亞生荊杞。”

(2).稻多貌。 宋 歐陽修 《送梅秀才歸宣城》詩:“罷亞霜前稻,鉤輈竹上禽。” 宋 蘇軾 《登玲瓏山》詩:“翠浪舞翻紅罷亞,白雲穿破碧玲瓏。” 王十朋 集注引 李厚 曰:“罷亞,稻多貌。”

塞垣

(1).本指 漢 代為抵禦鮮卑所設的邊塞。後亦指 長城 ;邊關城牆。 漢 蔡邕 《難夏育上言鮮卑仍犯諸郡》:“ 秦 築長城, 漢 起塞垣,所以別外內異殊俗也。”《文選·鮑照<東武吟>》:“始隨 張校尉 ,占募到 河 源;後逐 李輕車 ,追虜窮塞垣。” 張銑 註:“塞垣, 長城 也。” 金 元好問 《發南樓度雁門關》詩之二:“總為古來征戍苦,宿雲常傍塞垣低。” 明 何景明 《隴右行送徐少參》:“ 隴右 地, 長安 西行一千里, 秦 日 長城 號塞垣, 漢 時故郡稱 天水 。”

(2).指北方邊境地帶。 前蜀 韋莊 《送人游並汾》詩:“風雨蕭蕭欲暮秋,獨攜孤劍塞垣游。” 宋 張元乾 《石州慢·己酉秋吳興舟中作》詞:“兩宮何處?塞垣祗隔 長江 ,唾壺空擊悲歌缺。” 明 唐順之 《條陳薊鎮練兵事宜》:“請於塞垣無事之時,抽調鎮兵一枝兩枝至京師,令大臣於教場閲視其果練與否而明詔嚴賞罰之。”

丫叉

交叉。 宋 陸游 《冬晴與子坦子聿游湖上》詩之五:“雙手丫叉出迎客,自稱六十六年僧。”《秦並六國平話》卷中:“殺得宮娥如運算元,丫叉屍首不堪聞。” 魯迅 《野草·風箏》:“ 北京 的冬季,地上還有積雪,灰黑色的禿樹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

(1).狀如丫形。《西遊記》第八回:“﹝妖魔﹞眼光閃爍,好似灶底雙燈;口角丫叉,就如屠家火鉢。”

(2).樹椏,枝丫。《東周列國志》第六*四回:“俗語云:怪樹怪丫叉。”

(3).特指樹枝分叉的地方。《何典》第八回:“忽抬頭見大樹大丫叉里,一隻老烏在上面褪毛。”

(4).指丫杖。《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五回:“丫叉扶上碧樓闌,押住爐煙玳瑁班。”

陳造名句,次王帥韻後詩呈葉教授名句

詩詞推薦

村墅稻田黃罷亞,塞垣榆樹老丫叉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