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才同補袞,奉詔許牽裾

杜甫贈李八秘書別三十韻

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杜甫的《贈李八秘書別三十韻》

全文:
往時中補右,扈蹕上元初。
反氣凌行在,妖星下直廬。
六龍瞻漢闕,萬騎略姚墟。
玄朔回天步,神都憶帝車。
一戎才汗馬,百姓免為魚。
通籍蟠螭印,差肩列鳳輿。
事殊迎代邸,喜異賞朱虛。
寇盜方歸順,乾坤欲晏如。
不才同補袞,奉詔許牽裾
鴛鷺叨雲閣,麒麟滯玉除。
文園多病後,中散舊交疏。
飄泊哀相見,平生意有餘。
風煙巫峽遠,台榭楚宮虛。
觸目非論故,新文尚起予。
清秋凋碧柳,別浦落紅蕖。
訊息多旗幟,經過嘆里閭。
戰連唇齒國,軍急羽毛書。
幕府籌頻問,山家藥正鋤。
台星入朝謁,使節有吹噓。
西蜀災長弭,南翁憤始攄。
對揚抏士卒,乾沒費倉儲。
勢藉兵須用,功無禮忽諸。
御鞍金騕褭,宮硯玉蟾蜍。
拜舞銀鉤落,恩波錦帕舒。
此行非不濟,良友昔相於。
去旆依顏色,沿流想疾徐。
沈綿疲井臼,倚薄似樵漁。
乞米煩佳客,鈔詩聽小胥。
杜陵斜晚照,潏水帶寒淤。
莫話清溪發,蕭蕭白映梳。

杜甫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杜甫不才同補袞,奉詔許牽裾書法作品欣賞
不才同補袞,奉詔許牽裾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不才

沒有才能的人。對自己的謙稱

不才往常見人讀佛經,什麼“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種無理之口頭禪,常覺得頭昏腦悶。——《老殘遊記》

至於不孚之病,則尤不才為甚。——明·宗臣《報劉一丈書》

補袞

(1).補救規諫帝王的過失。語本《詩·大雅·烝民》:“袞職有闕,維 仲山甫 補之。” 漢 阮瑀 《為曹公作書與孫權》:“願仁君及孤,虛心回意,以應《詩》人補袞之嘆,而慎《周易》牽復之義。” 宋 司馬光 《謝門下侍郎表》:“逮事 仁皇 ,備員諫省,容逆鱗之愚直,無補袞之嘉謀。” 明 無名氏 《四賢記·義功》:“一點丹衷期補袞,半生孝道成虛局。”

(2). 唐 代對補闕的別稱。 宋 洪邁 《容齋四筆·官稱別名》:“ 唐 人好以它名標榜官稱,今漫疏於此,以示子姪之未能盡知者。太尉為掌武;司徒為五教;司空為空土……諫議為大坡、大諫;補闕(今司諫)為中諫,又曰補袞。”

奉詔

(1).接受皇帝的命令。《史記·呂太后本紀》:“王且亦病,不能奉詔。” 唐 韓愈 《元和聖德詩》:“ 崇文 奉詔,進退規矩。”《玉嬌梨》第十一回:“原來 吳翰林 奉詔還京,擇了吉日起行。”

(2).猶稱旨。 宋 錢愐 《錢氏私志》:“ 敏甫 告 岐公 云:‘近有一 錢少監 子,風骨不羣,文采富贍,恐可奉詔。’”

牽裾

(1).牽拉著衣襟。 南朝 梁元帝 《看摘薔薇》詩:“橫枝斜綰袖,嫩葉下牽裾。”

(2). 三國 魏文帝 曹丕 要從 冀州 遷十萬戶到 河南 去,群臣上諫,不聽。 辛毗 再去諫, 曹丕 不答而入內, 辛毗 拉住他的衣裾。後來終於減去五萬戶。見《三國志·魏志·辛毗傳》。後以“牽裾”、“牽衣”、“牽裳”指直言極諫。《北齊書·孫騰傳》:“ 孫騰 牽裾之誠,有足稱美。” 唐 杜甫 《建都十二韻》:“牽裾恨不死,漏網辱殊恩。” 明 無名氏 《鳴鳳記·燈前修本》:“怪當朝無肯折庭檻,又誰箇敢牽裳?” 清 黃鷟來 《雜興》詩之十三:“已悲事與牽衣別,敢謝人嘲折檻愚。”

杜甫名句,贈李八秘書別三十韻名句

詩詞推薦

不才同補袞,奉詔許牽裾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