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山偃蓋未十圍,猿驚鶴怨吾當歸

章甫臨江何氏結亭松間名曰彈秋因王通一來乞詩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章甫的《臨江何氏結亭松間名曰彈秋因王通一來乞詩》

全文:
萬籟從風俱發聲,唯松得之尤善鳴。
五聲水亂無虧成,膝橫三尺秋月明。
君家江南一茆屋,直乾森森伴幽獨。
人言絲竹不如肉,曲肱聽度無弦曲。
故山偃蓋未十圍,猿驚鶴怨吾當歸
聊憑東風寄君詩,風鳴松鳴吾不知。

章甫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章甫故山偃蓋未十圍,猿驚鶴怨吾當歸書法作品欣賞
故山偃蓋未十圍,猿驚鶴怨吾當歸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故山

舊山。喻家鄉。 漢 應瑒 《別詩》之一:“朝雲浮四海,日暮歸故山。” 唐 司空圖 《漫書》詩之一:“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 宋 秦觀 《呂與叔挽章》之一:“追惟獻歲發春間,和我新詩憶故山。” 凌景堅 《寄十眉》詩:“應被故山猿鶴笑,我偏無計渡 汾 南。”

偃蓋

(1).車蓬或傘蓋。喻指圓形覆罩之物。 晉 葛洪 《抱朴子·仙藥》:“五德芝,狀似樓殿,莖方,其葉五色各具而不雜,上如偃蓋,中常有甘露,紫氣起數尺矣。” 清 曹寅 《圓廬》詩之二:“蓑形偃蓋一弓寬,樞戶清寥位置安。”

(2).形容松樹枝葉橫垂,張大如傘蓋之狀。 唐 杜甫 《題李尊師松樹障子歌》:“陰崖卻承霜雪乾,偃蓋反走虬龍形。”《雲笈七籤》卷一一三:“其觀前素有松樹偃蓋,甚為勝景。”《西遊記》第九三回:“隱隱見蒼松偃蓋,也不知是幾千百年間故物到於今。” 魯迅 《故事新編·理水》:“第三天是學者們公請在最高峰上賞偃蓋古松。”

十圍

(1).亦作“ 十韋 ”。形容粗大。《文選·枚乘<上書諫吳王>》:“夫十圍之木,始生而櫱,足可搔而絶,手可擢而拔。” 張銑 註:“十圍,言大也。”《漢書·成帝紀》:“是日大風,拔 甘泉 畤中大木十韋以上。” 顏師古 註:“韋與圍同。”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容止》:“ 庾子嵩 長不滿七尺,腰帶十圍。” 宋 路振 《九國志·吳志·張訓》:“身長八尺餘,腰帶十圍。” 清 金農 《秋雨坐槐樹下書懷》詩:“階前老槐十圍大,碧羅張繖高厭厭。”按,圍的長度,有一抱或徑尺為圍及一圍等於三寸、五寸等說。

(2).謂兵力十倍於敵,則可圍之。參見“ 十圍五攻 ”。

當歸

傘形科當歸屬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 (Angelica sinensis ),葉為數回輪狀複葉,花白色,復傘形花序,根肥大,入藥,產於中國

章甫名句,臨江何氏結亭松間名曰彈秋因王通一來乞詩名句

詩詞推薦

  • 兵後早春登故鄣南樓望崑山寺白鶴觀示清道人並沈道士

    皎然唐代〕新陽故樓上,眇眇傷遐眷。違世情易忘,羇時得無倦。春歸華柳發,世故陵谷變。擾擾陌上心,悠悠夢中見。蒼林
  • 滿庭芳後

    沈鯨明代〕小生:關山經歷盡。只見行囊絡繹如雲。從教胸次吐首對楓宸。醜淨:若得宮花壓帽。且贏他御酒盈樽。合:邀同
  • 孟夏思渭村舊居寄舍弟

    白居易唐代〕嘖嘖雀引雛,稍稍筍成竹。時物感人情,憶我故鄉曲。故園渭水上,十載事樵牧。手種榆柳成,陰陰覆牆屋。兔隱
  • 和萬元亨舍人送芡實

    虞儔宋代〕吳興魚稻鄉,來視刺史印。適丁饑饉後,倉廩無餘蘊。當饋下不嚥,寧望饌中雋。年來稻如雲,便覺搖其吻。豐年
  • 題碧照樓

    乾隆清代〕今歲立春遲,冰仍凍液池。依然碧以俯,微寓照之思。虛實略殊致,貞元自默移。對時育物者,日月奉無私。
  • 浪淘沙

    李萊老宋代〕寶押繡簾斜。鶯燕誰家。銀箏初試合琵琶。柳色春羅裁袖小,雙戴桃花。芳草滿天涯。流水韶華。晚風楊柳綠交加
  • 送僧游天台

    林逋宋代〕石樑天絕赤城深,影落蒼冥幾萬尋。金策若回聊為說,慰予終老愛山心。
    故山偃蓋未十圍,猿驚鶴怨吾當歸 詩詞名句
  • 盼信

    乾隆清代〕盼信已過期,惕思非善事。寢食正不寧,五百里奏至。事又敗垂成,西壩茲復潰。措手眾乏策,相與自請罪。罪之
  • 滿庭芳

    方岳宋代〕星昴呈祥,山川鍾秀,果然生此真賢。精神瑩澈,秋水共長天。況值西風初起,中元過、七日涼先。庭院爽,稱觴
  • 詩壇

    楊公遠宋代〕突兀騷壇依漢立,英豪元帥凜霜威。四時景物知多少,一一投降聽指揮。
    故山偃蓋未十圍,猿驚鶴怨吾當歸 詩詞名句
故山偃蓋未十圍,猿驚鶴怨吾當歸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