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頌的《元豐己未三院東閣作元豐戊午夏予尹京治陳》
全文:
搆虛為實盡枝辭,直道公心自不欺。
眾口鑠金雖可畏,三人成虎我猶疑。
忠邪所賴圓穹鑒,通塞須憑大衍推。
況是聖神方燭理,深冤終有辨明時。
參考注釋
眾口鑠金
鑠金:熔化金屬。眾口一詞,足能熔化金屬。比喻謠言多,可以混淆是非
可畏
(1).令人畏懼。《書·大禹謨》:“可愛非君?可畏非民?” 孔穎達 疏:“言君可畏者豈非民乎?”《左傳·文公七年》“夏日之日也” 晉 杜預 註:“夏日可畏。” 唐 韓愈 《寄三學士》詩:“颶起最可畏,訇哮簸陵丘。”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五·孫文定》:“目睢盱可畏。”
(2).令人敬畏。《論語·子罕》:“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敦煌變文集·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講經文》:“仙樂隱隱以引前,天女依依而後送,一道光明可畏。” 宋 曾鞏 《王無咎字序》:“ 補之 明經術,為古文辭,其材卓然可畏也。”
三人成虎
比喻謠言重複多次,就能使人信以為真。《戰國策·魏策二》:“ 龐蔥 與太子質於 邯鄲 ,謂 魏王 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龐蔥 曰:‘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 邯鄲 去 大梁 也遠於市,而議臣者過於三人矣。願王察之矣。’”又《秦策三》:“聞‘三人成虎,十夫揉椎,眾口所移,毋翼而飛。’”亦作“ 三人成市虎 ”。《淮南子·說山訓》:“眾議成林,無翼而飛,三人成市虎,一里能撓椎。”
猶疑
見“猶豫”
蘇頌名句,元豐己未三院東閣作元豐戊午夏予尹京治陳名句